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圖片提供/祝天澤
科學對待糖尿病
——記著名女作曲家黃準
文并圖片提供/祝天澤

“向前進、向前進,戰(zhàn)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當激昂、雄壯的《紅色娘子軍連歌》響起時,上海大劇院全場沸騰了,歌聲、掌聲連成一片。創(chuàng)作這首家喻戶曉的紅色經(jīng)典歌曲的,正是我國著名女作曲家黃準。
年已九旬的黃準是新中國第一位進行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的女作曲家。自1947年開始為影片《留下他打老蔣》作曲后,她已為50多部電影和200多部電視劇譜寫了音樂曲子。其中《小貓釣魚》《紅色娘子軍》《蹉跎歲月》等影視作品的主題歌曲,更是風靡全國。2005年以來,她先后榮獲了“當代中國電影音樂終身成就獎”“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成就獎”“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
黃準是喝延河水長大的作曲家。1938年,她來到延安,成為魯藝年齡最小的一名學員,一開始學的是戲劇,后來拜音樂系主任冼星海為師,刻苦學習,打下了扎實的作曲功底。1946年,東北電影制片廠成立,黃準到該廠演員劇團工作。為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作曲,獲得了成功,自此,開始了她的電影作曲之路。1950年她調(diào)到上影后,有一天,謝晉來到她家,請她為電影《女籃五號》寫曲,她到體校、運動隊深入生活,寫下了主題曲《青青閃光》。后來她看到《紅色娘子軍》劇本,激動萬分,為創(chuàng)作好這部影片的音樂,她三下海南深入群眾生活,采集了許多海南民歌、戲曲,訪問了當年紅色娘子軍戰(zhàn)士,還到原始大森林感受氣氛,用心血創(chuàng)作了《紅色娘子軍連歌》。數(shù)十年過去了,《紅色娘子軍連歌》依然在中國大地上回響,久唱不衰。大導演謝晉曾說:“一部好的電影,音樂占了很大的比例。”
離休后的黃準并未歇下來,依然活躍在我國音樂舞臺上。她為優(yōu)秀電視劇《蹉跎歲月》創(chuàng)作音樂主題曲《一支難忘的歌》,經(jīng)關牧村演唱后,風靡全國。《中國姑娘》《廖承志》《東南游擊隊》《滑稽春秋》等電視劇編導一個個親自找上門請她作曲。黃準都一一應允。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她馬上提筆撰寫了抗震救災歌曲《陽光的家》。
近年來,她經(jīng)過整理,結(jié)集出版了《黃準創(chuàng)作歌曲集》《黃準聲樂作品精選》。
30多年前黃準去外地工作時,身體出現(xiàn)不適,一查是患了糖尿病。剛開始她對這種病并不了解,也未采取應對措施,血糖持續(xù)升高,病情一度很嚴重。后來通過閱讀醫(yī)書,與醫(yī)生接觸,在了解了這種疾病的特點后,黃準采取了“五管齊下”的措施:一是保持良好心態(tài)。遇到不開心事,不鉆牛角尖,想得開,放得下。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挫折時,不悲觀,不失落,持樂觀的心態(tài)。二是堅持體育鍛煉。黃準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做半小時健身操,從轉(zhuǎn)頸、伸臂、轉(zhuǎn)腰、壓腿等各種動作,使全身都活動到。她還有個習慣,凡短途能走路就不坐車。平時在家坐久了,會起來活動一下。黃準說,華佗說過“動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我相信此理。三是遵醫(yī)所囑,按時服藥。即便到外地出差,她也把藥帶在身邊,不忘吃藥。四是堅持糖尿病患者的伙食標準,控制住總能量,以素食與豆制品為主,較少吃葷食。五是生活規(guī)律化,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每個時段干什么,按部就班,不打亂,不顛倒。由于堅持了這五條,確實收到了成效,血糖指標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病情一直較為穩(wěn)定。全國《糖尿病防治》雜志還載文介紹了黃準與糖尿病做斗爭的體會。
當問到目前全國有9000萬糖尿病患者,對這些患者有何忠告時,黃準說,糖尿病最怕的是并發(fā)癥,惡性發(fā)展會引發(fā)眼睛、腎、腿等疾病,后果不堪設想?;颊咭欢ㄒ畔滤枷氚?,輕裝前進,精神樂觀,應對措施得當,控制住疾病,不讓它向壞的方向發(fā)展。那么,實現(xiàn)長壽是可能的。我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