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是由純水、水刺無紡布和丙二醇制成的一種用于擦拭皮膚的一種紙巾。近年來,由于濕巾產品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已經成為多數人家中、出行、辦公室等必備的日用品。尤其是對于有孩子的家庭,方便好用的濕巾跟奶粉、尿不濕一起并列成為現代家庭養孩的必需品。
濕巾在當下的使用普遍程度不容置疑,然而其質量的良莠不齊也是很多人始料不及。2016年底,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公布的一則關于某外資母嬰用品公司召回一款嬰兒柔濕巾的消息,引起強烈的反響。
查詢近年來相關機構對濕巾的抽檢情況,濕巾的質量問題并不鮮見:
2016年,廣西檢驗檢疫局對法檢目錄外進出口商品實施抽查結果顯示,進口濕巾不合格率為47.1%。
2015年底,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市面上的濕巾進行了全面對比試驗:50個樣品中,2個菌落數超標,達2倍;23件檢出防腐劑,25件嬰幼兒等字樣的樣品中,有12件檢出防腐劑,比例均高達40%。
2014年,山東檢驗檢疫局對目錄外進出口商品監督抽查情況顯示,進口濕巾質量堪憂,不合格率為87.5%,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標簽標識不符合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同時也有微生物等安全項目不合格的情況。
什么樣的濕巾才算合格?濕巾有哪些質量要求?檢測中應注意什么?本期我們邀請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化妝品及日化產品部技術經理袁海解讀濕巾的質量及檢測問題。
1.濕巾檢測一般依據哪些標準?重要的質量指標有哪些?
根據《消毒管理辦法》,濕巾屬于衛生用品,生產人體用濕巾的企業應當取得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后,方可從事衛生用品的生產。
目前濕紙巾檢測主要依據GB/T 27728—2011《濕巾》和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主要測試項目見表1。
尺寸檢查是最基本的指標,統一的尺寸是企業生產能力、質量控制能力的基本體現。
抗張強度、塵埃度、含液量、可遷移熒光物質、去污力和腐蝕性等指標是濕巾產品性能和質量的體現。抗張強度和塵埃度反映了產品原料的質量狀況,塵埃度也是生產環境的映射,如果生產環境中塵埃粒子過高,會反映在終產品的塵埃度上;含液量可以反映配方水平和生產工藝水平;熒光增白劑本身是否對人體有危害,目前尚沒有權威的數據,使用熒光增白劑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濕巾的白度;微生物指標是生產環境和工藝水平的體現。
pH值。濕巾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各種添加劑,經這些酸、堿、鹽類的化學物質加工處理后,濕巾上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酸性或堿性。濕巾pH值的偏高或偏低,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如人體的皮膚一般呈弱酸性,有利于防止一些細菌的侵入,若使用的濕巾含過強的堿性,將導致皮膚表層的天然屏障遭破壞,一些細菌在堿性條件下生長繁殖,刺激皮膚、給人體造成不適,甚至引起疾病。根據國家標準GB/T 27728—2011規定,人體用濕巾的pH值應在3.5~8.5之間。對于一些直接接觸皮膚的嬰幼兒濕巾產品,pH值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嬰兒濕巾最好與肌膚的pH值接近,刺激相對小些。
GB 15979—2002 標準中對于濕巾和衛生濕巾產品有毒理學測試要求,新產品或當原材料、生產工藝等發生變化可能影響產品毒性時,應按標準根據不同產品類別進行成品毒理學測試。
2.據您了解,濕巾常見的質量問題有哪些?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微生物超標是濕巾常見問題。濕巾中含有大量液體,其中90%以上為經過特別處理的水,其余則為一些添加劑,如保濕劑、防腐劑、表面活性劑等。濕巾可提供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環境,包括合適的酸堿環境、溫度、水及營養等,所以非常容易滋生細菌。濕巾產品的微生物污染不僅會帶來產品損害而且如果所沾染的微生物是致病菌(如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還會帶來健康及安全的損害。GB 15979—2002對濕巾產品微生物項目要求具體包括細菌菌落總數、真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性化膿菌等4項,其中,致病性化膿菌實際包括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3種致病菌。
出現微生物超標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生產環境和原料沒有控制好;另一個是生產工藝,或者說產品配方有問題,配方中的防腐體系不能殺滅或抑制污染的微生物。
3.對企業來說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質量(可以舉例詳細闡述)?
企業應保證在潔凈的生產環境下生產濕巾,控制原料的微生物含量,避免微生物污染; 設計合理的防腐劑體系,殺滅或抑制污染的微生物,但是也不能濫用防腐劑。建議企業參考我國或發達國家地區化妝品中的防腐劑要求,選擇濕巾產品中的防腐劑。
對于濕巾產品,微生物污染是很大的風險,生產過程中和使用過程中都會帶來微生物污染,濕巾產品添加防腐劑是業內普遍的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由于我國對濕巾產品中防腐劑使用沒有制定法規或標準進行規范,我國的濕巾中防腐劑的添加是存在一定亂象的。亂象的表現就是隨意添加防腐劑或大劑量添加防腐劑。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等,人體用濕巾屬于化妝品,受化妝品法規規管。為了預防微生物污染而添加的防腐劑必須使用規定的防腐劑并滿足限量要求,只能在準用防腐劑列表中挑選防腐劑,不同的防腐劑有不同的使用限制和用量限制。如國內的濕巾企業經常添加的甲基異噻唑啉酮和甲基氯異噻唑啉酮混合物(俗稱卡松),在歐盟是不允許添加在濕巾產品中的,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有很強的致敏性,歐盟消費品研究委員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由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引起的致敏案例。目前在歐盟,卡松混合物只能用于淋洗類化妝品,之前允許在駐留類化妝品中使用的甲基異噻唑啉酮也改為只能用于淋洗類化妝品。
我國最新的化妝品標準《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對于卡松混合物的要求和歐盟一致,但是對于甲基異噻唑啉酮還是允許使用在駐留類化妝品中的。如果企業有出口濕巾的生產,需要關注目的國對于濕巾的規管要求,我們在歐盟的REPAX(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網站上有發現中國產的濕巾被召回案例,原因就是添加了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
4.濕巾的檢驗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或者說有哪些難點)?
濕巾的檢驗中要注意微生物檢測所需提供的樣品量,根據強制標準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規定,檢測衛生用品的微生物時要求在同一批號的三個運輸包裝中至少抽取12個最小銷售包裝,1/4用于檢測,1/4用于留樣,1/2用于復檢。如果樣品菌落總數檢測結果超過GB 15979—2002標準的規定,應用1/2的復檢樣品復測2次,根據復測結果判定樣品微生物指標是否符合標準的規定。對于濕巾樣品,12個最小銷售包裝的成本還是有些高的,不是所有被抽檢企業愿意承擔此成本。
一些檢測指標不是針對所有種類濕巾的,例如:pH指標只針對人體用濕巾;含液量測試是僅針對非織造布(無紡布)生產的濕巾的要求;非織造布(無紡布)生產的濕巾不檢測橫向抗張強度和塵埃度這兩個指標;腐蝕性指標只針對衛具用濕巾;去污力指標只針對廚具用濕巾;申請檢驗前要了解送檢樣品的原材料情況,以免多做或漏做指標。
5. 質量好的濕巾應該具備哪些特點?對消費者和經銷商來說,有哪些簡單便捷的辦法來鑒別濕巾的質量? 濕巾的使用中應注意哪些?
建議在選擇濕巾注意以下幾點:
(1)從看外觀,濕巾不應有掉毛、掉屑現象;濕巾主體應潔白柔軟,但是潔白的效果不應是通過熒光增白劑獲得的;不應有明顯的塵埃。軟包裝濕巾不應有脹包現象,如有脹包,可能有微生物污染存在。
(2)含液量應符合標準要求,不能太干,包裝的密封性也要好,以免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含有的液體揮發。
(3) 沒有異味或霉味,好的濕巾開封使用后不易被真菌或細菌污染,如果開封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濕巾上有黑點或有霉味,可能被微生物污染,不要再使用。取用濕巾時保證手的清潔,使用后及時密封包裝,以免液體揮發。
(4)濕巾的標簽應該符合《消毒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范》和《消毒產品標簽、說明書各項內容書寫要求》要求,標簽上應有產品名稱、主要原料名稱、生產者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郵編、生產企業的衛生許可證號、產品執行標準號、凈含量、保質期和質量合格等標識;衛生濕巾還應標注殺菌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方法、使用范圍和注意事項等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