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光玲
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小學數學教師積極投身到教學改革中去。研讀教材的價值,研讀教材內容模塊,研讀數學教學的總目標及具體目標等等,對新課程標準全方位的研讀。為實現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教師努力營造有趣、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現狀分析
現在的課堂教學方法改進了,在傳統重視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上增加了“過程教育”。“過程教育”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玩數學”的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前與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交流,拉近師生關系;課中不斷鼓勵學生大膽的想,大膽的做,大膽的說;課后提倡學生不懂就問,鼓勵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過程中,師生是平等的參與者、合作者。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愛上老師的同時也愛上了數學。
(二)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數學。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上好一節數學課的關鍵,只要學生的學習有一種沖動感,對生活經驗有親切感,學生是能積極學好數學的。新課程教材增加了生活化的數學內容,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三)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考慮數學的自身特點,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和年齡特征,提供給學生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合作與交流等機會,而不再是生搬硬套地把知識塞給學生,“滿堂灌”已經不再是教師的授課方法。
(四)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新課程標準提出三維目標,三維教學目標中的其中一點就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一節課只有在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興趣盎然,精神集中的情況下,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與態度,加強課堂的調控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究、學習數學知識。
二、采取對策
結合新課稱標準,如何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體現有效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提高認識,認真研讀新《數學課程標準》。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當前,要很好地體現了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這一點,實屬不易。現實中很多教師卻把它片面地理解成只要抓數學差的學生,可以放松一大片其他學生,只要保住合格率就可以了,因此,在“大力”轉化后進生時忽略了培優工作的重要性,這是一種狹隘的錯誤思想認識,這完全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與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
(二)讀懂教材,創造性地用好教材。
自從用了新教材以來,就不斷地聽到有老師說新教材比舊的教材更難教了,為什么呢?這其中理由只有一個,就是他自己沒有花時間去讀懂教材,用了多年的舊教案現在不適用了。需要教師改變觀念,新教材與舊教材對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更注重了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它對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它更注重了學生對解題思路的理解和算理的多樣化。教材的編排更合理,更具有挑戰性。
(三)改變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數學課程目標從原來的“雙基”改變為“四基”。即從原來的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上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兩項。這是希望能夠改變過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能夠繼續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的基礎知識,訓練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技能;同時啟發學生領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幫助學生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在每一節課中給出充分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小組間進行必要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這就是他們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努力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要求教師對學生“授之于魚”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授之于漁”。
(四)合理評價,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由于學生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作為老師,要讀懂每一位學生的心理,時刻留意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從容面對自己的失敗、成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合理的評價、表揚來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師常用的、重要的教學手法。
任何教材都是繼承與創新的統一,任何先進的教學理念也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因此,忽略對傳統教學經驗的繼承,必將影響教學的效果。某些教師在教學時,由于新的教學方法沒能很好的領會,而舊的經驗又被丟棄,所以常常表現得不知所措。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教師一定抓住教學策略的實質和要領,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