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文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后,人們逐漸開始追求精神層次的提高。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廣大的人民群眾是活動主體。加強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是從當前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中存在的問題、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以及加強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有效措施三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對加強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提供有力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公共文化 服務背景 群眾文化活動 存在問題 品牌建設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7-0184-03
近幾年,我國政府和相關社會組織都逐漸開始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重視,并逐漸深入發展。通過推進群眾文化活動建設,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全面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就必須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全方位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加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當前在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中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想打造活動品牌,對群眾文化建設的要求比較高。這不僅需要思想內涵積極向上,還需要擁有較高的藝術品位,進而獲得良好的群眾基礎,得以長效發展。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理念較為傳統
近幾年來,相關社會機構或政府部門會組織開展一些群眾文化活動,但是這些活動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引導性,或者僅僅為了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文化活動雖然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和喜愛,但是某一方面卻對時代變化有所忽視,與社會發展脫軌,人們的實際需求難以得到真正的滿足[1]。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思想理念較為傳統,活動形式較為單一,進而限制了文化活動品牌建設。
(二)優勢不突出
對于文化品牌,最關鍵就是需要具備自身的特色和個性,雖然目前在開展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都會有意識地考慮到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并期望將其做成優勢項目。但在實際中,由于各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都比較相近,如果想打造成精品活動的話,其難度比較大,社會影響力也較為有限。
(三)創新力度比較小
由于建設的是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群眾基礎,但是群眾喜愛和流行趨勢之間常常會存在較多的矛盾,如果在建設過程中僅僅考慮群眾喜愛程度的話,則很難滿足潮流需求;如果根據潮流需求來創新的話,與群眾期望之間便會產生一定差距,因此創新的難度比較大。也正因為如此,當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常常表現為創新力度小,整體缺乏新意[2]。
二、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
群眾文化活動一般是在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的引導下,由人民群眾自編自演、自創自辦的一種娛樂方式,用來進行自我服務、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實現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包含了群眾文藝創作、群眾文藝活動、群眾文化組織、群眾文化工作以及群眾文化事業等多個方面內容,其中的主體就是人民群眾。
(一)能夠體現出以人民為主體的理念
在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強調了人民群眾的重要性,在各項活動中,都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主體的根本原則,形成以人民為中心的正確理念。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這在群眾公共文化服務滿意度與參與度提高、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服務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3]。
(二)是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群眾文化活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分發揮基層群眾有效作用的主要環節。從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來看,最主要的是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其文化權益,其中就包括人民群眾文化創造和文化活動參與的權利。就服務對象來說,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廣大人民群眾,群眾文化活動是重要的載體和形式;就建筑主體來說,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政府是主導者,主體是普通人民群眾,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平臺支撐、資源供給、資金扶持以及政策支持,鼓勵基層群眾進行自我服務和自我表現;就服務內容來說,在不斷的服務創新中,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多樣性,這對運行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4]。由此可以看出,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群眾文化活動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形式。
(三)體現出公共文化服務實踐價值
就群眾文化活動來說,具有服務效能直接、綜合運行成本低、群眾參與度高、社會響應大等特點。首先通過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提高文化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和運行效率,同時在文化體制架構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能夠很好地得到彌補;其次是在當前的很多群眾文化活動中,更加注重社會化、開放式,雖然原先的傳統服務方式已經很好地滿足其需求,但是對室內場地和室內機構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另外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也能夠更好地帶動社會組織、文化志愿者以及社會團體的力量,從而更好地體現出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社會性、民間自主性以及大眾參與性特點。
三、在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加強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有效措施
(一)不斷建設積極向上的品牌文化活動
在打造品牌文化活動之前,需要綜合分析該活動的健康值,以及人民群眾的喜惡程度,衡量活動開展的可行價值,這也是品牌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開展的關鍵。在選取品牌打造對象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地選取人民群眾喜愛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精神境界的活動。比如在有些社區周邊建立的民間自樂班,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老年群體的歡迎,一般這些民間自樂班的規模都不是很大,以唱眉戶和秦腔為主;另外還會在早晨或傍晚等休閑時間聚集在空地和公園里,開展唱歌、跳舞等活動[6]。這類活動通常都是人民群眾自發形成的,缺乏統一的支持、引導和組織,很難得到長期發展。因此在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時候,可以充分借鑒這些活動,打造出積極向上的、具有廣泛人民群眾基礎的品牌文化活動。
(二)各部門之間需要加強溝通與合作
對于群眾文化工作者來說,需要不斷參與各種群眾文化活動,通過在實踐中交流和溝通,將其特長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才能夠實現創新,進一步提升和引導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各部門之間需要加強溝通,通過相互合作來尋找最佳建設方案,促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更好地發展。
(三)注重以人為本
在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進程中,需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主體,提高先進文化的引導作用,杜絕腐朽文化和封建迷信文化,可以充分利用藝術展覽、文藝演出、戲曲表演以及歌舞演出等多種形式豐富類型,如書畫作品展、文化遺產展示表演、體育舞蹈大賽、民俗文化演出、娛樂性演出等。這樣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同時能夠充分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科普推廣、宣傳教育、文化娛樂等多項功能,從而真正地開拓社會主義文化,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點帶面,在建設發展的進程中逐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覆蓋率和普及率,這樣就能夠大大地增強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影響力和價值,大幅提升文化建設水平[7]。
(四)實現全民參與
在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群眾的號召,積極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參與其中,通過實踐參與來豐富人民群眾的體驗,并充分發揮出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聰明才干。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區域發展特點的充分考慮,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均衡性發展,充分發揮出地域特色。對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來說,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支出,促進當地文化基礎設施的健全和完善,為群眾文化活動更好地開展提供基礎支撐,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
(五)加強建設創新
為了更好地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在實踐中就必須加強創新,這樣才能夠擁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改進和優化文化活動形式,豐富文化活動內容。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還應該加大對先進科學技術與設備的應用,這樣才能夠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社會影響力,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8]。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文化建設中,群眾文化活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品牌活動營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優秀的群眾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滿足精神需求,積極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陸吉星,方延厚.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思考[J].電影評介,2012,(13):105-107+110.
[2]田茂松.培育文化品牌建設精神家園——遵義市“五大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J].當代貴州,2012,(230:14-15.
[3]董樺.試論新時期如何在群眾文化中打造品牌活動——以太原工人文化宮全健排舞推廣為例[J].大眾文藝,2012,(22):211.
[4]鞠會.淺談如何提升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以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廣場文化之聲”活動為例[J].赤子(中旬),2013,(11):329.
[5]沈靜蓉.品牌文化活動讓百姓樂在其中——論長沙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經驗與創新[J].藝海,2014,(09):170-171.
[6]蔡亞約.結合城市新型節會打造群眾文化品牌——廈門市重大節會中的群眾文化活動探討[J].群文天地,2011,(04):35-37.
[7]何光倫.立足本土發展創新——四川省群眾文化品牌創建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1,(05):134-135.
[8]葉慧君.打造群眾文化服務品牌惠民生——記南陵縣文化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情況[J].品牌(下半月),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