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用好
摘要:在強調經濟效益的大環境中,以及在國外強勢動畫的包圍中,中國動畫商業艱難的追求著有民族特色的生存道路。2016年的具有濃郁中國風的動畫影片《大魚海棠》獲得了成功,因此筆者想以《大魚海棠》為切入點,淺析中國動畫電影該如何從中國傳統美學中吸取養分:虛實相生的場景設計、傳統文化的人物造型設定、中國傳統音樂的配樂等。最后推出,創作者要有一個至高的創作切入點:對行而上的追求以實現對“道”的關照。
關鍵詞:動畫創作;中國傳統美學;虛實相生;道的關照
在建筑、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之外的電影,被稱為第七藝術。但我個人認為,電影,尤其是商業電影,更多的是工業產品。電影的導演是工業產品的設計師。動畫隸屬于電影,商業動畫電影導演也即是動畫產業的設計師,他遵循的是用工藝品或技術產品的方式去制作動畫影片。因為影片在制作前期,就已經形成明確的表象,有產品的目標和規劃,技術和科技作為手段和執行過程是按照預想設想的完成的。作為產品,商業動畫影片一定要有明確的功能。它對樹立人生理想,培育人格和情操、改善心理素質和豐富生活情趣起著潤物細無聲的效用。衡量商業動畫影片的成功與否,就是它能否完成它的認知功能和審美功能。
中國的動畫電影發展的起點是很高的,從萬氏兄弟的《鐵扇公主》到1965年的《大鬧天宮》,1979年《哪吒鬧海》,到90年代的《寶蓮燈》,動畫影片從中國傳統的文學題材中汲取了豐富的養分。場景設計和人物造型,配樂等,也大量借鑒了中國的戲劇(京劇)、民間文化的創作元素。在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動畫人,無需考慮經濟成本和個人的得失,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心于創作,所以此時的中國的動畫作品中國的動畫作品,產量不高,但作品題材豐富,試驗性強,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在國際上屢獲大獎。而改革開放后,中國動畫產業的處境十分尷尬。雖然產量急劇提高,但作品的質量卻飽受詬病。其中最主要的批評聲是,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過分追求效益的中國動畫片在劇本創作和人物設定上模仿美國和日本的作品,導致中國本土造型的缺失,沒有中國的文化特色,沒有民族的風格。相比較下,這期間的其他國家,歐洲動畫雖然產量不高,但影片風格鮮明,試驗性強;美國和日本動畫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近十幾年,中國的動畫人也在探索有中國特色文化的動畫影片創作道路,試圖將中國本土的文化中找到和動畫創作相結合的元素。
從先秦到近現代,中國的美學博大精深,中國動畫人如何從傳統美學中汲取養分,來形成標示性強的,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動畫電影?
2016年出品的商業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以其精美的畫面,風格化的創作在國產動畫的市場上獲得了好的票房和業界的好評。這部動畫影片的創作周期為12年,制作成本是3000萬,可謂是一部精工精制的作品。《大魚海棠》主打的宣傳口號就是中國風的動畫片。影片開頭,是莊子的《逍遙游》中的開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以此開宗明義,宣示電影的故事脫胎于《逍遙游》,是傳統的中國文化動畫電影,以區分肖似美國、日本,其他中國動畫電影。仔細分析其中的中國美學元素有以下幾點:
一、虛實相生的畫面場景設計:影片的主場景以福建的土樓為設計原型,大量使用圍爐、燈籠、磚瓦、木質階梯等中國傳統建筑裝飾來展示其中國風。
二、人物角色設定中,神農嘗百草、祝融司火、鳳凰涅磐、女媧補天,這些人物和故事都出自《山海經》、《搜神記》等中國古典神話小說;人物造型設計中,主角椿的服飾是漢服,其他配角的造型多采用中國傳統的服飾造型。從影片的形式來看,幾乎都是用中國古典、傳統審美來架構的。
三、作品的題材,是對“道”的追求。主角追求愛情、自由和美。雖然這種對自由和美的自由,是不同于莊子的“外天下、外物、外生”的自由,但導演是希望可以表達出這種愿望。但由于商業影片的特性,它需要為了適應大眾品味,要更直白、更生動去打動觀眾和感染觀眾,所以導致作品會有一定的分裂和不統一。但這部影片根本的美學追求是要“觀道”,盡管不一定能成功的達到,但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也是一種進步的實踐。
《大魚海棠》獲得了5億多的票房,說明這種體現中國傳統美學理念的動畫影片是大勢所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回顧中國動畫片的創作歷史,60、70年代時的中國動畫短片創作中有一批制作精良的中國風動畫短片。《小蝌蚪找媽媽》是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第一部水墨動畫短片,時長15分鐘。作品取材于齊白石創作的魚蝦形象。在悠揚的古琴和琵琶樂曲聲音中,進入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短片的故事十分簡單,題材的落腳點很小:小蝌蚪羨慕小雞一家其樂融融,在蝦公公、金魚、螃蟹和烏龜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媽媽。這樣的一個趣味性高的幼兒科普故事,在動畫短片中卻營造出了單純、質樸、簡潔的一個藝術世界。
較之近2個小時時長的商業動畫影片《大魚海棠》,《小蝌蚪找媽媽》是一部試驗性強的短片。試驗性動畫短片更趨向于藝術創作,更接近于個人的主觀表現,不用考慮受眾,只需在個人體驗的基礎上抒發個人感受。試驗性短片的創作多為個人或規模不大的制作,因此,其制作成本相對比較低,在經濟上藝術家可以承擔,因此其創作自由度更大。商業動畫影片,由于其經濟成本考量無法具有試驗性短片的創作自由,但其可以從試驗性短片的創作中汲取經驗。未來的中國商業動畫影片創作應該從中國早期的試驗性短片中找到借鑒。為了營造中國傳統美的意境,除了場景設計、人物造型設計、配樂從傳統文化入手,關鍵點,還是要有屬于中國文化的內核:虛實相生的意境,無己、無功、無名的精神狀態,要有行而上的追求,最終達到對“道”的關照。對商業動畫來講,這種追求很難,但唯其難,才考量著我們的決心。
【參考文獻】
[1]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徐恒醇.設計美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