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正
摘 要:系統整合是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重點,依據現階段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工作實施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工作系統整合技術特點,分析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系統整合工作情況和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提出優質的整合方案。
關鍵詞:城市道路 景觀 規劃 設計 系統 整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a)-0028-02
現階段,隨著城市道路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化,城區道路建設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廣,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要注重道路綠化和建設工作的整合完成,確保道路通暢時道路兩旁的綠化建設也已經完成。在道路監管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全面結合景觀植物的多樣化和植物特點,構建優質的城市道路景觀。
1 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的意義
依據生態學和地理學分析,景觀不但是指地球表層的自然景觀,還特指一些區域中綜合審美特點和功能特點的景觀。在人類生活的過程中,景觀具備一定的判斷性和空間特殊性,在生態劃分的過程中可以多次劃分,對于提升人們生活水平,陶冶情操有一定的影響。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外優質的設計理念融入到國內當中,為實際我國城市道路景觀建設工作提供了依據。在實際道路監管規劃設計工作當中,設計工作者需要結合實際經濟、生態以及美觀等影響因素,在全面的生態價值理念當中,對道路景觀實施優質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以此完善生態系統。現階段,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工作當中,景觀劃分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對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有效劃分,促使其滿足城市道路多樣化工作的建設需求。
2 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規定
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城市道路功能規劃原則。在實際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道路綠化有助于優化城市道路環境,為城市建設提供優美的環境。同時,道路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工作、體育、貨物等重要通道,因為在交通空間中多樣化的人群出新目標是存在差異性的,由此對道路景觀也會出現多樣化的視覺感知。在對城市道路景觀實際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行人、車輛以及視覺等因素,對多樣化植物實施不同的栽植方案,將路線設為視覺線形設計的目標,注重以人為本,提升視覺質量。在實際道路設計階段,確保人們可以獲取心曠神怡的感覺,需要防止植物景觀出現阻礙視覺,并且在道路彎道的時候,不能出現大灌木或者是小喬木。道路綠化還具備一大特點就是遮陰和降溫,隨著四個季節的不斷變化,植物的形態也會出現變化,而優質的道路植物可以為行人和車輛提供一定的綠蔭。第二,城市道路綠化生態協調原則。生態協調是城市道路景觀規劃的重點,在實際規劃和設計過程中,生態協調原則需要對植物進行多層次的劃分,創造植物群落的魅力。第三,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原則。其不但保障植物的習性和環境彼此相符,還要結合藝術構成理念全面展現植物的形式美,促使創造園林藝術與繪畫藝術結合到一起。第四,因地制宜,滿足土地和植物的原則。結合實際地區氣候、種植的地理環境等,選擇這一區域可以生長的植物,從而裝飾園林,抵抗自然災害。
3 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的系統整合
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交通性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的系統整合。在實際城市道路建設的過程中,交通性道路主要是依據路燈、地面標線、標識牌等設備構成。其是城市道路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設計工作一定要具備科學性,但是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關系到的工作內容較多,操作難度很大,而道路行駛車輛的數量又非常多,為了提升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優美程度,需要將工作重點放在道路空間規劃設計中,以此提升道路形象,交通設施中要達到形象化和標準化。第二,步行道路景觀和設計的系統整合。一般情況下,城市的步行道都處于城市中心商業重要區域。在步行道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親切性、豐富性以及文化特色,全面突顯我國提出的規章制度和文化內涵。在商業步行街道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創造和諧優質的環境條件為基礎,為人們提供更為優質的休閑娛樂場所。在商業街道及鞥管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建筑特色和色彩等特點,保障建筑體量和質感的改變滿足商業接到監管建設工作提出的規定。至于接到地面的鋪裝,需要結合多樣化城市實際需求,科學選擇多樣化的鋪裝素材。第三,綠化規劃設計的系統整合。在對城市道路實施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滿足分析草坪、灌木或者是樹冠、應用照明扥形式以及植物類型。若是城市道路較為寬敞,需要在道路兩邊或者是中間設定綠化隔離實施科學化的空間劃分。在實施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深入分析道路周邊環境和立地條件,為之后道路景觀設計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1]。
4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建設重點
4.1 科學選擇植物類型
在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工作中,要科學選擇綠化植物種類,盡可能展現出區域植物的特點,出現植物種植的科學性。一般情況下,城市道路中綠化用地的明確具備非常多的影響因素,人們主要是將道路建設中認為損壞嚴重的區域定位綠化應用區域。由此,在對道路實施綠化景觀建設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土壤實施優質的管理,依據客土栽培為基礎,結合就地取材的特點,選擇抗病蟲害水平和抗污染水平高的植物實施種植,以此提升植被的生態成果,促使律師的植物展現自身優質的能力,優化空氣的作用。因為城市道路是行人和實際重要的活躍區域,在確保道路通暢、安全的基礎上,還要創造出優質的生活環境,提升人們的視覺結果,由此需要對植物的層次和色彩實施科學化的搭配,展現出植物種植的影響力,促使道路景觀的色彩逐漸向多樣化發展,突破傳統意義上的綠化形式[2]。
4.2 注重端點和節點解決
城市道路綠化,需要對分車帶的端點和道路分叉狀況實施深入分析和研究,對端點和節點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實際規劃工作中,需要將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銜接和連貫為依據,在實際道路綠化劃分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行人和通車之間的安全性能,提升視線以電腦作用。如,在對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實施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具備低、矮恩典的彩葉花卉在端頭實施種植,這樣的設計不但提升了行車的安全系數,也可以為人們提供了安全的提醒,以此展現綠化景觀的引導作用[3]。
4.3 科學明確綠化形式
對于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工作來說,綠化形式是工作的重點,因此明確城市綠化模式和方案是實際工作的重點。為了科學劃分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工作,可以從以下幾點實施工作:第一,要確定綠化道路的質量,并且需要對這一城市的建筑特色深入了解。第二,在綠化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明確管線地點,并且對相應管線實施深入處理。第三,要科學設計綠化面積。進行上述幾點工作之后,需要結合所在城市的實際情況和空氣、地理位置等特點,科學設計景觀綠色方案[4]。
5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增加,道路系統成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一大特色,直接關系到城市未來的發展。道路系統的構成一定影響著周邊環境的變化,但是道路景觀更是城市綠地系統的一部分,這為實際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問題,因此需要設計工作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和優化。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結合城市發展特色和社會經濟情況,對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工作實施有效的系統整合工作,從而構成城市發展最為優質的道路系統。
參考文獻
[1] 李秀陽.基于綠色交通模式的小城市道路景觀規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
[2] 朱興娟.城市道路景觀規劃設計探討[D].南京農業大學,2014.
[3] 谷曉旭.現代田園城市道路景觀關鍵技術指標研究[D].長安大學,2012.
[4] 孫菲.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導則編制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