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瑞鋒+張振+杜宇
為了解東北地區農民2017年大豆種植意向,預測國內大豆面積變化情況,4月初,農業部大豆全產業鏈信息分析預警團隊聯合中國大豆網對東北地區近100個縣(市、區、旗)農戶大豆種植意向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受國家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引導,大豆玉米比價關系和種植比較效益等方面因素影響,今年農戶種植大豆意愿均有所增強,預計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增幅很大。
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大豆種植意向明顯增加
調查組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共選定樣本280個(其中內蒙古68個,遼寧省18個,吉林省18個,黑龍江省176個),樣本包括普通農戶、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等(以下均稱為農戶),其中仍未決定種植何種作物的農戶有5個,占調查對象總數的1.8%;不打算種植大豆的農戶有45個,占調查對象總數的16.1%;打算種植大豆的農戶有230個,占82.1%。在打算種植大豆的230個農戶中,打算縮小種植面積的有34個,占調查總數的12.1%,打算擴大種植面積的有143個,占調查總數的51.1%。打算維持原有種植規模的農戶有53戶,占調查總數的18.9%。所調查的四個省區中打算種植大豆的有50%以上都計劃擴大種植面積。
與上年相比分地區大豆面積變化情況
根據對普通農戶、規模合作社、規模種業公司以及大豆經銷商的綜合調查情況匯總,預計東北地區2017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較上年增加17%左右。
(一)黑龍江大豆面積增幅較大,三、四積溫帶上升明顯
黑龍江省為全國大豆種植第一大省,調查組對黑河、綏化、齊齊哈爾、佳木斯、牡丹江等11個地區進行詳盡的了解。根據對普通農戶、規模合作社、規模種業公司以及大豆經銷商的綜合情況匯總,黑龍江北部和東部大豆種植意愿面積增幅較大。
1.黑龍江北部黑河市面積增加30%左右
北部的黑河市是黑龍江省大豆主產區,經過與黑河地區大中小型種業公司的溝通,預計黑河地區大豆種子總投放量達到15萬噸,為較高水平,其中四個大規模種業公司投放量達到7萬噸,18家中小型種業公司和非正規包裝大豆種子投放量預計8萬噸,反映已經銷售15萬噸,銷售區域除當地外,還輻射至內蒙古東部4市旗以及黑龍江齊齊哈爾、綏化、佳木斯、伊春、鶴崗等地區。內蒙古因大豆2016年受災嚴重,當地種業公司收購不暢,種子購買延伸至黑龍江黑河一帶。五大連池一家種業公司經理認為,“黑河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可能占到農作物面積的60%,玉米占比25%-30%,其他品種為雜糧與小麥。”綜合農戶以及各家種業公司情況,預計黑河地區大豆面積增幅較大,其中增加較大的地區集中在遜克、黑河、孫吳、五大連池。嫩江地區是黑龍江傳統的大豆主產區,嫩江縣長福鎮某農戶是當地的種植大戶,2016年種植大豆10000畝,2017年打算種植11000畝,他表示:“2016年雖然遭遇旱災大豆單產水平低,但市場價格在春節前后大幅度提升,求自己出售價格達到了1.9-1.95元/斤,加上國家后期給予一定補貼,還是有收益,今年打算擴大種植規模?!北卑彩写筘S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經理介紹說,“因為北安、嫩江地區在2016年大豆種植面積就已經顯著增加,繼續增加的幅度有限。不過孫吳、遜克、五大連池地區今年農民種植大豆熱情較高。今年種子銷售非?;鸨芏嗉Z商也加入銷售種子的行列,非種業公司也銷售了一部分種子,輻射至內蒙古以及黑龍江二、三積溫帶。”
2.黑龍江中部地區綏化、海倫等地大豆面積增加
黑龍江綏化地區是大豆、玉米均有種植的地區,調查發現,在綏化地區20個農戶中,有13戶農民上年種植玉米面積超過1000畝,但2017年都不約而同縮減至幾十畝或者棄種,縮減的面積基本上都轉種大豆或者改種水田。綏化地區綏棱縣綏中鄉某農戶表示:“玉米價格下跌太多,害怕今年價格繼續下跌所以不敢繼續種植,但種植大豆也不知道收益會怎樣,國家讓種大豆就種大豆吧,今年打算在去年260畝大豆種植基礎上擴展至300畝,玉米上年種植1000多畝今年不打算種植了?!?/p>
3.黑龍江東部佳木斯、雙鴨山地區大豆面積明顯增加
黑龍江東部佳木斯、雙鴨山、富錦等地屬于冷涼地區,今年當地農戶種植大豆熱情較高,佳木斯湯原縣湯原鎮東風鳴村某農戶表示“今年打算種植大豆400畝,上年僅種了100畝,大豆種子已經購買完,主要因上年種植玉米虧損較為嚴重,玉米價格較上年下跌了3毛錢,損失慘重,繼續種植玉米已經沒有信心?!备鶕t市飛龍種業公司經理反映,“今年公司銷售大豆種子12000噸,去年為4000噸,銷售量是去年的三倍,種子銷售輻射至二、三積溫帶”。佳木斯先鋒種業公司總經理反映,“今年公司銷售大豆種子量較去年翻了兩番”。因為近幾年佳木斯、雙鴨山等地大豆種植面積占農作物面積較小,一旦農戶大量選擇種植大豆,面積變化幅度將超出其他產區。佳木斯建三江隆信達大豆經銷有限公司負責人反映,“建三江周邊小型種子公司去年經營大豆種子的很少,今年多數賣大豆種子10多噸,稍大規模的種業公司銷售量增長50%。另外富錦地區中小規模公司每年種子銷售量不過100-200噸,今年普遍銷售量在1000噸左右,收購糧點銷售豆種的現象也較為普遍?!敝苓吔涗N商普遍反映黑龍江東部地區大豆面積將大幅增長,尤其在偏遠地區撫遠、同江、饒河以及富錦,因農場旱田面積少玉米連續種植兩至三年,輪作需求促使農戶積極種植大豆。
4.黑龍江南部傳統玉米優勢產區農戶仍以種植玉米為主
黑龍江省第一、二積溫帶地區是玉米的傳統優勢種植區,代表地區為巴彥縣、望奎縣、賓縣等,這類地區農戶的玉米種植收益相對有保障,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也較高,主要由于該地區每年基本上都是風調雨順,很少遇見大災之年,種玉米產量比較高,種大豆產量很低,而且當地缺少種植大豆需要的農機,因此玉米改種大豆的情況很少見。玉米取消臨儲收購之后,僅有少量有條件的玉米地改種水稻。除此之外,農戶可以選擇減少玉米種植面積而改種雜豆、薯類、蔬菜、瓜果類等經濟作物,但是這些經濟作物價格波動會更大,給農民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因此大多數農戶寧愿選擇種植玉米。哈爾濱依蘭縣宏克力鎮的一位農戶表示,2016年種了240畝大豆,1000畝玉米,今年他打算縮減大豆種植面積至65畝,玉米面積擴大至1175畝,因為上年玉米單產水平較高,但大豆單產水平較低,比較收益差一些。
(二)內蒙古大豆面積增幅較大,單產有望提高
內蒙古自治區大豆產量在全國排第三位,內蒙古大豆播種面積最大的地區集中在呼倫貝爾市,幾乎占據全區大豆總面積的93%,呼倫貝爾市內主要種植大豆的地區為扎蘭屯、阿榮旗、莫旗、鄂倫春旗。興安盟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占全區大豆總面積的5.7%。赤峰和通遼地區以小面積輪作倒茬種植為主。綜合當地普通農戶、規模合作社以及大豆貿易公司經理反饋的實際情況看,預計內蒙古地區大豆總播種面積同比增加,上年因為旱情影響大豆單產,預計今年單產將回升至正常年景水平。
呼倫貝爾市莫旗臥羅河鄉德日斯克村某村民今年打算將1300畝承包地全部用來種植大豆,但是他表示“即使種大豆,農民對能得多少收益心里也沒底,不知道大豆到底能補多少錢,但雜糧價格太不穩定,即使改種大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焙魝愗悹柊s旗六合鎮某農戶所在的合作社2016年種植玉米6000畝,今年打算種植玉米1500畝,減幅75%,種植大豆從上年的11畝擴大至300畝,他表示“去年單產降低,玉米價格太低了,種玉米賠錢,大豆雖然單產也很低但后期市場價格上漲再加上國家補貼至少不虧錢。”阿榮旗德寶豆業有限公司經理反映“目前看周邊農戶種植大豆傾向較為明顯,但是后期也不排除天氣因素,后續如果雨水調和適宜種植玉米,農戶也有可能選擇種植進而削減一部分大豆面積,因為目前玉米價格持續上行,有部分觀望的農戶開始動搖種植大豆的決心?!?/p>
(三)吉林大豆面積今年繼續增加,增幅高于上年
吉林省中部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降雨充沛、雨熱同期,水分、肥、氣、熱、光都十分有利于大豆生長,因此吉林地區大豆單產常年高于黑龍江。吉林省大豆主要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延邊自治州、吉林市以及長春市。
1.吉林東部大豆面積增加明顯
吉林延邊州汪清縣大溝鎮家庭農場負責人對我們反映“種玉米收益開始下降,而且存在賣糧難現象,2016年種植了1200畝玉米,今年打算縮減至150畝,大豆上年種植150畝,今年打算種植1350畝?!?/p>
2.傳統玉米優勢產區玉米種植面積仍較大
雖然大豆面積近兩年增加,但玉米的種植占全省比重仍然較大,特別是玉米種植優勢區玉米面積總體保持穩定。原因一方面因為玉米種植程序簡單,畝產有保障,農戶多年耕種,春播秋收輕車熟路,若改種大豆等其他作物,農戶對作物產量有擔憂;另一方面,農戶感覺大豆收割及保管困難,以前實行目標價格補貼時獲得補貼程序較繁瑣,玉米可以穗藏,脫粒銷售就能拿到現錢,耕地少的農戶不愿意冒此種植風險。吉林長春榆樹市城發鄉合作社經營者表示“因為種植玉米較為習慣,也輕車熟路,所以今年打算繼續種植玉米,去年種植的大豆收益不高不打算繼續種植?!?/p>
(四)遼寧大豆面積增加,增幅與上年持平,以小規模種植為主
近年受種植效益比下降影響,遼寧省大豆生產面積總體上呈現遞減趨勢。全省大豆種植以小規模農戶為主,主要用于食用消費,市場價格相對穩定,省內自產大豆外銷流通比重較小。在遼寧省、吉林省多地,很多農民仍把種植玉米作為第一選擇,除了一些土壤為沙土性質的地區多種了花生以外,大部分地區不見大豆田的蹤影。
經濟因素為2017年種植面積變化的主因,預計大豆補貼標準公布后意向面積還將調整
(一)大豆種植意向面積變化的主因是經濟因素
今年東北三省一區農戶種植大豆意愿有所增強,大豆種植面積預計增加。特別是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大豆種植面積預計增幅很大。主要原因是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玉米取消臨儲收購后玉米價格在較長時間內較低迷,黑龍江和內蒙古東部大部分地區農民種植玉米效益大幅下滑甚至虧損。與此相比,2017年年初大豆市場賣價不斷提高,盡管受單產下降影響大豆種植收益較上年相比沒有明顯提升,但較玉米稍高,經濟因素吸引大部分種植者擴大大豆生產。
另外,種植大豆的優勢在于省時省工,小型機械就可以滿足從種到收的全過程,特別是對于山區半山區不適宜大型機械操作的地塊特別適宜,預計這部分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將保持穩定或增加。
(二)政策引導對大豆面積增加有促進作用
2004年以來玉米面積持續增加占用了稀缺的耕地資源,加大了環境壓力。與大豆、雜糧等作物相比,玉米需消耗更多的水肥等資源。玉米面積單向擴張,導致種植結構單一,犧牲了合理的輪作方式,不利于生態多樣性和地力養護。自2016年開始,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輪作補貼,2017年還要繼續擴大補貼面積。2017年黑龍江省、吉林省等地輪作補貼面積較上年增加,其中吉林補貼面積2016年集中在延邊州等東部地區,2017年擴大到中南部地區,補貼額保持150元/畝不變,盡管補貼范圍較小但也有利于刺激規模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繼續種植大豆。
(三)預計2017年大豆與玉米種植收益相當,玉米優勢產區仍以種植玉米為主
2017大豆生產資料費用上漲,主要因化肥以及農藥費用上漲,黑龍江農資整體上浮3.7%,租地費用整體下浮8.0%。因上年農戶種植普遍虧損,土地費用隨之下調,流轉土地總體種植成本較上年增長3.7%。我們預估單產較上年提高但市場價格因種植面積擴張可能面臨下行壓力,預計大豆直接補貼高于上年目標價補貼,所以總體上我們認為大豆流轉土地種植收益可能達到2182元/公頃,較上年增加73.0%。不過從2017年種植成本預估情況看,大豆與玉米種植收益相當,這可能會促使玉米優勢產區農戶繼續傾向玉米種植。
(四)預計2017年玉米和大豆補貼標準明確后,種植意向還會發生變化
從對東北主產地的調查看,黑龍江、內蒙古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戶沒有購買種子、生產資料,主要因國家大豆、玉米補貼政策還未明確,農戶還在選擇種植大豆和種植玉米之間徘徊,等待國家對大豆和玉米補貼標準的進一步明確。如果補貼政策進一步向大豆傾斜,今年大豆的播種面積會增加更多。調查組認為待國家玉米和大豆的補貼標準公布后,大豆種植意向面積還有調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