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手記:2017年春節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培訓團一行19人赴美國紐海文大學進行了為期21天的培訓,深入了解美國檢察制度、證人出庭及刑事鑒識科學技術。作者吳紅梅女士作為舊金山大學的訪問學者,也隨該團參加了培訓,并榮幸地受到李昌鈺博士的邀請,為他寫了專訪。檢察官們回國后,紛紛撰寫文章,將李昌鈺博士在培訓期間給予大家的啟發,以及那種暖暖的、溫和的勵志,如沐春光般的感受訴諸筆端。現精選其中1篇,隨專訪刊出,以饗讀者。
2017年春節前的大約一個月,正是我作為美國舊金山大學的訪問學者,準備飛往舊金山的時候,我幸運的收到了李昌鈺博士的邀請函。他邀請我去他設在美國東部康涅狄格州的紐海文大學的李昌鈺鑒識科學學院進行個人采訪,同時采訪他與中國國家外專局合作的一個培訓。這個培訓的主題是: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與檢察官質證能力。這個專題培訓是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要求特別設計的。我非常高興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東西,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大事。
到了舊金山后,我放下行李,不顧時差勞頓,轉機美國首都華盛頓,來到美東的紐海文市。
紐海文市剛剛下過一場大雪,銀裝素裹的十分好看。來接機的是在耶魯大學工作的表姐夫,知道我是來采訪李昌鈺博士,也興致勃勃地說起博士——李博士像是該地區的保護神。表姐夫居然知道李昌鈺博士作為專家證人的幾個著名案例,比如辛普森案、萊溫斯基事件等。李昌鈺博士,以鑒識科技與犯罪偵查名聞遐邇,足跡遍及五大洲,因屢破奇案,被媒體譽為當代福爾摩斯、科學神探、犯罪克星。他說家里的孩子們也知道李博士是神探,不過聽說當年他比我們這些博士還窮,博士畢業之后都沒有錢參加畢業典禮,他和太太兩個人加起來才有50美元,還有2個孩子。因為畢業典禮也要交錢,所以就在家里慶祝,還把自己家的玩具長頸鹿放到旁邊當證人。
一路上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紐海文大學。
紐海文大學座落在Boston post路上,大門進去的左側就是“李昌鈺刑事司法和鑒識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學院旁邊就是大學的圖書館。初次來的我,感覺眼前一亮,不知道大樓的設計者是誰,但是直覺大樓被正義之光籠罩,也許是科學的力量,讓法律人在應用證據維護法律正義上,具有更強說服力。
進入學院大樓,無暇環顧四周,我直奔3層李昌鈺博士的辦公室而去。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并且有如此的正能量。
李博士此刻正在與人交談。他的聲音與我在電視中聽到的聲音不同。他的秘書天音告訴我,他剛剛下飛機,已經有他的學生和培訓班的同學在等待他了,不過他還是馬上會接受我的采訪。天音一邊說一邊帶我進入他的辦公室:房間不大,四周卻都是他獲得的國際獎勵證書。這時,李昌鈺博士慈祥地微笑著朝我走來,那微笑深入人心,加上冬日清晨里溫暖的話語,化成春風拂面般的感動,讓我以為春天提前來臨。他說,他和中國國家外專局合作的項目,愿意通過我介紹給中國的檢察官,希望來培訓的檢察官們了解美東和美西法律的不同,在法庭的交叉詢問中提高中國檢察官的質證能力。
他一邊沉思,一邊給我講了一個他剛到美國的故事。
做人的魅力
李昌鈺博士剛來美國的時候不會英文,家里很窮,不過天無絕人之路:他會寫中文。在美國要出版文章要收費,但是在臺灣有稿費和編輯費之說,于是他就依靠給臺灣的幾本雜志當編輯撰稿賺取學費,終于在1975年拿到了博士學位。1976年,當時的美國社會發生了很多案件,康涅狄格州州長希望他做第一任法醫實驗室主任。當他興致勃勃地來到實驗室,看到破破爛爛的實驗室和幾個工作人員都是殘疾人時,他遲疑了。不過最終他還是全身心地投入,經過幾年的努力,在1979年,他對整個行政制度進行了改革,引進很多新的儀器和人才,最后成立了一個團隊,團隊中的一些成員甚至一直跟隨了他40年。
通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李昌鈺博士成為紐海文大學的終身教授。2010年,學院又在紐海文大學校園內新建了教學研究大樓,就是此刻李昌鈺博士帶我參觀的大樓。大樓內設有犯罪現場中心、高新鑒識科學技術室、以及三個配有最新多媒體數碼設備的教室。該大樓還設有裝配現代視聽設備和觸摸式屏幕,以及能為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提供鑒識科學領域各方面的深度信息資料的學習中心。
做事的智慧
李博士說,剛才第一個故事的繼續就是下面這個故事。
1998年,當時他擔任康州警政廳廳長,州長讓他擔任康州公共安全委員,而他喜歡能在第一線工作,離不開他腳踏實地經營的法醫辦公室,就拒絕了邀請。于是州長找到他的媽媽,而他的媽媽鼓勵他,做當地美國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讓后一代的華人警察以此為榜樣,讓華人永遠在世界上站起來。
于是,李昌鈺做了兩任警政廳長,不止步于博士學位,不斷學習,創新和改變了警察的呼叫系統,在美國并不看好中國人的地方,有了發言權。他任職期間,還招收了100名個子比較矮的警官,從此改變了個子矮不可以做警察的慣性思維。看來,只要有夢想夠努力,不斷提高法律專業水平,美好的生活就是智慧給你的禮物。
國際合作
李博士說學院設有六個中心:冷案中心、學習中心、危機鑒識管理和指揮中心、高新技術中心、全美犯罪現場培訓中心、科研培訓中心。每一中心通過不同領域的技術學習為法律工作者提供在基本原則和程序方面的充分學習機會。在操作過程中,教授和法律工作者一起檢驗不同物證、分別針對不同物證制定最有效的檢驗程序和最先進的技術方案。這次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關于“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與檢察官質證能力”的專題,就是由學院六個中心共同合作。在法庭上,越來越重視交叉詢問,證據也會越來越重要,對中國檢察官的質證能力將會是一個挑戰,相信中國檢察官會做的越來越好。他讓我通過手中的筆,表達他良好的期望。
一生處理過無數案件的李昌鈺博士從來不讓年齡成為他工作的障礙。他非常擅于在工作中發現樂趣。他認為,在工作中一定要創新才能喜歡自己的工作。面對日息萬變的社會,他分析說,罪案的潮流也在不斷變化,而且越來越復雜,他現在通過辦學,讓學院成為法律人的橋梁。學院每年會聯系各方面的學者、研究人員、學生、鑒識科學科學家、執法人員、司法人員、以及檢察官、法官等就涉及鑒識科學、刑事司法系統的科學和社會問題在世界范圍內作研討。學院通過培訓、咨詢、科研和社會服務的獨一無二的學習中心的的目的,是促使刑事司法系統更有效。學院使康涅狄格州成為在公共安全警政教育和鑒識科學方面的世界領袖。學院的專長是在鑒識科學領域方面的多元化科研、培訓、測試、咨詢和教育。
通過采訪李博士,我發現李博士所有傳奇的起源是他的贏家哲學,即贏家是答案的一部分,輸家則是問題的一部分;贏家總是有計劃,輸家總是有借口;贏家總是說,讓我來做,輸家總是說,不干我的事;贏家看到每個問題的答案,輸家則是看到每個答案的問題;贏家看到沙坑后的果嶺,輸家則看到果嶺后的沙坑;贏家說,也許很難,但可能會成功,輸家說,也許會成功,但實在太難了。
他身上的正能量還體現在,他很早就把江蘇如皋的老宅建成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館;為了實現母親的心愿,他將自己的鑒識研究成果,呈現在位于他家鄉的如皋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