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是指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進行思想政治的學習。本文就以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基本途徑進行分析,給高職院校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 基本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081-02
前言
高職院校學生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與客觀性教育方式不大一樣,這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來發揮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不再是學生被迫學習的狀態,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能夠讓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的要求。
1.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特點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特點是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就是教育者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借助學生個體的特點和價值需求反作用于教育者,通過與教育者的互動來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進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發展、研究和創新。
2.增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基本途徑
2.1明確主體性培養的目標,建立管理體系
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目標,不僅是老師進行一些簡單的政治理論知識和道德教育,還更加注重學生所處環境的變化和個性需求。主體性目標要求高職院校要積極地開展培養學生主體的思想道德素質,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選擇和自我的學習,要做到學生主體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協調,注重學生的個體需求和發展特點,這與過去高職院校只注重社會需要的教育目標有所不同。在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目標后,高職院校需要通過一套完善健全的管理體系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體的途徑可以是,依據目前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相關的政策條例;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這包括教育特點和教育的目標;參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思想意識狀況;利用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特色,進行不同專業的特殊情況具體分析;了解目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制定出一個科學、全面、合理的管理體系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
2.2進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活動
利用學生主體的活動,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進行自我的學習和管理。這種模式是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自己參與進來,發揮主體性和以往都是客觀教育有著實質性的不同,在這種模式中,教育者的角色進行了轉換,是學生自我和相互教育的方式,老師和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發起者,學生是參與者,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提高學生主體能力,讓主體自己進行動手和動腦的學習。具體的途徑是:高職院校的系學生會、院學生會以及各種學生社團。具體的活動可以是籃球、乒乓球比賽;春季運動會;“雷鋒在我心中”-演講比賽;辯論賽;心理繪畫活動;手工藝品展示;“3.12植樹”活動;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等等。例如“雷鋒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學校的教育管理這進行題目、活動目的設定后,就讓學生社團進行自我的組織,從海選到決賽,從活動組織人員分配到演講比賽內容,從評選名次到進行表揚,在這一系列的活動流程中,全部都是學生進行組織和管理,在這個管理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個人能力,還促進了團隊的合作意識,同時也把雷鋒精神在廣大的學生群體中進行了強化,是學生們在自我、相互之間進行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具體表現和基本實現途徑。
2.3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者團隊建設,促進學生的現代化交流
在高職院校要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老師要有專業化的團隊,自身具有專業的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在招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時候,要選用政治強、教學質量好、工作作風正、有嚴明紀律的,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達到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高職院校還應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的建設和對于教育者的培訓,制度上有定期的專家講座、學校領導考核、工作技能評定措施。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者還要有先進的科技觀念,懂得借助互聯網、新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引導和培育,利用使用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動態的了解,這不僅符合現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方向,還可以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監督。
三、結束語
要增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體性,最基本的途徑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團隊建設和目標確立,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具體的活動來發揮學生主體性。綜上所述,希望可以給相關的高職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一點啟示,在工作中利用合理的途徑實現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增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的基本途徑探討[J].時代教育,2015(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