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滑坡”警示城市建設“爬坡”
2015年12月20日中午時分,深圳光明新區光明辦事處鳳凰社區恒泰裕工業集團后側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事故。截至21日下午6時,深圳山體滑坡失聯人數降至85人,現場救出被困人員7人,住院治療傷員16人,安排居住600人,安全疏散900人。現場西氣東輸燃氣管道未發生爆炸,正在緊張搶修。
盡管有生命幸存的數字,讓整個城市多了點溫存,但是,深圳這個被賦予“包容、創新、高效、現代”標簽的城市,它有著美麗宜居不排外的口碑,它被稱為創業者的精神故鄉、奮斗者的流蜜之地,卻與事故聯系在了一起,違和得依然讓人難以接受。這個城市出現泥石流,或許的確是小概率事件,但通常小概率事件的背后,卻常常暴露出基礎、管理中的大問題。
正如報道披露,無論是當初的劈山采石,還是廢棄之后“變身”渣土收納場,發生災難的這塊山地,都如同一塊脫離監管的土地,在一種完全無序的狀態下不受控制地接納著從城市拉來的渣土,直至超出山體的承受極限而崩塌。本應管理完善、生態宜居、規劃合理、人文豐盈的城市建設,卻出現了管理的漏洞和安全意識的“滑坡”。
【多維解讀】
1.城市病。生活在現代城市,我們看到了城市的快速發展,但也目睹了處于城市邊緣群體的孤獨;我們看到了城市GDP的躍增,卻也飽嘗了霧霾彌漫的痛苦;我們看到了城市的燈火輝煌,但也為之付出了文明的代價。
2.城市建設。城市建設是城市之魂,是打基礎的工作,也是保民生促和諧的必然要求。當一次次安全事故裹挾著人們的悲痛席卷而來時,當一種種城市病交織著人們的無奈呈現時,城市建設的“爬坡”愈發要邁出堅定的步伐。
新疆兵團牧民寶汗大叔:
跨馬巡邊三十年
寶汗·埃恩賽根從小跟著父親放牧巡邊,是蘇海圖邊境線上的“活地圖”。1984年冬天,一個在蘇海圖放牧的牧民,因為風雪中迷路越過了邊境,造成了一起嚴重的越境外交事件。為防止此類事情再發生,帶著妻子和5個年幼的兒女,寶汗·埃恩賽根主動請纓,每年冬天轉場到蘇海圖牧區放牧守邊。從此,這條邊境線上多了一位不穿軍衣、長年騎馬巡邏的哈薩克族哨兵。從紅山農場到蘇海圖邊境線,橫穿百里風區和百里無人區,有200多公里路程,暴風雪和沙塵暴時刻相伴,一不小心就會舉家喪命。
31年來,寶汗·埃恩賽根的雙腳,在蘇海圖邊境線上留下了數不清的足跡。在這期間,他挽救了11名邊境牧民的生命。他放牧守邊路上的每一步,都在丈量著祖國的神圣領土,體現著兵團牧民對守邊事業的無限堅貞。
孤寂的蘇海圖邊境上,除了牧民,就是守衛邊防的戰士。寶汗·埃恩賽根還經常把邊防戰士請到家中,以宰羊烤肉招待。他的氈房成了戰士的“兵站”,牧場成了戰士的家園。
【多維解讀】
1.使命。使命在身,義不容辭。對寶汗·埃恩賽根來說,放牧守邊是他的特殊使命,要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祖國的邊防才能穩固。
2.忠誠。“共產黨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我對邊防的愛,就是對祖國的忠誠,這是一個共產黨員一生應該堅守的。”寶汗·埃恩賽根說。
傳統節氣民俗“被遺忘”?
談冬至多數人僅知“吃餃子”
2015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按照傳統民俗,不少人家開始準備過冬至要吃的食物,北方是餃子、餛飩,江南則有糯米飯等等。但是,目前除了與“吃”有關的部分,冬至其他習俗似乎已不為人熟知。不止冬至如此,其他節氣受到的待遇也與之相差不大。對此,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表示,節氣民俗與過去農耕社會形態有關,對已經失去生命力的民俗也無須刻意保存,“當然,不少節氣民俗仍然具有實用價值,提醒人們主動適應自然變化。而一些游戲、禮儀,還可以愉悅身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應該體現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人的和諧相處,人與內心的和諧相處。”高巍認為,這三點,是傳承、創新民俗的重要前提,“能達到這三者的平衡,這個民俗就是有價值的;反之,就是沒有價值或是需要進行調整的”。
【多維解讀】
1.民俗。民俗是先人的智慧結晶,需要在生活層面上加以細致體悟、踐行,不能將之視為簡單的吃吃喝喝。當有新民俗傳入或傳統民俗遇到新情況的時候,傳統民俗還沒能及時實現轉變,這也是對民俗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2.傳統節日。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節氣就為中國傳統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
人民網發起旅游公益行動
1.5億人“袋動中國”
針對以往黃金周期間旅游不文明行為,尤其是在景區扔下大量垃圾的行為,人民網旅游頻道、人民網法人微博同北京生活頻道《生活2015》欄目、天津新聞頻道《熱播一小時》、河北都市頻道《民生315》、山東齊魯頻道《每日新聞》、湖北經視頻道《湖北經視直播》、江蘇城市頻道《零距離》、陜西都市青春頻道《都市快報》、青海經濟生活頻道《百姓1時間》等8大電視臺共同發出“文明旅游袋動中國”的號召。在2015年9月30日至10月9日這10天內,從北京鳥巢到三江源青海坎布拉,開展了烽火相傳的全國文明大接力,形成了全國范圍內40余個著名景區的大聯動,20余位明星名嘴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活動,數萬名志愿者在景區現場傳播正能量,輻射游客1.5億人次。八大省級電視臺直播活動情況,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近百家媒體予以關注和報道。
“文明旅游袋動中國”活動是第一個由省級電視組成的公益聯盟,獲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多維解讀】
1.媒體作用。新聞媒體肩負著宣傳者、監督者和引導者的重要使命,正確的新聞輿論導向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
2.文明出行。近年來中國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屢屢曝光,提升中國游客的素質,規范旅游行為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瓊瑤打贏的不只是一場官司
瓊瑤狀告于正侵權案,像是一場馬拉松,歷經一年零七個月的艱難“奔跑”,總算“跑”到了終點。據新華社報道,北京市高級法院就該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于正上訴,維持原判。即認定《宮鎖連城》侵犯《梅花烙》改編權和攝制權,判令余征(于正)等五個被告方停止侵權,于正向瓊瑤道歉,賠償原告500萬元。
這是一場有關保護知識產權的典型案例。由于舉證艱難,過去抄襲一直被認為是“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因此,在瓊瑤起訴于正侵權的過程中,上百名編劇曾聯署聲援瓊瑤,“譴責一切抄襲、剽竊、非法改編別人作品的行為,呼吁保護原創、停止侵權,維護職業尊嚴”。
對于這樣的結果,于正方面表示“感到遺憾”,但表示會執行二審判決。看來,在如何認定抄襲這個問題上,于正以及他的團隊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業內人士對此結果一致拍手稱贊,并說瓊瑤的勝訴定會對保護和繁榮影視原創產生積極影響。正如瓊瑤所說:“這不僅是個人的勝利,也是所有編劇維權的勝利。”
【多維解讀】
1.遏制“抄襲”之風。“抄襲”來的作品往往出手快、來錢多,成為一些人的創作捷徑,這也折射出文藝創作的浮躁之風。
2.加強監管。加大侵權成本,讓侵權者不敢心存僥幸,這是加強影視從業者版權意識和信用意識的有效途徑。除了嚴守法律底線,在行業層面更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督作用等。
“最溫暖圖書館”里的“拾荒老人”
離世
2014年,因給拾荒者提供閱讀空間,杭州圖書館被網友評為“最溫暖圖書館”。對此,有媒體采訪了當時圖書館中的一些拾荒者,韋思浩就是其中之一。然而2015年11月18日,韋思浩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出租車撞倒,12月13日,最終搶救無效離世。生前,我們以為他只是一名“拾荒者”,出現在圖書館,出現在大街小巷,卻有著寶貴的“精神世界”;身后,他原是一名77歲的退休高中教師,準確地說,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拾荒者”,卻成了我們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韋思浩,退休后拿著5600多元的退休金,本可安心養老,卻選擇拾荒“補貼”生活。原來,他“補貼”的是那些讀不起書的孩子,省吃儉用資助他們,一生為教育勞心。他的家可謂“家徒四壁”,還是2014年交付時的毛坯,80多平方米的房內除了一張木板床外,還有一個書柜,裝著他多年收藏的書籍,空蕩蕩的家中還有幾個撿回來的塑料瓶。老人身影單薄、生活貧困,卻依然熱愛閱讀,“看書前洗手”“查閱醫書自己醫治腿疾”等細節感動了不少網友。“盡管渾身污漬,但老人的手卻很干凈。”據杭州圖書館管理員戚曉黎回憶,杭州圖書館館長褚樹青聽說這位老人走了,深感惋惜,“沒想到他拾荒背后有如此感人的故事,他的確是一個很溫暖的人。”
【多維解讀】
1.平凡人的溫暖。總有些人在默默地溫暖我們這個世界。韋思浩簡單的生活中,就透著不平凡的偉大。
2.讀書的意義。讀書能讓人由世界之大看到自己的渺小,讓人對世間萬物的存在充滿好奇與敬畏,讓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懂得體恤與關愛。
“奶奶企業家”:
英國銀發老人創業成新風
60多歲的英國老太太特里西婭·卡斯登是4個孩子的奶奶,同時也是化妝品帝國“永遠女神”的創立者和掌門人。這家企業針對的消費群是50歲以上的女性,自2013年營業以來,生意蒸蒸日上。當初卡斯登創業用的是自己的私房錢,如今,公司的營業額是當年投資額的4倍還多,訂貨單來自世界各地。
卡斯登說:“年輕時我不可能做到現在這樣。那時我得帶孩子……現在我60多歲,擁有創業的財務和個人自由。”56歲的凱里·惠爾登退休前就職于獵頭公司,退休后開辦了職介和生活網站。她說:“她們可能有著相當長的職業生涯。退休后,她們想到,‘我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于是自己當起了老板。”在英國,像卡斯登、惠爾登這樣的“奶奶企業家”越來越多。英國《每日郵報》評論說,先前,人們喜見“媽媽企業家”,如今,奶奶們也打破“銀色天花板”,在商界大展身手。
英國慈善機構“英國老人”本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如今英國有超過150萬銀發創業族。密德爾塞克斯大學運動心理學講師安妮·埃利奧特說,當“奶奶企業家”還能有益健康,因為創業會迫使人學習新技術,從而提高認知能力和記憶力。一項全球企業家研究則顯示,比起年輕企業家,50歲以上的銀發族辦企業更容易成功。
【多維解讀】
1.經驗。經驗不是真理,但合理運用便會事半功倍。豐富的經驗,對于老人創業意義重大。
2.奮斗不止。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只有永遠保持奮斗的姿勢,生命才會一直絢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