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明
摘 要:煤礦掘進支護工作在整個煤礦開采工作中處于關鍵地位,關乎著煤礦施工的安全性。從我國煤礦企業的實際施工情況來看,掘進支護工作開展并不樂觀,亟待得到改進。該文以煤礦企業中的掘進支護為研究對象,在分析當前掘進支護作業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解決對策,以期對相關工作人員給予參考。
關鍵詞:煤礦 掘進支護 問題 應對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a)-0043-02
近年來,我國煤礦行業發展趨勢加快,掘進支護技術也得到較大提高,煤礦企業施工的安全性逐步提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全部煤礦中,需進行井下開采的煤礦占整體的9/10。然而,大多數煤礦井下作業環境惡劣,掘進支護技術不高,一旦發生問題將會給煤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因此,為確保我國煤礦企業施工的安全性,應當積極探索煤礦掘進支護問題,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1 我國煤礦掘進支護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我國煤礦的發展速度不斷提升,隨之引起開采工作在強度與范圍上也相應提升與擴大,這種新情況就對開采過程中巷道掘進提出了更高技術要求。然而,從我國大多數煤礦在巷道支護工作中所面臨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 支護技術方面
在煤炭開采工作中,掘進支護的實施質量如何會對整個煤礦開采工作的安全與開采效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各個煤礦企業應將掘進支護質量的提升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從我國當前煤礦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企業仍在掘進支護工作上存在問題,例如:沒有將當地地質情況的實地考察作為開展掘進支護作業的前提條件,而是為了減少開采成本使用單一手段開展支護工作,這種方式極易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圍巖層坍塌現象的發生。由此可見,在進行掘進支護方式的選擇時,必須要依托當地特有的地質情況,以便采取合理的掘進支護方式。針對那些掘進斷面為矩形的礦井,應根據礦井的實際情況,選擇錨桿錨索聯合支護方式進行掘進支護作業。此外,掘進支護設備的不合理性選擇也成為制約掘進支護工作質量的一個因素。很多煤礦企業在進行小型斷面支護中未能合理選擇小型設備,反而在開展大型斷面的支護作業時選擇小型設備,致使施工無法呈現出預期的效果,甚至導致事故發生。
1.2 支護材料方面
支護材料的質量決定著煤礦掘進支護工作的開展效果,顯然,材料的質量越高,其對整個作業的順利開展則更為有利。在當前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逐步提升,而迫于這種競爭環境很多煤礦企業開始大幅度的節約生產成本,選用低質量、低成本的支護材料,然而,這些廉價的支護材料根本無法對煤礦內圍巖層起到穩固作用,以至于礦難事故接連發生。例如:有的煤礦企業在掘進支護過程中使用的工具為硬水泥塊錨桿和樹脂錨桿,從穩定性角度講,這些工具不足以起到穩定作用,特別是對于那些支護較為復雜的巖層。這種做法往往會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反而支護效果一般。
1.3 機械化程度方面
從我國巷道掘進支護的發展歷史來看,長時間內并未使得掘進支護的機械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反而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下,其機械化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從我國掘進的實際情況來看,較為常見的掘進機為懸臂式掘進機,但這類掘進機無法進行空頂支護,施工人員還需要在施工過程中自行使用工具進行臨時支護,這樣一來,施工效率會大大減弱,無法滿足井下掘進支護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會給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
2 煤礦掘進支護問題的應對措施
基于上述我國煤礦掘進支護作業中存在的三大問題,為了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切實提升工程的安全性與圍巖層的穩定性,應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
2.1 進一步提升煤礦掘進支護技術
提升煤礦掘進支護技術,應首先做好支護技術選擇。在施工前應對當地的地質條件進行準確探查,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該礦井的支護技術。例如:在進行矩形斷面礦井的施工中,應該選用錨桿錨索聯合支護的方法,以確保巷道圍巖更具穩定性。這種方式是通過將錨桿插入圍巖孔徑內部,并使其在圍巖層內固定住,隨后將整個圍巖層機構上移,繼而達到雙層穩定的效果,提升安全性。另外,由于我國煤礦巷道開采技術的不斷成熟,開采的方式也由原來的單巷道方式變為了雙巷道方式,這種開采方式的變化使得巷道支護作業的難度大大提升,對支護技術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因此,煤礦企業應該保證支護技術不斷增強與改善,與時俱進,積極迎合不同礦井的支護需要,并做好通風工作,進而提升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率。
2.2 使用吊鏈式前探梁支護和加強材料檢測
吊鏈式前探梁支護方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掘進支護的安全與穩定。在進行吊梁制作過程中,要確保吊梁具有足夠的長度和硬度,使用中吊鏈梁對前探梁進行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吊鏈式前探梁的使用過程中,其中間部位的前探梁應該依據整個巷道中線的距離進行設置。對于兩側前探梁的布置工作,應該在其位置的1~1.2 m范圍內布置,同時要預留出幾個固定點,以便進行前探梁的固定,同時,在進行前探梁的固定時應在30 cm范圍內設置迎頭端的距離。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支護材料的強度和支護效果檢測,保證錨桿錨索拉拔力,進而確保掘進支護作業的安全性,避免人員及財產的不必要損失。
2.3 更新掘進支護設備
支護設備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煤礦掘進支護工作的開展效果,設備的質量越高,其對整個作業的順利開展則更為有利。因此,為了切實保證掘進支護工作的安全性,務必要不斷更新掘進支護設備,以適應施工發展的需要。在進行支護設備的選擇過程中,應該根據該施工作業中的實際情況與特殊要求,合理選擇設備,這種因地制宜的設備選取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掘進支護結構的穩定性。另外,在煤礦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許多高性能的設備在市場上大范圍出現,例如:具有機載臨時支護裝置的掘進機,可以快速實現對巷道的臨時支護工作。煤礦企業也可以通過購買智能化的設備,應用于掘進支護作業中,以此全面提升支護能力,將支護作業中的危險系數降低到最小范圍內。
3 結語
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安全性與施工效率是衡量巷道掘進支護效果的兩大因素。能否做好煤礦掘進支護工作對于煤礦企業來說意義重大。然而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即便是煤礦開采產業的發展極為迅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著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煤礦掘進支護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煤礦開采事故頻頻出現。就此討論了當前我國煤礦掘進支護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煤礦掘進支護中問題的應對措施,期待此研究能對煤礦掘進支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有一定幫助。為此,在今天的巷道掘進支護中,應將當地的地質情況作為施工的前提條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備與技術的選取,以此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提升工作效率,推動煤礦企業的安全、高效生產。
參考文獻
[1] 路輝.探討煤礦掘進支護中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4(10):105-106.
[2] 閆衛杰,劉樹強,張敬勇.煤礦掘進支護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8):89-90.
[3] 謝計平.煤礦掘進支護問題及應對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6(5):132-133.
[4] 齊首靖.探討煤礦掘進支護中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8):135-136.
[5] 周云龍.煤礦掘進支護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能源與節能,2016(8):147-148.
[6] 張建新.煤礦掘進支護當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價值工程,2014(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