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楨+張偉耀
摘要:當今社會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密切,翻譯作為兩國甚至多國之間信息及文化傳遞的橋梁,受到了公眾的普遍關注。而與此同時,人們對翻譯的質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共享國際信息與機遇的愿望,計算機輔助翻譯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人們不禁會提出疑問,計算機輔助翻譯與傳統人工翻譯相比,到底有多大的進步意義?它的利與弊是什么?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發展前景又是怎樣的?這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內容。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翻譯;優勢與不足;發展前景
引言
當前,計算機輔助翻譯的認可度并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們對它缺乏足夠的了解,甚至還對它有一定的誤解。大家普遍認為機器完成的工作始終不如人工完成的質量高,筆者覺得這種觀念是片面的。在信息技術高速發達的今天,許多曾經看似不可能的事都已成為可能。其實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內容很廣泛,包含著從簡單到復雜的一系列工具和技術。而傳統的人工翻譯實踐在幾十年的時間里發展并不大,雖然有些人可能從原來的手工作業變成了鍵盤作業,但有些人仍舊保持著最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翻譯形式:一個人、一支筆、一張紙、一本字典。且不說這樣的翻譯質量是否要高于計算機輔助翻譯,單從效率上看,人工翻譯就遠遠落后于計算機輔助翻譯。
一、計算機輔助翻譯
許多人都將計算機輔助翻譯誤以為機器翻譯,其實兩者有很大的區別。計算機輔助翻譯起源于機器翻譯,是翻譯材料電子化后迅速發展的一門翻譯技術(馮志偉,2004)。機器翻譯,又稱為自動翻譯,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源語言轉換為目標語言的過程(摘自百度百科)。而計算機輔助翻譯不同于以往的機器翻譯軟件,它不依賴于機器的自動翻譯,是在人的參與下完成整個翻譯過程(摘自百度百科)。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的工作原理是:TM (翻譯記憶)+MT (機器翻譯)+HT (人工翻譯/校對)。
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利與弊
(一)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優勢
1.有效提高翻譯效率。這主要得益于該技術的核心—翻譯記憶技術。翻譯記憶技術通俗地說就是,譯者進行翻譯工作時,記憶庫在后臺不斷自動儲存錄入的譯文,從而建立語言數據庫。這樣在以后的翻譯過程中,再次出現相同或相近的短語時,系統就能自動搜索翻譯記憶庫中已存儲的相同或類似的內容,為譯者提供參考譯文,使其避免重復的翻譯勞動,而只需專注新內容的翻譯。而且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實現了由單人翻譯向多人同時合作翻譯的重大突破。
2.確保譯文的一致性。多人共同完成一份翻譯任務時,最后的譯作很可能會因個體因素的影響,導致前后譯文語言不統一,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都可能會出現分歧。而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它應用術語庫來確保譯文語言的一致性,從而保證了譯作的質量。
3.降低翻譯成本。計算機輔翻譯軟件的記憶庫和術語庫在提高翻譯效率的同時,更是節省了時間成本,使譯員及其公司能在一定的時間里創造出更大的利潤。
(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不足
1.適用的文體不全面。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更適于非文學類型的翻譯,如經貿、政治、法律等作品。而不適合翻譯文學作品,因為文學作品大多都句型多樣,修辭豐富,且通篇聯系緊密,計算機很難翻譯這些內容。
2.譯文質量不高。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是以句子為翻譯單位,上下文之間缺乏聯系,造成譯文僵硬刻板,經不起推敲。所提供的參考譯文并不能直接使用,還需要譯員進行修改,有些甚至會棄之不用,無形中浪費了譯員的時間與精力。
3.記憶庫和術語庫的有效利用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記憶庫與術語庫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使用初期它們都是白紙一張,譯者要從零開始構建記憶庫和術語庫。所以在最初的階段,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幾乎不能為譯者提供太多幫助。
三、計算機翻譯軟件的發展前景
雖然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存在著不足和缺陷,但我們絕不能否認它為我們帶來的便利與高效。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的作用在于對人工翻譯進行輔助,而不是要完全取代人工翻譯,所以它存在不足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必將推動計算機輔助翻譯向更加專業、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方向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計算機輔助翻譯在促進全球交流與合作中將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發展前景必定更加燦爛光明。
四、結語
計算機輔助翻譯不僅僅是一種應用型的技術,更是一門人類智慧的藝術。它的完善和發展既需要各方學者和專家的通力合作,又需要各位譯者和體驗者的積極反饋。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曲折上升的過程,所以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的發展也不例外。但經過各方不懈的努力,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必將在不久的將來為人類的翻譯事業提交一份讓人更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陳思莉.當今互聯網科技時代下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優勢[J].電子測試,2013(07).
[2]陳影.淺議計算機輔助翻譯的發展前景[J].現代交際,2015(10).
[3]葛亞芳.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對譯者的影響[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5(02).
[4]張俊.淺析計算機輔助翻譯在國內的發展及局限性[J].新西部,2016(11).
[5]張宇浩,彭慶華.淺析計算機輔助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J].長春工業大學學,2014(03).
[6]劉思.論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的優勢與不足[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