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2015年,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到云南時表示,云南將利用其自身的區位優勢,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打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云南的優勢是區位,機會在開放。” 5月13日下午,云南省副省長劉慧晏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北上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下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云南是中國唯一可以同時從陸上溝通東南亞、南亞的省份。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得云南成為了“一帶一路”建設具有突出地緣優勢的省份之一。
突出的地緣優勢
劉慧晏副省長介紹說,近年來,云南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愿景的規劃建設,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民心相通等各方面,積極布局、主動參與,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政策溝通方面,劉慧晏介紹,目前云南已經先后與38個國家、75個省份和地區締結了友好關系。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著力推動孟中印緬地區合作論壇、云南—以色列創新論壇等對話交流機制和雙邊合作機制建設。
劉慧晏表示,云南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有效推動聯通設施建設。目前云南省公路總里程已經達到23.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134公里,中越、中緬通道境內段已實現全程高速化,中老通道境內段高速公路年內建成通車;鐵路運營里程3650公里,泛亞鐵路東線境內段已全線建成通車,泛亞鐵路中線、西線境內段正抓緊建設;水運通航里程4294公里,瀾滄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中越紅河水運、中緬伊洛瓦底江陸水聯運項目正有序推進;運營機場14個,開通航線406條,是開通南亞東南亞航線最多的省份。
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何波介紹說,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8000公里,鐵路在建和運營里程達到8000公里,機場在建和運營數量達到70個、開通航線460條以上。
在貿易暢通方面,當前云南擁有25個國際口岸,貿易伙伴已經覆蓋全球。近年來,云南著力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開展了重點口岸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為雙邊商貿往來和人員往來打開便利之門。
云南是中國兩個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目前跨境人民幣業務已覆蓋75個國家和地區。值得一提的是,過去3年跨境人民幣結算已近3000億元人民幣。渣打、匯豐、東亞等外資金融機構入駐云南,中國建設銀行泛亞跨境金融中心落地昆明,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可兌換幣種已經達到24種。
“‘一個秋千蕩兩國,在云南,這樣的場景十分常見,國境線從一個寨子中穿過,人民之間卻情誼相通、語言相通甚至血緣相通。” 劉慧晏表示,云南正在通過不斷深化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厚植社會民意基礎,從而促進民心相通。
云南如何發力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柱。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內容和骨架,這些優先發展的經濟走廊將沿線60多個發展中國家列為中國對外交往的優先和重點對象,并將“一帶一路”倡議的構想落到了實處。
其中,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以廣西南寧和云南昆明為起點,以新加坡為終點,縱貫中南半島的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是中國連接中南半島的大陸橋,也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跨國經濟走廊。
在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建設中,瀾滄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中老鐵路建設以及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都是重要組成部分。
劉慧晏表示,中老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不僅是云南省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也是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關鍵性突破口和支撐性項目。目前該經濟區的建設已經開始步入正軌。此外,云南省正在大力推進包括中老鐵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劉慧晏在回答《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提問時表示,接下來云南將以“沿邊”為依托,繼續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以及“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方針,打造以文明促互鑒的區域性人文交流平臺。以“和睦”為基礎,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工作機制,深入推進跨境民族和睦共處,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的局面。以“合作”為關鍵,圍繞重點領域,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充分發揮開放平臺的功能作用,促進形成寬領域覆蓋、多層次參與、全方位推進的對外交流新機制,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