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衛衛
長壽要靠不生氣
文/陳衛衛

百歲老人們都有各自的健康長壽之道,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心胸豁達開朗、從來不生氣。正因為保持住好心情,才能夠活得幸福長久。
國醫大師裘沛然在九旬高齡時,依然很少生病,許多人問他長壽的秘訣,他一不談運動,二不說營養,而是談養心為上,即運用澄心息慮的方法,使自己的心態保持至善至美。他推薦了一道藥方“一花四葉湯”:以豁達、瀟灑、寬容、厚道這四葉,常葆健康長壽之花。
裘沛然說:“就我七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看,生病的原因有很多,而最重要的是精神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同樣得一種疾病,豁達開朗的人經診治后,往往病情會有轉機并且得到痊愈;而心胸狹窄、遇事喜歡斤斤計較、愛生氣、損人利己的人,則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治愈效果。”由此可知,不生氣對于身體健康是何等的重要。
生活中,喜歡和別人攀比的事情在老年人身上也很多??磩e人的子女給父母那么多錢,自己的子女卻給得少了;自己的退休工資只有兩三千,別人卻有上萬元……比來比去,比出一肚子的氣,再氣出一身的病,然后天天晚上睡不著。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都有比上不足的情況,只是你沒有看到、沒有聽到罷了。
相聲大師馬三立是個懂得豁達的智者,他說:“我沒有生氣的時候,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不生氣,不著急。老伴兒沒了,我掉了淚,但也不會自己上吊?!?/p>
人來到世上,應該瀟灑走一回,不應該在生氣中打發時光。一次發脾氣,不論時間的長短,即使只有一分鐘,心理和生理上所受的傷害也需要最少三天的時間才能夠恢復平靜。那么如果每天都生一次氣,對健康的損失就太大了,非常不值得。我們與他人相處,不可能讓所有人對我們的言行都感到滿意,所以對于毀謗、陷害,不妨用寬容、真誠和忍讓來凈心,就會遠離煩惱,創造出良好的生存環境。
世上的事情,有時確實不盡如人意:無故受責罵、人格遭到侮辱、和鄰居發生口角,你說氣不氣?當然氣。但是,如果你能以平常心來對待這些問題,多一點寬容,情況就會大大改觀。因為生氣是用仇視的眼光看待問題,而不生氣卻是用仁愛和寬容去解決問題,結果當然不一樣了。寬容不是軟弱,不是無能,更不是怕對方,而是化干戈為玉帛、避免恃勇斗狠的一種可貴品質。
星云大師說:“別人罵你,你只要不受,對方自受!”如果你被別人傷害了,氣得一個星期吃不香、睡不安,甚至造成胃病,癥結就在于不會饒人,總是對別人的過錯耿耿于懷,于是獨自生悶氣,氣壞身子又氣壞心情,而對方卻達到了要氣你的目的,這樣多不值得。所以,遇到生氣的事情,你不去理他,再堅定一個信念:我偏不生氣!而對方看到你依然笑口常開,對他一點都不在乎,而且他的行為對你根本不構成傷害,他反而會不好過起來。
無論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只要不生氣,你就贏了。在心情不平靜時,不妨經常念叨這首《不氣歌》,對于祛除怒氣、怨氣和不平之氣,會大有幫助的:“他人氣我我不氣,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壞事物包在里。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氣人氣自己。世間事物般般有,豈能盡如我的意?他人若罵我,當作小兒戲。高罵上了天,低罵入了地;我若真該罵,給我好教益;我若無那事,他是罵自己。吃虧天賜福,讓人懂道理。若不學忍讓,氣上又加氣。因氣得上病,罪苦無人替。一句莫生氣,萬病皆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