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源
【技法指津】
作文語言在達到準確流暢這一基本要求后,必須力求生動活潑,精彩引人。主要方法有:
一、運用多覺語言。2016年湖北荊門卷作文《原來春天就在我身邊》,考生這樣描寫家鄉茶林:“低頭俯瞰,茶影搖曳,碧葉重疊,參參差差,綠玉一般。一陣風吹來,茶林又如碧波蕩漾的海浪。流翠欲滴的嫩葉與采茶女的歡聲笑語,不斷從她們手間一起飛向背簍。我知道,放一片嫩葉在嘴中,定能品出母乳般的醇香,清泉般的甘甜,頓覺沁人心脾。”這段文字以視覺描繪為主,兼有聽覺、味覺和嗅覺,使讀者如置身于茶林美景之中。
二、綜合運用辭格。例如:在這充滿活力的歲月里,好想好想在寂寥無人的海邊久久佇立,聆聽大海深沉的呼吸,讓郁悶在豁達里消逝,讓膽怯在海水對礁石的不屈沖擊中消散;好想好想在蔚藍的海面乘風破浪,像海鷗一樣自由翱翔;好想好想在海邊等待,靜靜地等待大海分娩紅日時的壯麗,默默地體味夕陽墜落時的繾綣。(2016年黑龍江齊齊哈爾一考生《放牧青春的風景線》)小作者描繪“大海落日圖”“沙漠駝鈴圖”和“水鄉游筏圖”演繹“青春放牧”,地域特色鮮明,詩情畫意濃郁,上面所引為第一幅圖,運用比喻、擬人、反復等辭格,聲色兼有,動靜俱備,小作者對“放牧青春”的形象化詮釋給人以無盡的回味。
三、趣引詩文添彩。2016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卷作文《我們班的故事》,考生用“滿座寂然,無敢嘩者”描寫同學們在老師的高壓下補課敢怒而不敢言的場面;用“無不‘伸頸、側目”形容同學們用來對付偏題怪題的手段;最有趣的是對下課時情景的描寫:“好不容易,電鈴響起第一聲,就聞見有腿‘作作索索‘幾欲先走,可還沒等鈴聲響完,又迎來了匆匆而至的‘老班。”這些引自《口技》的語句夸張而不失真實,給作文增添了幾抹漫畫色彩,令讀者忍俊不禁。
四、仿擬名人名言。2016年江蘇無錫卷作文《比分數更重要的》,考生記敘了把閱讀積累看得比分數更重要的“我”與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這樣開頭:“‘懶蟲,起床了!都8點了!把分數都睡沒了!媽媽狠命地把我推醒。‘昨夜月朗星稀,沉讀不知疲倦。試問催我人,卻道懶蟲一個。知否知否,讀書趣味多多。我非懶蟲,書蟲也!面包會有的,高分會有的。”小作者仿擬李清照《如夢令》,筆調輕快詼諧,在自我調侃中,讓一個利用長假渴求知識、以讀書為樂、不以分數為第一追求的初中生形象躍然紙上。
五、善于變化句式。請欣賞2016年中考佳作中的例句:1.倒裝句。例如:“淚水從他那明鏡般的大眼睛中滾落下來,珍珠樣的。”(湖北鄂州一考生《那一幕讓我感動》)定語“珍珠樣的”后置,突出小孩之可愛。2.短句。例如:“總算,總算,……掃好了,掃好了!”(湖北襄陽一考生《我真的很不錯》)兩次反復,兩三個字一句,使讀者仿佛看到了“我”用力鏟土后氣喘吁吁的疲勞模樣。3.多停頓句。“我訓練更加自覺刻苦。開練:助跑,加快速度,越桿,唉,失敗了,沒關系,我會going on,相信:成功屬于我……”(山東棗莊一考生《修煉“挫商”》)小作者連用短句,不僅渲染了跳高訓練的氣氛、節奏和樂趣,而且凸顯“越挫越勇”的主旨。4.省略句。例如:“因為我明白,只要在一起,只要真情在,何必在乎別人的……”(湖南岳陽一考生《在一起》)小作者用省略號省去了“在乎”的賓語,造成空白,讓讀者作聯想補充,寓意含蓄。
六、移用歌曲、影視或體育術語。2016年溫州卷文題以“鄰里關系”話題作文,有位考生擬題“鄰里好,賽金寶”,其中寫到鄰里“合作”與“團結”的重要時這樣形容:“鄰里間有了矛盾,不可‘拳擊對方,要以‘柔道相處。旁人有‘誤判,要學會善待;對不利于團結的話,要像扔鉛球、甩鏈球那樣果斷地拋開;對鄰里的困難,要像守門員一樣接住,不管是‘平接還是‘魚躍。總之,鄰里之間‘推人‘故意手球‘背后鏟人‘抬腳過高‘紅牌黃牌要少些再少些。”作文連續移用十處體育競技術語,新穎別致,寓人際相處之理于生動形象的移用語句之中,精彩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