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玲

摘要:眾所周知,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一樣至關重要,文化教學承載著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任務。文化教學的專屬教材作為文化教學的重要載體,教材的編寫合適與否對對外漢語文化教學至關重要。但是我國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方面的教學起步晚,文化方面的教材一直也是缺乏統一的定位標準和教材編寫體例。所以市面上文化方面的專屬教材泛而不精,缺乏精品的教材。本文抽選三本具有代表性的面向在華留學生的文化類教材:《中國概況》(寧繼鳴版)、《中國概況》(王順洪版)、《東方韻味:中國文化泛讀教程(上)(下)》為范例,從教材的整體編排體例、核心知識設置、內容編排實用性及時效性、教材的練習題的設置四個方面來進行對比研究,結合外國留學生習得中國文化的規律、中西文化差異總結出教材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教材修改建議。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文化類教材;研究
一、研究背景
眾所周知,在對外漢語學界將文化教學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文化知識慣插于語言類技能課;另外一種則是專門開設文化類專題課程。語言課中的文化教學主要是以語言教材為依托而進行文化知識的闡述,而專門的文化課則需要專門的文化教材來進行系統概述。作為專門的文化教學課程,需要學習者在習得一定的漢語言知識后,才進行更進一步的中國文化知識的系統學習。
本文所研究討論的對外漢語教材指的是就是這一類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專門開設的中國文化課上所使用的教材。目前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種類豐富,但是能夠針對實踐教學環節中普遍使用的教材進行教材方面深入研究的并不多。大多數的教材方面的研究只停留在語言技能層面,沒有深入文化的內涵進行剖析。不能夠真正解決留學生對中國文化概況理解上的困難。
二、研究情況及分析
為了規范對外漢語文化教學所使用的教材,進一步促進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的繁榮。本文從繁多的文化教材中選定了三本教材來進行對比研究,這三本教材分別是由王順洪主編的《中國概況》、由寧繼鳴主編的《中國概況》、由廉德瑰主編的《東方韻味:中國文化泛讀教程(上)(下)》。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探討:
(一)教材的整體編排體例上的比較
《中國概況》是一本以外國留學生為對象編寫的一部教材,教材適用于對外漢語文化課教學,但使用對象是“外國留學生”還是過于寬泛,沒有明確地指出留學生的漢語水平是HSK的哪個級別?!吨袊艣r》(王版》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①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系統全面,但文字內容過多,配圖較少。教材每一個章節的知識點不是單一的知識點羅列,而是拓展性的延伸。故每個章節的主題內容文字闡述較多。但是這對于外國學生來說,大段落的文字內容可能會造成閱讀心理上的壓迫感。而且教材內缺乏豐富精美的配圖,這對于學生而言,教材的趣味性就降低了。②雖然教材所使用的語言較為通俗簡單,但是書中涉及到的專有名詞較多,文字內容對于漢語較低的學生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③中國基礎知識問答題,既概括了每章節的知識要點,又有利于學生根據問答內容來系統復習所學的知識。
《中國概況》(寧繼鳴)這部教材突出的特點是:①編排布局合理、配圖精美,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教材內添加了專有名詞的注釋,這對文字內容的理解起到了輔助作用。②配圖豐富。配圖豐富,彩印的配圖可以吸引學生好奇的目光,還能緩解學生閱讀大段文字c內容后的視覺疲勞感。
《東方神韻:中國文化泛讀教程(上)(下)》這本教材特點是:①教材編寫重點闡述了中國文化部分的常識,缺乏對中國歷史、地理、經濟的知識拓展。②文章簡短、通俗易懂,而且每一篇文章添加了專有名詞的注釋,生詞部分標注了拼音和英文、日語、韓語的翻譯。而且編者會對文中出現過的成語、慣用語進行言簡意賅的解釋說明。③教材在篇章主題后還設置了形式多樣的練習題。如:填空題、將下列B組中與A組有關聯的項填在括號內、問答題。練習與閱讀材料契合度高,通過練習可以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鞏固。
(二)教材的核心知識設置上的比較
“王版”的《中國概況》主要集中在國土、歷史、人口、民族、政治制度、經濟、科技、教育、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學、藝術、習俗、旅游、國際交往14個主題。
“寧版”的《中國概況》分為了15個章節來介紹中國國情。它們分別是:國旗、國徽、國歌;中國的行政區劃;中國的地理與資源;人口、與語言文字、歷史、政治制度、經濟、外交、科技、教育、傳統思想、文學、藝術、習俗、體育健身。
廉德瑰的《東方韻味:中國文化泛讀教程(上)(下)》分為:中國人的情、中國語言、中國人的習慣、中國人的性格、中國人的心理、中國的山文化、中國人的飲食、中國的女人、曾經的時尚、中國傳奇故事、動物、關于中國12個專題來論述?!稏|方韻味:中國文化泛讀教程(上)(下)》側重于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闡述,本書注重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日常,將日常生活中與中國人吃喝拉撒睡、吃穿住行、待人接物方面的文化知識以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來闡述。閱讀材料選擇具有趣味性,如以下幾個充滿趣味性的專題文化閱讀材料:筷子與AA制、中國男人都老婆嗎?殘酷的時尚—纏足、狐貍精、中國怎樣吹牛、送禮的學問等,像這一類的閱讀材料就非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本教材不僅注重民俗文化知識,更能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入手,選擇外國人感興趣的專題來寫,如:中國人的面子、“福”字為什么倒著寫、中國人喜歡紅色、中國人的手勢、送禮的學問、《時代周刊》與超女、嬉皮士、雅皮士、俏皮士、“廁所”文化談談“狗”文化等主題來講述中國文化,從跨文化角度來分析中國文化特有的含義,并對外國人常誤解的這些跨文化的觀念問題進行了解釋。
(三)內容編排實用性及時效性上的比較
在時效性上,比如“王版”的《中國概況》教材第三章中國人口闡述了中國人口的演變歷史、中國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計劃生育的內容是什么?但是在2016年全國就已經施行了開放二胎的政策,目前的文化類教材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將我國的二胎放開政策寫入中國人口的演變歷史進程中,另外還應簡要分析中國由計劃生育過渡到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的原因?!皩幇妗钡摹吨袊艣r》教材在“人口”這個章節的知識點分析同樣存在者教材時效性滯后的問題?!稏|方韻味:中國文化泛讀教程(上)(下)》在教材的時效性上相對于其他兩本教材而言,比較能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
(四)教材的練習題的設置上的比較
對外漢語教學中提倡在課堂中通過操練的方式來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學者們認為教師在課堂中要多創造交際類的練習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王版”的《中國概況》的每個章節后會設置2-4題的思考題供學生思考,教材最后附增了“中國基礎知識問答題”,共有思考題130道。這130道題屬于概念常識題,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系統的知識要點,相當于每單元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清單。而這部分的練習一般當作課后練習,讓學生自己在學完課程后溫習和鞏固之前的學習內容。
“寧版”的《中國概況》則是在每一個章節的最后設置了3道,思考題主要以探討形式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這一類題型可以當作課堂上學生口頭談論的問題??梢源龠M師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寧版”的《中國概況》并沒有設置“中國基礎知識問題”內容。
《東方韻味:中國文化泛讀教程(上)(下)》篇章主題后設置了三類形式不一、由淺入深的練習題。如:填空題、將下列B組中與A組有關聯的項填在括號內、問答題。填空題主要考察學生交際性語境的判斷以及文化術語的使用。第二類題型相當于連線題,教材中各選項采用了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排序,這樣有利于學生熟記中國的天干地支順序,也可以將教材重要知識點進行重新復習。第三類題型則啟發學生進行課內和課外知識的思考,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知識的理解。
三、教學建議
根據上文的對外漢語文化類教材對比研究結果,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教材編寫的建議:
(一)把握文化教材內容的時效性、實用性
文化類教材內容在編排上要具有發展性,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化,也要根據不同時代學生的需求變化而有所變化。教材在內容選擇上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點來選擇合適的話題,減少或者避免將學生興趣度低的內容設置到教材中,增強教材的實用性。另外,教材中涉及到專業術語,可以考慮增加生詞注音或解釋,清晰明確的生詞標注方便學生理解,同時也降低了閱讀的難度。
(二)教材的語言難度與內容深度要相協調
根據漢語水平等級來安排教學內容,漢語學習者的漢語水平等級不一樣,其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指標、漢語接受能力大不相同,文化課程的教學內容在編排上一定要符合學習者的習得規律,按照學生的文化興趣分層來安排合適的文化內容。
漢語水平為初級水平的學習者,在文化類教材編排時應從實際生活中接觸頻率較高的物質文化知識入手,然后根據他們的漢語水平的提高逐漸過渡到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內涵及價值觀的學習。
初級水平的學習者先從文化感官教學入手,教材內容以學生感興趣的旅游景點、名勝古跡、有名的古典建筑、日常飲食習慣、服飾演變以及婚喪嫁娶等的傳統民俗文化為主,通過精美的圖片和生動的視頻講解資料,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直觀地了解中國文化。此外,增開一些相應的中華文化體驗活動,如增開剪紙課課程、中國結課程、廚藝烹飪課程等等,也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參觀當地的特色景區或特色文化節,讓學生更佳深入地了解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
中級水平的學習者可以拓展到中華武術、電影賞析、文化典故、中醫最基本的“望聞問切”以及中國的宗教文化等難度較高且趣味性較強的內容。教材中也可適當地設計聽力和口語練習,可以讓學生聽電影對白并復述、角色扮演或者用小品表演的形式重現經典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還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高級水平的學習者教材內容可以拓展到書畫種類與發展演變、歷史進程、經濟現狀、教育水平及教育現狀以及各地方言等內容。在學生系統學習了這些知識后,在進一步增加與中國文學名著、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及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等有關的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學習者從更加深層次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精神內涵。
(三)從跨文化視角編寫文化類教材
文化類教材在內容編寫上要從跨文化的視角,站在外國人的思考角度趣考慮,編排內容要體現文化的包容性與尊重。要注重各國之間不同文化的區別,盡量避免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文化障礙和交際壁壘,從而造成文化溝通上的隔閡。教材語言使用時盡量避免使用具有中國話語風格的詞語,或者帶有中文“意境”的語言表達方式。這樣不利于外國學生準確地理解中國文化知識。
(四)開發相應的配套圖文或影響資料,開發配套教學資源
文化類系列教材如果只停留于紙質書籍當中,這樣的教學是枯燥生硬的。文化類教材應該利用現代技術編寫出信息豐富、生動活潑、好教好學的教材。讓學習者可以通過這些豐富精美的圖文音像資料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并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五)教材練習的設置應更科學合理
教材中的練習題是教材練習的主體部分,在設置練習題的時候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設計科學合理的內容,在文化類教材中,除了可以設置一些啟發思考式的練習題之外,還應該增設合作學習性質類的練習題。通過合作性學習類的這些練習題,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可以學到中國概況的知識,而且還能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馮銳.對外漢語中各國概況類教材對比研究[D].中山大學,2010.
[2]刁文豪.漢語為外語環境下的教材研究-基于美國環境的教材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8.
[3]韓瀅.對外漢語中的文化課教學研究-以廣西醫科大學為例[D].廣西民族大學,2012.
[4]朱國芳.對外漢語歷史文化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4.
[5]張天祿.對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教學問題-以鄭鐵生主編《中國文化》為個案[D].西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