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梅娣
未來展望:八大面臨威脅的行業(上)
編輯/梅娣
今年年初,中外記者在推測未來5~10年哪些行業將在新科技的挑戰之下縮水,甚至徹底消失。他們列出八個受到威脅的行業。
過去一年中,科學技術和“分享經濟”初創企業繼續擾亂傳統行業——從優步(以及中國的滴滴等)和其他招車應用沖擊出租車市場,到Airbnb(中文名為空中食宿,它是一家聯系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的服務型網站)提供多種替代傳統酒店住宿的選擇。
但是,哪些行業將面臨下一階段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挑戰呢?以下是記者提名的面臨威脅的八個行業及其從業人員。
新興者:在線旅游平臺。
受威脅行業:實體旅行社。
原因:更多旅行者選擇網絡預訂。
據英國《金融時報》穆拉德·艾哈邁德報道,途易(Tui)是世界最大旅游公司,以Thomson和First Choice等品牌經營實體旅行社。但其首席執行官弗里茨·茹森表示,他們的發展方向是轉變商業模式——減少對度假套餐銷售的依賴,更著重擁有和運營酒店、游輪。
“今天我們約30%~35%的利潤是酒店和游輪旅行貢獻的。”他說,“3年后,我認為這個比例將遠遠超過50%。我們真的在轉變這家公司。”
途易發生的改變反映了業內更大范圍的轉型。隨著旅行者更習慣于通過智游網(Expedia)等在線旅行服務來預訂行程,傳統的實體旅行社走下坡路已有多年。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美國旅行社的數量從1990年的13.2萬家減少到2014年的7.4萬家。該局預測到2024年,這個數字還將減少12%。
2011年,英國最大的旅游集團之一Thomas Cook需要一筆2億英鎊的貸款來解決一場危及生存的現金危機。此后,Thomas Cook關閉了數百間實體門店,并且計劃關閉更多無法盈利的門店。該公司轉向在線銷售旅行套餐,并依托其自有的航空公司機隊和酒店來開辟旅游線路。上個年度,該公司5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途易旅行社
某旅行雜志創始人亨利·哈特費爾特表示,旅行社不會完全消亡,但的確需要改變。“那些能夠存活下來的旅行社將是真正的專家。”他說,“人們可以通過它們來預訂一次特別的行程,如蜜月旅行或特別的家庭度假,或者籌劃游獵之旅這樣的復雜行程。”
“他們將發掘出一個小眾市場,并且在幫助客戶預訂的同時,也利用數字工具來確保人們了解他們的存在……對旅行社來說,問題是他們是否需要零售門店?老實說,大部分旅行社并不需要。”
然而,一些客戶依然希望與旅行社面對面接觸。英國旅行社協會(ABTA)進行的研究表明,絕大多數旅行者在線預訂行程。但截至2016年10月的12個月中,在門店預訂行程的人的比例達到了19%, 比一年前的17%有所提高。
英國旅行社協會的研究表明,“最富裕的家庭”——英國收入最高的4%的人群——在門店預訂的可能性最高,比例達到了35%。
途易首席執行官茹森表示,途易將繼續銷售度假套餐,但不再那么著重于“純粹的買賣部分”,也就是旅行社為顧客搜尋最便宜的價格。因為想找便宜的人不會去實體門店,而是會轉向網絡來搜尋最劃算的價格。
新興者:3D打印機。
受威脅行業:小型零部件生產商和分銷商。

3D打印機
原因: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就地3D打印來制造部件。
英國《金融時報》帕特里克·麥吉報道,常去音樂會的人都知道,比起前去取票或者希望票能夠按時寄到,現場打印門票更容易。企業將很快意識到,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零部件、設備和電子產品。
預計3D打印機的爆炸式普及將撼動整條供應鏈,讓企業能夠打印,而不是(往往從海外)訂購它們所需要的很大一部分部件。
德國電子集團博世旗下的傳動和控制公司博世力士樂預測,在5~10年后,該公司可能打印,而非購買多達40%的制造設備。
“如果我們要為舊車或者舊發動機尋找零部件,為新產品制作原型,或者進行小批量的制造,3D打印將發揮重大作用,”博世力士樂制造工藝開發經理斯特凡·赫費爾博士說。
博世已經開始通過3D打印來創建此前無法構建或者需要很長時間加工的原型。赫費爾博士表示,使用3D打印技術,設備的制造成本可能比使用今天的常規辦法低廉多達60%。
3D打印技術有時被稱為“添材制造”,因為塑料、金屬和其他材料是一層一層地疊加而成的。在2016年11月的慕尼黑電子展上,以色列初創公司Nano Dimension展示了3D打印的潛力絕不僅止于制造簡單部件。該公司桌面大小的3D打印機“Dragonf y”可以制造多層印刷電路板——即智能手機和計算機中用于傳輸信號和電力的膜狀電路板。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米特·德羅爾表示,3D印刷電路板將加快樣機的研發過程,使電子產品企業能夠更快將新產品推向市場。
2016年,在對最新方法的展示過程中,惠普(HP)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里打印出一個重四分之一磅(約113克)的輕質鏈條,然后將這個鏈條安裝到一臺卷揚機上,吊起一輛汽車。
展示中用到的Jet Fusion 3D打印機被惠普的斯蒂芬·尼格羅戲稱為“打印自己的打印機”,因為該打印機近一半的部件都可以打印出來。
“我們做這些不只是因為我們有能力這么做;打印機打印自己,是因為這樣做有經濟意義。”他說,“我們認為3D打印將在改變世界設計和制造方式中起到關鍵作用。”
新興者:無人駕駛汽車。
受威脅行業:汽車保險公司。
原因:隨著自動駕駛汽車日益得到使用,汽車碰撞事故會變得更少。
想象一下這樣的未來:一列列的無人駕駛汽車安靜和小心地在城市和鄉村行駛,無縫接送乘客,道路上的車輛更少,這些車輛發生的碰撞事故也更少。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場景猶如烏托邦一樣美好。但對全世界的保險公司而言可能恰恰相反。汽車保險是保險業的支柱之一。根據摩根士丹利和波士頓咨詢集團(BCG)的研究,汽車保險每年為全球各大保險公司帶來約2600億美元的保費收入,170億美元的利潤。他們估計,汽車保險業的市場價值達到約2000億美元。
分析師們表示,新技術以多種方式讓汽車保險市場的很大一塊遭受威脅。首先,上路的汽車更少,汽車的事故也更少,這意味著對汽車保險的需求減少了。到2040年,在成熟的經濟體,汽車保險市場的規模可能縮水逾80%。第二,所需要的保險將會由汽車制造商等企業購買,而不是由消費者購買。而隨著汽車制造商和科技企業改進數據的收集和應用,在銷售保險上,他們可能處于比保險行業本身更有利的地位。
保險公司從業者表示,短期來看,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在拉高汽車保險的成本,因為一旦在碰撞中損壞,配備尖端設備的汽車的維修費用比更基本的車型昂貴。
畢馬威公司是一家網絡遍布全球的專業服務機構,專門提供審計、稅務和咨詢等服務,其保險合伙人默里·雷茲貝克表示,新技術也將創造新機會。“會出現需要投保的不同風險,比如算法出錯的風險,或者與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的網絡風險。”他說,“汽車車體受損和人員受傷的風險將會變小。”
一些保險公司開始對風云變幻的市場格局做出反應。在英國,安盛公司加入一些得到政府支持的組織的行列,探索如何最好地引入無人駕駛技術。在日本,最大的兩家保險公司三井住友和東京海上正在考察市場可能需求的新型保險產品。
新興者:“機器人顧問”網站。
受威脅行業:理財顧問公司。
原因:自動化理財咨詢網站日益增長,監管更加嚴格。
近年遭遇一場監管風暴的傳統理財顧問行業,現在又面臨被計算機算法排擠的窘境。
該行業從2006年開始陷入困境,當時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宣布要對基金如何賣給散戶投資者展開調查。
2013年出臺的新規從根本上改變了理財顧問的商業模式,英國新規禁止基金公司向他們支付傭金,并抬高了理財顧問的資格門檻。
英國理財顧問協會估計,自新規出臺后,有1.35萬名顧問離開了該行業,而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公布的數字為2000人。
傭金禁令切斷了理財顧問的主要收入來源,迫使剩余從業者要么上調對散戶投資者的收費,要么上調他們愿意提供咨詢的最低投資額門檻。
大批投資者突然間負擔不起他們的顧問,開始轉向2012年興起的新事物——“機器人顧問”。機器人顧問,即網站根據投資者填寫的在線調查問卷向他們推薦投資組合,它們試圖打破傳統的面對面咨詢模式,向客戶提供低成本的替代方案,這些客戶越來越愿意接受數字化投資。
花旗集團估計,未來10年內機器人顧問管理全球資產可達5萬億美元。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財富管理機構也發現了“機器人顧問”在幫助散戶方面的潛力,于是大舉闖入一度被靈活的金融科技公司主導的領域。

汽車保險
英國的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埃德銀行集團、桑坦德銀行表示正在開發在線投資網站,瑞銀和財富管理公司天達財富與投資等也有這方面的計劃。
其他大公司則入股相關初創企業。富時100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斥資1200萬英鎊入股機器人顧問公司Nutmeg,而安聯投資收購了機器人顧問公司MoneyFarm的股份。
在美國,自動化財富管理服務負責運營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資組合,還可再投資股息,優化稅務效率。Betterment公司現在為21萬客戶管理67億美元資產,收費標準為0.15%~0.35%。
在其2016年理財咨詢市場評估中,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和財政部都表示將研究如何為低成本提供在線投資建議打開大門,此前他們發現2/3的散戶投資者在沒有理財建議的情況下購買金融產品。(待續)

機器人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