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奕博
摘要:音樂是對電影的提煉,電影是對音樂的擴展。優秀的影視作品為音樂加入情感內核,使之更加動人;優秀的音樂令影視作品的人物個性鮮活,深化主題。爵士樂是二十世紀突出的音樂文化現象,是不同音樂文化融合和碰撞的結果,深受人們喜愛,也在電影配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電影《海上鋼琴師》正是記錄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爵士音樂文化,同時爵士音樂也反映了電影所描繪的歷史背景與當時音樂的發展方向,本文通過對該電影中的鋼琴配樂來解析爵士音樂的風格特點在該片藝術表現力上的作用以及在電影中的應用,使得更多的電影配樂研究者能夠更好的將爵士音樂應用于影視領域中。
關鍵詞:爵士樂 爵士時代 電影配樂應用
中圖分類號:J6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7-0143-03
一、爵士音樂特征
爵士樂(JAZZ)的興起源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奧爾良,1917年后傳入芝加哥,30年代轉移至紐約。隨后這種具有搖擺特點的即興音樂深受人們喜愛,也同時發展為美國最有分量的藝術種類。爵士音樂現當代多元化發展受到了許多音樂人士的關注與追捧,它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種類,也可以作為一種音樂元素與其他的音樂元素碰撞融合的藝術結晶。
1.鮮明的節奏
爵士音樂的根基來自布魯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布魯斯的速度較慢,常為二拍子和四拍子,較多的表現抒情。拉格泰姆的原意為參差不齊的拍子,該節奏相對其他音樂較為特別,打亂以往的強弱規律,使音樂聽起來更具民族色彩。當然泰格拉姆獨特的節奏也作為一種音樂形式獨立出現著。20世紀初,美國處于繁榮時期,一些樂師為了維持生活就在街頭或者咖啡店彈奏鋼琴曲,這些樂師受到了切分式鋼琴音樂的渲染會即興或者模仿這類只注重節奏而不注重旋律變化的鋼琴音樂。這種具有復雜性的切分節奏型使樂曲的整體結構更為鮮明。
2.和聲特色
爵士音樂在發展與融合中,漸漸的有了自己獨有的和聲特色,音階中運用了大小調音階以及中古調式音階,在此基礎上也融合了布魯斯音階、比波普音階等。它的和弦以七和弦為基礎,通常在七和弦上加入更高位置的延伸音,也會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代替和弦。這種和弦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和弦的延伸音。而延伸音的基礎則是泛音列,泛音列的基礎和弦是屬七和弦,所以爵士樂中最常使用的是屬七和弦的延伸音以及和弦的形式進行序進。最后以轉調中止在新的主和弦上,使得爵士音樂的曲調風格更加獨特神秘。
3.即興的風格
爵士音樂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融合了即興的形式。即興是一種受到外在的刺激或是內在的沖動迅速創造出某種作品情況。演奏者根據音樂的主題創作與演奏同步進行的表演形式我們稱之為即興演奏。傳統的即興演奏在節奏、和聲以及曲式結構進行制約,而爵士音樂正打破了這一點,在曲式結構方面沒有框框架架,你可以隨心所欲遠離音樂的主題。通過節奏的隨意變換以及和聲的極端跨度來充分表現。爵士音樂即興的風格就是沒有規則,你可以肆無忌憚的加入任何音響,比如尖叫,或是一些詭異的聲音,這是一種渲染情緒的即興表演。你的情緒可以通過音樂充分表達,這也是爵士音樂很獨特的魅力。
4.狂熱的氣氛
在爵士音樂的世界里你可以歇斯底里,狂熱氣氛在憂郁布魯斯中出現,改善了人們燥熱的音樂感官。它就像一種感召力,時而會使你釋放心情,時而藍調的混合也會讓你的心逐漸平靜。
二、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爵士音樂與爵士時代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梅蘭恩尼·蒂埃里主演的劇情片。該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電影正是記錄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爵士音樂文化,同時爵士音樂也反映了電影所描繪的歷史背景與當時音樂的發展方向,本文通過對該電影中鋼琴配樂來解析爵士音樂的風格特點在該片藝術表現力上的作用以及在電影中的應用,使得更多的電影配樂研究者能夠更好的將爵士音樂應用于影視領域中。
隨著電影情節的發展與延伸,音樂的進入使原本電影的氣氛更加生動形象,所以當今的電影配樂成了電影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所提到的爵士音樂也在電影配樂中熠熠生輝,它不僅僅是一門聲音藝術,也是一門視覺藝術。因為爵士音樂張揚個性的風格,使得爵士樂與電影業的關系略為古怪。多數爵士樂出現在十九世紀末的電影中,它不僅僅可以反應故事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其影響也是極為重大的,在某些電影中爵士樂也可以充分映射出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這樣的時代被稱為“爵士時代”。例如在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音樂貫穿了整部電影,被人稱為“一部超長的音樂錄影帶”。該電影中的爵士樂與搖滾樂的并存充分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黃金時代,講述了一個滿腹夢想的人卻由于當時的社會背景、時代風氣而無法追求最純真的愛情與理想的悲情故事。爵士樂的滑稽是對該時代的社會風氣以及人們內心的諷刺,搖滾樂與爵士樂的碰撞與融合,是人們心中對純凈心靈境界的吶喊。爵士音樂與電影中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密不可分,風靡二十世紀初的一部電影作品《摩登時代》充分利用了爵士音樂的風格特點,使主題滑稽與悲情并存。主人公卓別林精湛的啞劇演繹技巧、犀利的諷刺向人們展示了個人、企業與人類追求幸福的工業時代。
三、爵士音樂應用與電影中的作用
1.電影配樂的作用
如果說電影是多門類藝術的集中,音樂則是電影的組成部分之一。音樂電影則是音樂藝術與電影藝術的一種新的體裁。作為聽覺藝術和聽覺藝術,音樂進入電影中,它的本質不變,在劇情的發展中加入合適的音樂,是整個電影所表達的核心內容創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使得人們對讓熒幕形象一目了然,而音樂是烘托電影效果的重要工具。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方面通過背景音樂描述電影所傳達給人們的關于電影所描繪的時間信息,以及時代背景;第二方面是音樂的表達呈現出人物性格、精神面貌,通過配樂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暗示,使人物的熒幕形象更加生動;第三方面表現在音樂推動了劇情發展,為后續的劇情做鋪墊,暗示劇情的進展;第四方面依據音樂的聽覺形象、旋律的起伏、和聲來有效地表現電影原本的情緒以及內涵的藝術形象。
2.爵士音樂在電影配樂中的應用
單方面對于音樂來說,它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文化的產物與沉淀。音樂是由文化來界定的,理解不同的音樂必須通過對文化的了解以及感悟來認知。如果缺少對音樂在文化上層面的理解與溝通,堅持各自文化視界的“音樂”,不同音樂文化之間將有局限性使得音樂無法傳播與交流。本文所寫的爵士音樂,它的應用非常廣泛,無論是單純的欣賞或是在電影配樂中的應用都有著和其他種類音樂的不同的試聽感受。例如電影《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中的配樂,整部電影均以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為主。無論描述的是愛情、友情,甚至生命都是以抒情為主,具有懷舊的色彩。通過主人公1900的好朋友小號手MAX的回憶進行情節敘述,此時的背景音樂平靜而深沉,誰都不知道他的記憶里有著怎樣的故事,就像狂風暴雨之后的大海依舊會陷入平靜一樣,這樣的音樂襯托了這樣的場景,同時把這樣的情緒傳達給觀眾,布魯斯的風格特點浪漫且深沉給了觀眾一種聯想,增加了電影的神秘感。在該片中,有關于愛情的片斷是由playing love這首樂曲來詮釋的,它是主人公1900寫給心愛的女孩的。樂曲的開始跳躍的音符不規則的爵士節奏型向人們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女孩,進入展開部樂曲漸漸的緩慢而安靜,仿佛把人們帶入了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愛情的純真、憂郁而渴望的眼神,使人們陶醉的同時也將男主人公對女孩的愛慕深深的傳達給觀眾。《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中的爵士配樂多數是描繪浪漫的情節,毋庸置疑,爵士樂的浪漫色彩是任何音樂無法企及的。提到《爵士歌王》這部影片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對白的電影,結束了電影領域多年的默片時代,講述了一位想成為爵士歌手在遭到家人的反對現實的殘酷中依舊熱愛著爵士音樂并且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的故事。這是一部完全以爵士音樂為主的電影,和本文所研究的電影《海上鋼琴師》一樣,音樂占有了主導地位。電影中的歌曲MY WAY深受人們的喜愛。它像一個故事一樣敘述歌手不畏世俗,對于任何事情一笑置之的鮮明個性,也正是電影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電影《芝加哥》中,ALL That jazz是百老匯舞劇《芝加哥》的開場曲目,滑稽略帶戲弄的腔調、輕快跳躍的伴奏讓人不得不愛上這首歌曲,調動了觀眾對劇情的興趣。從《芝加哥》這部電影來看,不難發現,根據爵士樂的不拘一格的風格特點我們可以看出,爵士樂也可以運用在詼諧幽默的片段中。根據本文對爵士的音樂發展以及有關爵士電影配樂的探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是爵士音樂的誕生時期,它的電影配樂與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有關。故事背景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爵士樂時代,而又是一個浮夸的時代,或許這樣的故事,正是要將這個時代最本質的浪漫與純真地掩埋在其中。
3.爵士音樂電影的風格特點
爵士樂以如此眾多的形式在電影中出現。由于爵士樂的風格多變,它既可以用藍調表達憂郁沉悶,也可以用拉格泰姆表現滑稽詼諧、輕快明朗。由于爵士音樂的歷史與誕生背景,多數電影將爵士音樂運用于電影與音樂的時代背景下,和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神秘、諷刺、華麗的景象,也抒發了人們對內心那個極樂世界的幻想與渴望,也是人們心靈情感的寄托。直至今日的發展,爵士音樂的配樂不再遭遇電影配樂的瓶頸,當今的許多電影當中都可以感受到爵士音樂的魅力。無論是爵士樂為主的音樂電影,還是運用爵士音樂進行配樂的電影,都豐富了人們的視聽享受,也突顯了爵士音樂的重要地位。
四、結語
《海上鋼琴師》是音樂電影中一部影響較大的作品,它不僅向人們展示了電影最本質所傳達的人文精神,同時也將電影所應用的爵士樂深入人心,讓人更好的結合音樂去感受視覺藝術。作為最原始而又最生命力的音樂藝術在影視領域中得到應用之后,使電影藝術不僅僅只是是單一視覺的傳達,并且滿足了我們對聲音藝術的需求。聲音與視覺的結合更能形象的傳播故事情節以及撼動人們的心靈。一部完整的電影不僅需要人物、動作、語言的視覺傳播,更需要合適的音樂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景物的描寫對觀影者進行情感的傳遞以及想象。但是聲音藝術在電影領域仍然是一門年輕的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藝術將會越來成熟。本文所解析的爵士音樂是音樂中的一種藝術形式,對于音樂單方面來講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僅風靡當時紙醉金迷的爵士時代,在現當代的發展更為多元化。爵士音樂在電影配樂中的應用也會成為電影配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