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谷雨,民間有個古老的傳說:黃帝時代,倉頡造字,玉帝決定重獎他。一晚倉頡夢酣,聽見有人大喊:“倉頡,你想要什么?”倉頡夢中回答:“我想要五谷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第二天漫天谷粒飛落。倉頡將這件事告訴黃帝,黃帝便把下谷子雨這一天定為谷雨節,號令天下百姓每年此日載歌載舞,感謝上倉,祭祀倉頡。
谷雨是農民的勞動節,在每年的4月19日~21日?!扒迕鲾嘌?,谷雨斷霜”,谷雨后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農作物開始茁壯成長。自古以來,農民編成許多關于谷雨的農業諺語,世代相傳,提醒自己趕緊播種,時不我待?!肮扔昵埃梅N棉”“谷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谷雨時節種谷天,南坡北洼忙種棉,谷雨前后見家吉(魚)”“谷雨麥懷胎,立夏長胡須”。也有詩云:“谷雨節到莫怠慢,抓緊栽種葦藕芡;清明高粱接種谷,谷雨棉花再種薯”“谷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谷雨為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意味著寒冷天氣結束,氣溫快速回升,正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大好時機。
谷雨時節春茶正好
谷雨是茶客的狂歡節,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叫雨前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茶樹經半年的休養生息,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茶水滋味鮮活,香氣怡人。雨前茶中的一芽一嫩葉,泡在水里像展開旌旗的古代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則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稱為雀舌,它們與清明茶同為一年之中的佳品。雨前茶價格經濟實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不比明前茶遜色,往往更受茶客們追捧。南方有谷雨摘茶習俗,傳說谷雨這天的茶,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當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边B難得糊涂的鄭板橋也好這一口。
谷雨的氣候變化
谷雨是百姓的養生節,此時天氣忽冷忽熱,人易患感冒,應注意“春捂”;過敏體質的人要遠離自然界中花粉、柳絮等物質;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加大,風濕病易復發,應小心防范;谷雨時節可喝清代名醫吳鞠通所創的用鴨梨、荸薺、藕、麥冬、鮮蘆根煎制的“谷雨養生湯”,提升陽氣、滋陰生津;谷雨時還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等運動養生方式,但要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臟氣”的原則;此外還可通過開穴通絡和調節情緒,進行經絡養生和情志養生。
谷雨正當時,雨催百谷生,萬物盡生長。“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飄飛,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向人們宣告:時至暮春了。
飲食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既是暮春,那么在健康飲食上又有哪些講究呢?
飲食應“五低”
暮春飲食,應注意考慮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等5個方面。低鹽就是少食鈉鹽,因為鈉鹽太多會誘發高血壓病,因此每天食鹽不超過6g;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攝取總量不超過膳食總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游離糖,食糖過量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低膽固醇是少吃含膽固醇高的動物食品,因為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臟及腦血管等多種疾病,每天食肉類食品不能超過300g;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晨起喝杯水
暮春氣候復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一夜春眠之后,人體內水分消耗較多,晨起喝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喝水量以250ml為宜。
少吃燥熱物
春季應選擇吃些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包括薺菜、菠菜、馬蘭頭、香椿頭、蒲公英等,這些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的作用。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暮春時節,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