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塞爾不僅從小好學,而且還有很多幻想,從14歲開始,他就喜歡把心里的幻想寫成散文或小說。
馬塞爾希望能有更多人讀到他的作品,他從16歲開始就經(jīng)常往出版社或雜志社送文章,盡管他一再聲稱這是他非常認真寫出來的作品,但人家依舊不愿意多看一眼他的稿子。在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拒絕之后,馬塞爾漸漸失去了信心,甚至失去了寫作的興趣,原先他每天都會抽時間寫一些,可后來他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會提筆寫一兩篇短文。
又一次投稿失敗后,馬塞爾非常沮喪,老師看到他哀愁的神情,親切地問他是不是有心事,馬塞爾就向老師傾訴:“我從14歲就開始寫作,可這么多年來,我的文章一篇都沒有發(fā)表過,沒有一家出版社愿意認真對待我的作品,我很難過,我簡直沒辦法接受這種持續(xù)的失敗。”
“原來是這樣,但我想告訴你的是,你并沒有失敗,你現(xiàn)在認為的失敗,只不過是一種暫時還沒有到來的成功罷了。”老師說著,拉著馬塞爾的手來到學校的大門口,他指著大門下的臺階說:“比如這里的臺階,它一共有36級,當你走到第5級的時候,你沒有抵達學校;當你走到第10級的時候,你依舊沒有抵達學校;當你走到第20級的時候也是一樣,但是這代表著你的失敗嗎?不,這并不是你的失敗,而是你正在走向還未到來的成功!”
馬塞爾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可是……我不知道我現(xiàn)在走到第幾級了。”
“別抬頭,繼續(xù)走,走好腳下的每一步,某天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成功就在你面前。”老師拍了拍馬塞爾的肩膀接著說,“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千萬不能因為一時沒有到達學校的大門而轉(zhuǎn)身返回,放棄之后的失敗才是真正的失敗,只要你還堅持著,一時沒有到來的成功也總會到來!”
“失敗只是一種暫時還沒有到來的成功?”馬塞爾喃喃地重復(fù)了一遍老師的話,內(nèi)心很受震動。從此,他繼續(xù)堅持寫作。1895年,馬塞爾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了一家圖書館工作,也就在這段時間里,他一邊博覽群書,一邊對早期的那批作品進行了修改和整理。第二年,他將這些文章匯編成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歡樂與時日》,并公開出版,結(jié)果一炮打響,轟動了整個法國。
此后,馬塞爾孜孜不倦地寫作,并先后完成了《索多姆和戈摩爾》《讓·桑德伊》《駁圣伯夫》等數(shù)十部不朽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沒錯,他就是后來被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意大利等多國讀者排為“歐洲最偉大十名作家”中的第六名的馬塞爾·普魯斯特。
靈犀一點
失敗真的只是一種暫時還未到來的成功而已。一個人只要還在追求,還在堅持,所有的失敗都只是邁向成功的步伐;堅持走下去,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適用方向
1.如果說人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么挫折則是一個驟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說人生是一片湛藍的天空,那么失意則是一朵漂浮著的白云。
2.成功沒有秘訣,貴在堅持不懈。任何偉大的事業(yè),成于堅持不懈,毀于半途而廢。其實,世間最容易的事就是堅持,最難的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能真正堅持下來的,終究只是少數(sh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