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訥


[摘要]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指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然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并沒有帶來預期效果。據長春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長春市出生率不升反降。文章將從目前生育意愿及其相關因素對于生育決策的影響這個角度,來分析新的生育政策出臺后沒有出現顯著效果的原因。
[關鍵詞]“全面二孩”政策;生育意愿;生育決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18
20世紀中葉,為了緩解人口增速過快,調節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和日益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環境有限的矛盾,我國全面推行了計劃生育政策并在1982年將計劃生育政策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而如今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計劃生育政策在緩解了人口對環境資源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如老齡化日趨嚴重、勞動力資源短缺等諸多問題。2016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指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然而“全面二孩”的開放,并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本文將從育齡婦女的生育現狀,生育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對于育齡婦女作出生育決策的效用進行分析。
1育齡婦女生育現狀、生育意愿及影響因素調查結果此次研究數據來源于長春市計生委及小組設計發放的調查問卷。發放共計500余份問卷,收回的有效問卷一共469份。
11育齡婦女意愿生育水平
通過表1調查發現,不同特征人群的意愿生育水平表現出以下特征:一是教育方面,可以得出,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二胎意愿越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的育齡婦女生育二胎意愿高達513%;二是年齡方面,從問卷中可以得出,年齡越大,愿意生育二胎所占比例越小。調查可得45~49歲年齡組意愿生育二胎所占年齡組比例最小,比最高20~25歲年齡組低534%;三是不同收入人群意愿生育二胎水平的差異。可以基本得出,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生育二胎的意愿水平較高于收入水平較低的育齡人群。
12影響生育意愿的因素
對于育齡婦女生育意愿影響因素的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在長春市,大部分育齡婦女理想子女人數為2人及以上,而影響生育子女因素中,由于家庭經濟情況、出于對工作事業的考慮以及對于子女未來發展的考慮這三個因素是影響婦女生育子女考慮的首要因素,而養兒防老與身體原因占少數。
2數據分析
根據對長春市育齡婦女意愿生育水平及影響意愿生育的因素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總結如下:總體來說,育齡女性群體中較為年輕且收入水平較高的這一部分生育二胎的意愿較為強烈。其中,對其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分別為家庭經濟情況,對工作事業的影響和孩子未來的發展,具體分析如下。
21家庭經濟狀況
家庭經濟水平是生育二胎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主要體現在父母能否負擔養育二孩的成本上。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但居民人均收入并未有大幅度的增加,與日益增長的物價水平相比,居民消費水平居高不下,而生活質量并未得到明顯提高。這也間接導致了居民生育并養育第二個子女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多,在考慮經濟負擔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孩子的教育、未來住房等諸多問題。2013年瑞士信貸的發出過一份報告,其數據顯示:在中國,一對父母平均每年要在孩子身上花費約225萬元(約合3600美元),直到孩子成年,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22對工作事業的影響
現如今,在時間與精力有限的條件下,同時扮演好每個角色容易造成工作與家庭的沖突,在生育二胎與工作事業中,不少職業女性會更加傾向于工作。且根據數據,可以得到已育女性和未育女性在職業發展機會和發展速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前者低于后者,這說明了女性生育孩子對女性的職業規劃有著不小的影響。這也印證了育齡婦女為工作事業放棄生育二胎的原因。
23對孩子未來發展的影響
在中國,孩子的教育一般從學前幼兒園開始,九年義務教育后,大多會選擇繼續深造,如上大學、上研究生、出國留學等。早在2004年,著名社會學家徐安琪在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刊物《青年研究》上發表調研報告顯示“把一個孩子撫養到大學畢業,父母的直接經濟支出高達48萬元”,而這只是十多年前的數據。現今孩子的教育成本如此之高,生育二胎后,對一般家庭來說,兩個孩子的教育水平勢必比不上獨生子女的水平,從而可能影響兩個孩子的發展,這是父母所不愿意的。
此外,在影響生育意愿的其他因素中,我們調查到,影響育齡女性生育二胎的因素中還有較為重要的是女性生育觀念。婦女妊娠的痛苦是一部分育齡婦女不愿意再生育二胎的原因之一;而且受生理因素的制約,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大多具有性別歧視,且生育二胎會對女性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如收入水平變化、職位。出于考慮,育齡婦女會慎重選擇生育二胎;根據數據顯示,受到較好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一般首次生育年齡會推遲到30~33歲以后,如果繼續生育二胎,則多在34~37歲,對于育齡女性來說這個年齡生育二胎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不理想。
3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基于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差異的視角,利用收集分析調查問卷相關數據,對長春市育齡人群的生育意愿與生育決策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影響差異的具體因素進行討論。而根據對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以及根據長春市2016年生育率較2014年、2015年相比無明顯提升甚至有小幅下降,對于全面二胎政策的實施,我們提出以下四點建議:第一,在二胎政策實施的同時,政府應構建更加合理完善的配套體系。例如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公共服務的建設,同時應重視對新增人口的社會保障。第二,對于二孩生育意愿強烈的25~29歲和30~34歲年齡組的育齡夫婦,在為他們提供各種衛生計生服務的同時,應著重進行宣傳和引導活動,以指導育齡夫婦合理進行二胎生育計劃。第三,給予意愿生育二胎家庭適當的優惠政策。政府給予更多的財政支持,減輕家庭生養二孩的負擔;在給予孕婦更長的假期同時,可適當放長男方陪產假。第四,生育二胎對女性的職業規劃有著不可避免的影響,政府在推行二胎政策同時,應切實保障婦女的就業機會和工作權利,以期政策更好地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遲明中國人口生育政策調整的經濟學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
[2]王軍生育政策調整對中國出生人口規模的影響——基于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差異的視角[J].人口學刊,2015(2):26-33
[3]張曉青,黃彩虹,張強,等“單獨二孩”與“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較及啟示[J].人口研究,2016(1):87-97
[4]陳衛,靳永愛中國婦女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J].人口學刊,2011(2):3-13
[5]李曉楠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可行性與對策分析[J]經濟管理者,2016(2)
[基金項目]本文系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培育項目“從生育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效果——以長春市為例”(項目編號:2016A21030)相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