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民++蓋沛
這是火箭軍某部以班組為單位進行的實戰演練,面對充滿變數的“敵情”,士兵們以自身過硬的軍事技能、戰斗技能,完成一項又一項軍事任務——
演練在“沒想到”中進行
2017年4月,火箭軍某部組織“背靠背”對抗演練,演練中越障攀登、隱蔽滲透、敵后破襲等10余項實戰化科目在硝煙中得到檢驗。

隱蔽偵察目標
“后方遇‘敵襲擾!”一陣急促的警報聲令警勤小分隊迅速進入戰斗狀態。沒有想到,警勤分隊剛出發不到10分鐘,就遭遇藍方火力襲擾,“詭計多端”的藍方使此次對抗演練充滿變數。“指揮所”遭藍方炮火襲擊,馬上撤收轉移!“沒想到險難情況這么多……”參與演練的一名下士一口氣說出幾個“沒想到”。

叢林地域潛行搜索
筆者在演練場看到:攀巖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負重并穿插敵情、跨晝夜極限體能穿越染毒地段、戰場救護等科目接連上演……一系列高難度科目逼得官兵使出渾身解數。
警勤隊員在搜索“暴恐分子”時,從樹林、河溝、廢棄廠房展開地毯式搜索,躲在角落的“暴恐分子”正想奪路而逃,被身手敏捷的警勤隊員當場“擊斃”。
該部針對近年來恐怖事件頻發的特點,著重對營門處突進行強化、細化、實戰化演練,對不法分子持械襲哨、車輛沖闖營門、投擲可疑爆炸物、搶槍襲哨等多類突發問題制定快速、高效方預案,并嚴格按照方預案實兵實裝、真刀真槍演練,堅決杜絕“練為演、練為看”,確保官兵實練在平時、實用在戰時。
多向協同掩護
班組在接敵時,要善于利用有利地形、敵火力中斷、減弱、轉移及被我火力壓制等有利時機,采取欺騙、迷惑敵人的方法,迅速前進或交替掩護前進。班組的戰斗隊形應根據敵情、地形和任務而定。通常有以下幾種:

房屋突擊時進行小組搜索
一路隊形
通常在距敵較遠、地形較隱蔽、敵火力威脅不大或通過狹窄地段時采用。班組長和組員間隔2~3m,緊跟班組長向目標前進,各組員按規定距離依次跟進。
一字隊形
通常在通過開闊地、密集火力區或向敵沖擊時采用。班組長命令組員形成一字隊形,向左、右散開。基準組向目標前進,其余組員向其兩側或一側散開前進。
三角隊形
通常在通過開闊地、密集火力區或向敵沖擊時采用。班組長命令,成前(后)三角隊形——散開。基準組向目標前進。
梯形隊形
通常在翼側有敵情顧慮時采用。班組長命令,成左(右)梯形——散開。基準組向目標前進。
根據地形、敵火力威脅程度,班組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實施躍進。

徒手翻越障礙高臺
全班躍進
通常在距敵較遠,敵火力中斷、減弱或被我火力壓制時采用。班組長命令向目標攻擊,全班躍進。全班躍起前進,到達位置時應迅速臥倒,占領射擊位置。
分組躍進
通常在距敵威脅較大,需要相互掩護前進或受地形限制時采用。班組長命令,向目標沖擊,從左(右)分組躍進。
分組各個躍進
通常在通過敵火力控制較嚴的開闊地時采用。班組長命令,向目標沖擊,全組各個躍進,各組長逐個指揮戰士躍進。
班組在接敵過程中,如遇敵機轟炸掃射時,應利用地形,加大間隔距離,迅速前進;如遇敵炮火攔阻時,應加大間隔距離,乘敵炮火減弱、中斷,跑步通過,或利用彈坑等地形躍進通過。
班組搜索前進
交互式掩護前進是一種適用于作戰小組通過點對點移轉逼近目標的高效而安全的戰術,既適用于對建筑物外目標的搜索,也適用于對建筑物內目標的搜索。采用該戰術實施攻擊時,首先須將警勤隊員分成兩個縱隊,每個縱隊的第一名隊員負責隱蔽處的警戒,第二名隊員負責開闊處的警戒,最后一名隊員擔任后方警衛。當縱隊抵達門口或危險區域時,由第一名隊員負責警戒直至其他隊員依次進入建筑物或通過危險區。
隊員交互式掩護前進接近目標時,應指派一名隊員首先占據拐角處的有利地形,隊員沿墻慢慢向門口或窗口逼近,利用門框或窗戶作為掩護,選擇最佳觀測位置,及時了解屋內情況,確保安全后,其他隊員再依次通過。其他隊員則通過觀察、傾聽來迅速鎖定疑犯及其同黨的位置。對疑犯的房間進行搜索時,應迅速敲開或踹開房門,然后控制整個房間的情況。

在沒有千斤頂的情況下快速更換輪胎
無千斤頂快速更換輪胎
“在戰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戰斗。”記者在該部野外綜合演練場觀摩演練時,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層次理解。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在“糧草官”精準指揮下,從戰時更換輪胎、蒙眼拆裝槍支,到搭建帳篷、構建工事,再到指揮銜接、情況處置,各保障分隊都能實現快速到位、精確對接、按需保障。
運輸車隊在通過沾染毒氣地段,進入通過S形道路和單雙邊橋,突然,車隊中間3號運輸車的右前輪胎被炸彈彈片和敵特分子撒下的尖銳鐵器扎破,需要立即更換輪胎。
由于車輛行駛在開闊地區,加之“敵”情緊急,不能耽誤很長時間。警戒組迅速利用附近有利地形進行掩護,由兩人配戴防毒面具、攜帶05式沖鋒槍交替向車輛前方搜索,一名戰士利用運輸車車頂高處優勢,向遠處的陌生地域進行警戒,一名戰士利用車輛右側掩體進行警戒。駕駛員和副駕駛員縱身躍下汽車,左肩右斜背著槍,配戴防毒面具,利用枕木,在無千斤頂的條件下順利更換車胎。
“3分06秒!”當現場督導員宣布換輪胎時間成績時,記者還是吃了一驚。據介紹,這需要官兵們在反復測量各點位步數大小、手臂動作與角度、裝卸螺絲圈數、記下詳細數據,然后一遍遍嘗試修正,方能操作自如。
排爆,必須做到零失誤
防爆,在硝煙中進行。
近年來,刑事犯罪案件中的爆炸破壞案件時有發生。預防和制止爆炸破壞犯罪,對爆炸現場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援,是火箭軍某部擔負的任務之一。緊急受領任務的某部應急防爆救援隊立即趕到現場,按預案展開戰斗:封控搶險,消除隱患;搜索偵察,排除爆源;探測搜尋,救援救生。技高膽大的排爆員發現固體炸藥。“轉移爆炸物!”指揮員一聲令下。該部一名排爆員沉著冷靜,動若游絲。“報告!爆炸物順利裝入防爆毯內。”
“從事我們這個專業,每次排爆都是在與死神做較量,所以必須做到零失誤!” 剛入伍不久,這名隊員下到連隊,連長詢問他心里的想法,他沒有一絲猶豫,申請去最艱苦、最能鍛煉人的地方。連長贊賞眼前這個拼勁十足的毛頭小子,告訴他工兵營地處山腳下,是個能鍛煉人的地方,士兵們每天要扛著20kg的沙袋早上、下午各跑7.5km,還得扛著輪胎做深蹲,晚上加班練體能1個小時。他爽快答應,被分到了工兵一營地爆連。

日常鉆研探排雷器材
挖掘炮彈危險系數極高,即使在有防護服和防護罩做防護的情況下,稍不留神也會釀成不幸,甚至危及生命。剛開始接觸排爆時,他心里也沒有底,而且高精尖排爆裝備的使用操作對他來說十分陌生。為了能讓自己盡快入門并熟練,這名隊員起早貪黑地苦心鉆研所有排爆設備的零部件、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短短幾個月,從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蛻變為全營排爆“第一人”。
一名專業排爆手,首先要有敢打必勝的決心,思想上不能畏懼;其次必須精通本職業務,做到膽大心細;另外還要具備不怕犧牲、敢為人先的精神。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