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建元
別把果蔬越洗越臟
文/趙建元

近年來,果蔬上的農藥殘留問題逐漸成為消費者的“心病”。為了將果蔬洗得更“干凈”,大家想了很多方法,用鹽水浸泡,加入果蔬洗滌劑……這些方法真的管用嗎?《生命時報》記者專訪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為大家總結洗果蔬常犯的錯誤。
若把果蔬沒沖洗就直接浸泡在水中,水溶性農藥殘留會溶解在水中,這樣就相當于把果蔬放到了稀釋的農藥當中去浸泡。由于水中農藥殘留濃度高于果蔬內部,這些農藥會向果蔬組織內部滲透,造成果蔬組織內部農藥殘留的增加,使果蔬污染加重。因此,建議大家采用流水多次反復沖洗后再浸泡。
農殘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有機磷,而這種物質并不是水溶性的,所以長時間浸泡并不能起作用。而且,將蔬菜長時間浸泡在水里,殘留的農藥就會分解到水里,形成一定濃度,使蔬菜表面留下農藥。尤其像菠菜、卷心菜等葉類蔬菜,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對去除農藥并無多大作用。因此,建議浸泡果蔬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除了會造成營養成分流失外,水中能溶解的農藥有限,等于干凈了又被污染。
一般來說,在清洗草莓等帶有果蒂的水果時,不要先去掉果蒂,因為去掉果蒂清洗時會把農藥帶入到果實里,造成污染。同時,也不建議將蔬菜切開后再進行清洗,因為切細切小后的蔬菜在洗滌過程中會使營養物質大量流失于水中。另外,清洗過程中,一些農藥殘留等也有可能會黏附在蔬菜的斷面上。所以,先洗后切的做法是比較科學的。
果蔬洗滌劑很多含有界面活性劑,且成分復雜,使用后應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研究顯示,用洗滌劑洗與清水洗對于去除農藥殘留并沒有明顯差異,反而還可能導致二次污染,洗滌劑吃進去對人體同樣可能不利。因此,清洗果蔬沒有必要用洗滌劑。
淡鹽水的主要功效是溶解蛋白質,因此鹽水可使蟲卵、蛀蟲等較易脫落,但淡鹽水很難有效去除果蔬表面的農藥殘留,甚至有資料顯示鹽還會使農藥更穩定。使用鹽水浸泡果蔬不太可取,尤其對綠葉菜來說,鹽水會破壞菜葉的細胞膜,不僅損失營養,還可能讓農殘進入菜中。而且若鹽水的濃度太高,會形成滲透壓,使水中農藥進入果蔬中,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