

摘 要: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負責電能的轉換和分配的重要的任務,保護著電網的安全運行。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在變電站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電能服務的質量,降低電力系統運行和維護的成本,提高電網的經濟效益。本文對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特點進行了分析,對基于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的變電站電力系統的設計和功能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變電站;電力系統;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強電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130
1 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特點
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自動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企業供電范圍越來越大,電力系統的電壓等級逐漸提高,電力電量的輸送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變電站控制技術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發展的需要。電力系統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作為基礎,降低電力系統的資金成本,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全天候24小時的無人監管的自動化控制和調度模式,可以滿足現代電力系統管理的需要。變電站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保證了對變電站系統內的設備運行和監控自動化的實現,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可以實現對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利用計算機的巨大的計算能力對數據進行計算,有利于對電力系統的故障分析和處理,保證對變電站電力系統的實時監控和檢測,保證了電力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目前我國的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基本實現了國內變電站設備在線實時檢測,其中推理機的研究和設計從分體現了人工智能的設計思想,推理機作為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控制部分,推理機的設計是對數據進行整合然后進行分析和匹配,在變電站電力系統中實現了作業目標的自動匹配和自動運行。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計算機的實時監控技術為變電站自動化控制電力系統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未來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是自動化的監控和控制,對電力系統的管理實現信息化,電力系統從集中控制向分散網絡型發展。
2 基于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的變電站電力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2.1 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主控室結構硬件配置設計
變電站主控室結構硬件配置,包括模擬屏式,控制臺式和微機臺式三種結構,主控室的模擬屏式結構如圖1所示。
在模擬屏式結構中主控室模擬屏前設置微機臺,在微機臺內安裝微機設備和UPS電源。在微機臺上安裝顯示器、鍵盤和打印機等設備。儀表和操作把手是安裝在模擬屏的主接線圖上面,在模擬屏后面安裝保護柜和電度表等設備。主控室的控制臺結構是在主控室前設置控制臺,不設置模擬屏,把保護柜和電度表等設備防止在控制臺的對面,控制臺上面安裝顯示器和鍵盤等。主控室的微機臺結構是在主控室前面設置微機臺,主控室后面設置保護柜和電度表等設備,主機和UPS電源安裝在微機臺內,顯示器和鍵盤等安裝在微機臺上面。主控室微機臺結構如圖2所示。
2.2 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的結構設計及功能研究
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的結構配置,設備層設計主要是根據進線回路等回路來進行設計的,可以實現本地監控和遠程監控,系統的操作具有獨立性。設備層完成的功能主要包括變壓器的控制和保護,微機通信的安全保護以及現場數據的整理和計算等。間隔層作為連接設備層和站控層的中間部分,主要起到一個中轉的作用,解決了設備層和站控層之間因為距離遠和設備多而造成的無法進行通信連接的問題,間隔層可以把通信距離進行延長,作為設備層和站控層中間的連接層,保證了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的整體結構的完成性。站控層作為遠程控制的中心,作為后臺系統,負責對變電站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對系統出現的異常情況還可以進行報警,實現與設備層之間的通信,用戶可以通過人機交換的界面進行遠程監控。站控層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后可以通過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完成系統的診斷和修復。站控層是整合變電站電力系統的控制中心,負責對整合變電站電力系統的監控和調度。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在設備的管理設計上要具有人性化的設計特點,實現變電站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智能控制管理。
3 總結
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適應現代變電站電力系統發展的需要,滿足了人們對電力高質量服務的要求。變電站自動化智能控制電力系統的設計符合網絡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電網發展標準,基于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的變電站電力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宋文英,柏峰,楊潔.綜合自動化控制技術在智能變電站電力調度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2).
[2]寇軍,趙磊,閆坤,秦昆.電力調度中關于綜合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5(23).
[3]楊通茂,嚴元興.變電站綜合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6).
作者簡介:王瑤(1983-),女,遼寧沈陽人,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工業工程營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