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_楚天(廣東東莞)
新青年之成長乃國家之希望
文__楚天(廣東東莞)

今年是五四運動98周年。在這個青年的節日里,我們向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的祝福,也深切緬懷那些彪炳史冊的偉大先驅。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五四運動如同一道閃電照亮歷史的天空,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涵的五四精神,融入民族的血液,照亮一個民族前行的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五四運動以來一代又一代青年矢志追求并為之頑強奮斗的宏偉理想。
時代的進步總是讓人覺得好快。遙想大半個世界前的五四,是中華民族的危難關頭,萬千青年的吶喊聲如一聲春雷,給人以振奮和鼓舞,使中國的歷史邁進一個新時代。自那時起,“五四”與“青年”兩個詞已經合二為一,成為一種特別的精神象征。
而在今天,青年一代擁有更多的發展可能。“世界有多大,你們的心就應有多大。”這是父輩在激勵年輕人勇于嘗試、出外闖蕩時常用的話。以“80后”“90后”為主流的中國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巨大變革和轉向的時代,他們一方面擁有遠比父輩豐裕的物質基礎,徹底告別了匱乏的生活,另一方面則面臨著世界從工業時代向后工業時代的躍進,互聯網更是徹底改變了社會生態,讓這些年輕人成為網絡原住民。年輕人的衣食住行,都在逐漸網絡化。
與“60后”“70后”不同,“80后”“90后”正在主導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而消費引領科技、文化乃至社會發展趨勢,正在成為21世紀的時代特征。在中華大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天空很寬廣,寬廣得足以容納全國的有志青年,開辟屬于自己的精彩一片天。數以千萬年輕的臉龐,正創業、生活、戀愛、成家,有了下一代,然后孩子們成長起來,又成為朝氣蓬勃的新青年。這個國家因為年輕人的后浪推前浪,才有了生生不息的恒久活力。
一年又一年,社會各界每年都要推選“五四杰出青年”,尋找億萬青年中的佼佼者,讓年輕的名字閃耀中華大地,讓更多的青年從中提升人生的坐標,噴發更多的熱量,為自己的未來、也為生活的這座城市增添光彩。可以說,每一年評選出的“五四杰出青年”,他們追求個性,支持理性愛國,重視家庭生活,相信自我奮斗,同時也不忘肩負社會與國家賦予的責任:愛崗敬業、見義勇為、勇于奉獻,都是這一代乃至幾代中國青年的光榮本色。
我們生活在一個尊重青年、希望青年激發更多熱情與創造力的國度。在每個歷史年輪青年人所做的一切奉獻,都已經被時間所銘記,并且終有回報。推選“五四杰出青年”,褒獎的是所有中國青年;既是對上一年中國青年杰出貢獻的肯定與總結,也是對新的一年中國青年做出更大成績的展望與預期。當代青年的選擇,仍然是“五四”愛國主義傳統的延續和發展,當今青年所秉承的理性、自信、務實的人生態度,更是“五四”精神在當今時代的重新解讀。
1915年9月15日的《新青年》創刊,一向被認為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標志性事件。《新青年》對中國青年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巨大影響,就在于它對新文化、新觀念的傳播。在今天的中國,正在全力打造改革開飯的第二次起飛。新變革,新青年,作為青年的一分子,我們有理由許下一個承諾:中國的第二次創業,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剔除舊體制中的不合理因素、束縛人們思想的舊觀念,讓新的創新機制、新的創新觀念生長起來,年輕人在其中大有可為。
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將一直下去,機制與文化啟蒙的過程必然以各種形式繼續進行。包括各種各樣觀念的更新等, 這些重任,需要所有青年勇于承擔、敢于先行。我們欣喜地看到,新青年尊重傳統,卻不迷信傳統;新青年大膽試驗,但發生偏差后卻能積極糾錯。這些可貴的精神,已經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創業史中不斷閃現,未來則將發揚光大。我們的父輩,作為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年輕人,開啟了中國熠熠生輝的創新奇跡,作為后來者,“80后”“90后”也必將勇往直前,砥礪前行。
這也許正是每年“五四杰出青年”評選的宗旨所在,中華新青年的舞臺并不局限于“杰出青年”的榮譽舞臺,而已經貫穿青年與國家共生共榮的歲月中,這個舞臺將無限大,足以讓所有青年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