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我國是畜牧業大國,我國飼養的豬、雞等牲畜、家禽數量在全世界都是最多的,但是我國不是畜牧業強國,畜牧業成本很高。原因何在?就是我國的動物疫情頻繁發生,導致病死率太高。食品安全問題70%是來源于動物性食品的。因此,動物疫病防控關系重大?!敝袊こ淘涸菏?,現任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博導的夏咸柱日前在太原召開的生物科技助力山西轉型綜改發展論壇上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出席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時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而動物疫病是影響全民健康的因素之一。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在2016年1月1日發布的最新法定動物傳染病有118種,其中69種是人獸共患病,由此也可以看出,動物疫病防控直接關系人類的健康。
夏咸柱認為,動物疫病的防控關系到食品安全、公共衛生,乃至社會和諧穩定。具體而言,就是關系到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在公共衛生方面更易理解,比如狂犬病,盡管直接致死的人數不多,但民眾對狂犬病也非??只?。除此之外,還有牛的結核病、禽流感等也都是動物源性的疾病。
動物疫病還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2003年非典時期,學校停課、公共場所出入測量體溫,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維穩成為當時的第一大問題。
針對動物疫病防控,夏咸柱認為最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就是靠疫苗免疫。他介紹說,當前的動物疫苗主要分為傳統疫苗和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具備各自的特點,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被用于各類疫病疫苗的研究與開發中,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因此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成為大勢所趨。
疫苗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是毒種和菌種的選育與構建,通過各種技術對病原體進行進一步改造,不斷減低其毒力,提高免疫效果和交叉保護能力,同時篩選可在細胞高滴度生長的毒種是當前疫苗研究的方向。然后是細胞培養與培養基質篩選,以及抗原的制備和純化疫苗的制造和檢驗,最后是免疫途徑和程序的篩選,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直接關系到疫苗的效果。針對人獸共患病這一主要的動物疫病類型,關鍵在于從源頭防控,也就是說動物免疫了,自然減少了人患病的幾率。
對于未來動物疫苗的研發趨勢,夏咸柱表示,除了繼續加強“強免”疫苗,即口蹄疫、禽流感、豬瘟、豬藍耳和小反芻獸疫苗5類的管理,市場苗,如豬圓環疫苗、新城疫疫苗、豬細小病毒疫苗等也將成為發展重點。他認為,牛羊苗、水產和寵物疫苗研發需要快速跟進,尤其要關注寵物苗的發展。
此外,夏咸柱指出,在研發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時一定要將生物安全放在首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談到基因工程時強調兩點,一是要確保安全,二是要自主創新,也就是在研究上要大膽,在推廣上要慎重。夏咸柱強調,做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時候也要遵循這個原則,嚴格按照我國在轉基因方面關于生物安全的明確規定和指南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