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玲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服務觀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高校思政課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理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樹立全新的服務理念。思政課教師必須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為教學服務的理念、為科研服務的理念以及為社會服務的理念。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服務;理念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5-0187-02
在社會不斷發展、教育不斷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務觀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培養健全人格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課教師作為思政教育的直接參與者、組織者和承擔者,其教學工作態度對思政課的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思政課教師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樹立服務的理念。在筆者看來,高校思政課教師能否真正樹立為學生、為教學、為科研、為社會服務的理念,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對思政課重要意義的充分發揮、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
不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國高校的根本任務始終是教育人、培養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人才支持?!洞髮W的使命》一書中說:“事實證明,根本不是學生或其他任何人,而是時代本身和當前全世界的教育現狀正在再次迫使大學要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為學生服務?!盵1]早在2005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里就指出:“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牢固確立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牢固確立教學工作在高等學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財力進一步加強教學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彼枷胝卫碚撜n是所有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工程,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課程。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應當將培養人才作為自己教學的根本任務。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把為學生服務作為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為學生服務,應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思政課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指導與心理交流等不同途徑來為學生服務。
首先是課堂教學。相比大學的其他課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著它的獨特之處,深刻的思想性和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是它最顯著的特征。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還要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引導。在新媒體時代,各種思潮和言論甚囂塵上,甚至以偽裝的面目拉攏人心、造謠生事、挑撥離間。在這樣一種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青年人也開始搖擺不定。我們的大學生熱愛祖國,但社會的復雜多變,使他們產生了失望情緒;我們的大學生渴望真理,但現實里的不平等,使他們心生疑慮;我們的大學生也有著滿腔熱情,但網絡中的流言蜚語,卻讓他們望而卻步。面對大學生在思想上的疑惑和矛盾,我們的思政課教師就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好服務學生的工作。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上的各種言論,幫助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其次是實踐指導。《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明確指出:“要加強實踐教學。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睂嵺`教學是思政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發展。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將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在校外社會實踐過程當中,既要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又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更加需要思政課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思政課教師要首先為學生解決好實踐教學活動的主題、目的、方式等問題,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中期也要時時跟蹤服務,為學生解決實踐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困難;最后還要指導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真正通過此次實踐學有所獲。
最后是心理疏導,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90后的大學生,熱情、開放、獨立,但在學習、情感、人際交往以及就業等諸多無形壓力之下,也會出現自卑、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有些學生壓力過大甚至會出現退學、自殺等嚴重后果。雖然當前高校都已經開設了專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但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樹立為教學服務的理念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教學工作和培養學生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學則是思政課教師的首要任務。因此,思政課教師應該在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教學能力等方面苦下功夫。然而,當前高校的真實情況卻并非如此。由于職稱考核、評價標準等各方面原因,很多教師并沒有把自己的精力真正放在教學上。一位教師曾告訴筆者說:“教書教得再好,你自己也得不到什么,還不如多寫寫文章,這才真正是你自己的東西。”甚至有一些教師對教學工作采取敷衍的態度,例如備課不充分、講課不認真、教學效果差等。筆者是一名有著中學政治教師經歷的高校教師,對此頗有感觸。在中學課堂上,教師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技能和方法,以此提高教學效果。反觀作為高等教育的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方法卻較為單一,教師也并未真正重視。
當代大學生還是渴望生動豐富的思政課的,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其關鍵就是要樹立為教學服務的理念。
首先要真正重視教學,把教學工作當成首要任務。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教學始終都是大學的中心任務,思政課教師應該把教學擺在其他各項任務的前面,通過教學培養人才,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大學教學效果沒有硬性的標準,對很多老師來說就是良心活。偉大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就曾說:“教學得先肯負責,才能談到循循善誘。”思政課教師應該把教學工作視為自己的天職,認識到國家、社會、學校、家長以及學生寄予的厚望,自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最后還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綜合運用問題探究、案例教學、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和手段,積極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調動大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樹立為科研服務的理念
高校思政課教師,尤其是如我之類的青年教師,在科研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困惑和不如意的地方。教書育人雖然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但科研也是高等院校的基礎性工作。從全國高校的普遍形勢來看,高度重視科研是大勢所趨,思政課教師也沒有例外。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曾說:“科研反映你對本學科清楚不清楚,教學沒有科研作為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一個教師在大學里能否教好書,與他搞不搞科研關系很大。”[2]所以,思政課教師應該在完成好自己教學任務的同時,樹立為科研服務的理念。
首先要樹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自覺意識,增強自信心。思政課教師要轉變觀念,把開展科學研究視為自己應盡的責任,改變過去重教學、輕科研的觀念,自覺主動開展科學研究。科學研究確實是一個苦悶艱難的探索過程,尤其是對青年教師而言,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專業基礎薄弱、理論功底欠缺,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從而對科研抱有懼怕、畏難的心理。萬事開頭難,在科研的漫漫長路上我們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強科研自信心。
其次要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度挖掘。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研究如果沒有一個確定的方向,必定是廣而不精、多而不專。做科研、寫文章是一件需要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事情,在最后的關鍵階段就需要我們把全部力量聚焦于一點、全力出擊,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樹立為社會服務的理念
高校發展的最終目的在于服務社會?!秶医逃虚L期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21條明確提出高?!耙喂虡淞⒅鲃訛樯鐣盏囊庾R,全方位開展服務。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規范校辦產業發展。為社會成員提供繼續教育服務。開展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先進文化”。
教師是大學的核心部分,是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主體。與一般專業課教師,尤其是實用性強的工科專業相比,思政課教師服務社會的方式有著較大的差別。作為黨的思想理論的宣講者和傳播者,思政課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理論優勢成為宣講家,通過下基層、進工廠、進社區等活動,一方面可以進行定點定向宣傳,對錯誤思想和觀點開展針鋒相對的批駁,針對目標群體提供針對性更強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及時進行理論動態解讀,讓更多百姓了解黨的政策,主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思政課教師是社會的精英群體,應當承擔起自己的社會服務責任,發揮思想引領的作用,成為先進文化以及馬克思理論的積極宣講者、傳播人。
參考文獻:
[1]奧爾特加·加塞特.大學的使命[M].徐小洲,陳軍,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
[2]錢偉長.大學必須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高墻[J].群言,2003(10).
[3]沈云慈.教學服務型大學的“道”與“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4(3).
[4]徐嵐,盧乃桂.研究型大學教師服務責任觀的建構[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5]曹如軍.高校教師社會服務能力:內涵與生成邏輯[J].江蘇高教,2013(2).
[6]衛芳菊.提升高校教師科研能力芻議[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