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袁南生(北京海淀)
美國的野雞大學(上)
文_袁南生(北京海淀)

筆者在擔任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期間,發現美國是世界上所謂“克萊登大學”之類的野雞大學最多的國家,而加州野雞大學的數量和規模,在美國又名列前茅,2014年被曝光的加州野雞大學達45所。在美國,野雞大學的通行說法是“文憑工廠”或“學位工廠”。有人說,野雞大學有辱斯文,把“學位”或“文憑”像商品一樣生產出來,賣給有需要的顧客,成為美國教育的牛皮癬。
文憑工廠由來已久,運作成熟,背后的各種荒謬故事更是數不勝數。《廣州日報》2015年5月24日援引來自美國媒體的消息:2013年,一位名叫彼特·史密斯的學生從“美國倫敦大學”榮獲MBA學位。而實際上,史密斯是一條狗,而所謂的“美國倫敦大學”則是一家未經任何認證的在線野雞大學。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幫史密斯完成作業,并且交了4500英鎊,這樣,史密斯就順利獲得了MBA學位“證書”。“美國倫敦大學”也曾要求史密斯提交此前的學歷資料和照片,既然史密斯是條狗,BBC記者自然什么都沒交,而盡管如此,史密斯最終還是順利拿到學位證書。
隨后,BBC記者在社交網站上搜索,結果發現了數以千計的人號稱持有“美國倫敦大學”學位,甚至還包括一位“在英國負責掌管新一代反應堆銷售的高級核工業執行官”。
更荒謬的是,海灣新聞網站一名記者在迪拜調查當地假MBA學位證書的問題時,發現一家在線“大學”以每份500美元的價格兜售MBA證書。在聯系過這家“大學”后,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名記者開始接到這家“大學”的電話,追問他要不要買學位。這位記者兩天內接到27次電話,還有其他野雞大學打來的24次促銷電話。
如今,只需在搜索引擎上鍵入“文憑工廠”,你就可以看到鋪天蓋地兜售假文憑的廣告,有些價格甚至低至100美元。利用互聯網,文憑造假已成為一種更大規模、更專業的犯罪。美國Havocscope網站曾列出各國假文憑的價格。在伊拉克,購買假學位需要1500至7000美元;而在印尼,只需648美元就可以獲得一張假文憑;澳大利亞的在線假文憑價格是249美元;菲律賓假文憑價格低至10至60美元,還保證兩小時可交貨。此外,在俄羅斯,花4萬美元就可以買到美國哈佛大學的假學位證書;而越南只需1200至1500美元就可以買到美國耶魯大學的假學位證書。在英國,代寫論文產業估值達2億英鎊;而在菲律賓,連飛行員牌照也可以造假,3萬至5萬美元就可交易。
2012年,美國教育部、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俄勒岡州和緬因州教育廳公布了一份全球野雞大學名單。在被曝光的691所未被認證的大學和教育機構中,美國最多,達342所,幾乎占了一半;英國以67所位居第二。此外意大利、印度、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國都有學校登榜,但是院校數量都低于20所。
文憑工廠由來已久,運作成熟,由于需求龐大——每年向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出售數十萬個假文憑,文憑工廠已形成一條產業鏈,每年利潤超過10億美元。美國聯邦調查局文憑打假小組DipScam行動組負責人艾倫·伊澤爾出版了《文憑工廠:出售數百萬假文憑的逾十億美元產業》一書,他在書中指出,在全球,這個產業每年狂賺十多億美元。而扎根在美國的文憑工廠每年約向全球賣出20萬個假文憑。他們每年售出的假博士文憑(約5萬份)跟合法大學頒發的一樣多。為什么假文憑市場一直火爆?為什么美國名列野雞大學國家之首?
一是美國是世界第一教育大國,大學數量和名牌大學數量居世界各國之首。俗話說,陽光特別明亮的地方,影子也特別的暗。美國名牌大學多,美國大學文憑含金量高,事實上為騙子開設野雞大學,販賣假文憑提供了客觀便利。不少文憑工廠并非開在美國,但賣的是美國名牌大學的文憑。例如,美國媒體就曾揭發位于巴基斯坦一家名為阿塞克特的公司,名為軟件生產商,實際上經營著全球最大的文憑造假工廠。阿塞克特公司向世界各地兜售虛假文憑證書,每年非法獲利以千萬美元計算。該文憑工廠全球有2000名雇員,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只不過,它們都像海市蜃樓一樣經不起細看。真相是:報道是偽造的,教授們是職業演員充當的,美麗的校園只存在于相片里,學位更是廢紙一張。調查顯示,該公司精心制作了數百家虛假大學網站,這些網站的服務器位于塞浦路斯和拉脫維亞。為求以假亂真,該公司甚至在CNN下屬的自媒體網站為這些“大學”打廣告。試想一想,把文憑工廠開在非洲某些落后國家,賣的是非洲落后國家的大學文憑,有幾個人會上當購買?
二是美國野雞大學最多,主要跟美國的教育審批機制有關。在美國注冊一所大學極為簡單,因為認可和管理學校的并不是美國政府的教育部門,而是由6個民間機構來管理。由于在美國開辦學校相對容易,辦學的權利來自各個州而不是聯邦政府的授予,因而管理松緊度不一的灰色地帶為野雞大學帶來了便利。相對而言,加州和夏威夷州對注冊大學的管理最為寬松,注冊人只需要租下一個郵箱就可被視為在該州的辦學地址,這也是為什么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野雞學校最多。早在1924年,美國國會曾就官員涉嫌假學歷丑聞舉行聽證會。到20世紀80年代,聯邦調查局甚至專門成立了文憑打假行動組,該小組建立以來打假成效顯著。可惜,到了1991年,隨著負責人艾倫·伊澤爾退休,行動組也宣布解散。人們事后發現,DipScam行動組解散得真不是時候。
三是互聯網的推廣大大降低了造假成本,提升了造假效率。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互聯網的應用和全球化給假文憑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造假成本大大降低、造假操作變得更加便捷和有效率。一個文憑工廠不需要多少經營成本,只需在網上發個小小的分類廣告,就能輕易地吸引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而且,這些文憑工廠還能輕易逃過各國法律的監管。
四是假文憑買家遍布政學商界。自人們意識到學位是通向成功的鑰匙,文憑工廠便應運而生。為求一紙文憑而上當的學生遍及美國、英國、阿聯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少則花費數千美元,多則被騙走數十萬美元。假文憑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客源,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很多人為了找到好工作或能有升遷機會而甘愿冒險買假文憑。
2003年,美國國土部高級官員勞拉·卡拉漢被發現涉嫌使用假文憑而被迫辭職。卡拉漢在入職履歷上聲稱自己畢業于懷俄明州的漢密爾頓大學,而這家大學被證實是一家野雞大學。2004年5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目揭露,美國政府高官、五角大樓成員、核電廠工程師、生物武器專家和政府各個機構職員中的一些人持有的是野雞大學學歷。美國調查機構在2005年發現200 多個假文憑作坊,并發現驚人內幕:至少135名白宮工作人員曾購買野雞文憑。2008年,美國曾爆出轟動一時的購買假文憑案,美國聯邦政府官員中有近350個雇員從華盛頓一個制造假學位的公司購買學位。更荒唐的是,居然有人將購買假文憑的費用列入在職培訓的福利中報銷。2013年,前著名奧林匹克游泳教練德魯·約翰遜被曝擁有假學位,而約翰遜宣稱的母校羅克韋爾大學正是最新被曝光的阿塞克特公司偽造的野雞大學。該公司甚至還能出具模仿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簽名的美國務院認證書。

盡管野雞學校數不勝數,但它們大體上可劃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直接兜售假文憑的文憑工廠。這些“學校”對客戶采取直接的態度,就是明碼標價地賣假文憑獲利。對各種文憑明碼標價,不需要上課,只要提供姓名、照片和想要畢業的學校和專業,就能在幾天內直接購買到一張學位文憑。從“土鱉”變成“海歸”,只需一個掏錢的動作。買賣雙方都知道文憑是假的。通常,這些文憑工廠不會只以一家學校的名義操作,而是提供各種野雞大學的名字供客戶選擇。
第二類是佯裝成正規學校的文憑工廠。無疑這類文憑工廠更加危險,它們假裝能提供正規學位課程,誘騙那些希望能短時間內獲得學位的人上當受騙。它們也許會安排學生上一些在線課程、交一些作業,但是實際上,它們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給學生授予“學位”。很多學生直到畢業了,都以為自己獲得的是真正的學位證書。一些野雞大學為求生存,故意與名校起同名,想出了“同名不同地,打著名校旗號行騙”這一類招數。有的大學是合法合規、經過認證的,騙子在別的城市辦一所同名的大學,或者辦一所分校,這樣辦的學校,本身并沒有單獨授予學位的資格。如果不看地址,很容易混淆,人們在這類學校畢業后拿到的學歷當然是無效的。例如,密蘇里州的“托馬斯杰斐遜大學”是假的,而在費城的托馬斯杰斐遜大學是真的。基石大學在路易斯安那州有所分校,而只有密歇根州的才有頒發學歷證書的資格。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中央州立大學”是假的,只有位于俄亥俄州的中央州立大學才獲認可。
野雞大學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是沒有正規身份。這些學校大多只在美國某地區登記注冊,其辦學資質和文憑未經美國教育部備案核準,認證機構沒有獲得美國教育部的認可。校名和一些老牌名校很像,網站上沒有校長、系主任或者教授的名字。
二是至少戴著一頂“高帽子”。在學校的校名上做文章,往往冠以“國家”“國際”“太平洋”“世界”或者“××州”的大名,一些學校還以“國際認證”為噱頭。因此,當你看到名為“國際”“國家”“美國”之類的美國大學,就要當心了。為吸引生源,這些學校往往在招生廣告中聲稱經“世界大專院校學會”或“國際大專院校學會”審核批準,以抬高身價,其實這兩個協會根本是子虛烏有。
三是“速成”教育。承諾在非常短的時間(如幾個月甚至幾周)內就能獲得文憑。在其他大學里需要幾年時間獲得的碩士、博士學位,在文憑工廠里只要短短幾個月就能速成,有些甚至只需學員交一篇內容不限的論文即可。當然,這并非“免費午餐”,申請學位者必須支付2000~10000美元的“買路錢”。
四是“游擊式”辦學。這些學校大多是“皮包公司”,沒有正規校舍,即使開課也是租用教室,而且經常變更地址。學校網站上沒有顯示電話號碼;學校地址只是一個郵局信箱或者公寓房號。在互聯網上制造出來的大學,做出來的大學網頁可以跟正規大學沒有什么不同。 它們往往東躲西藏四處招生,經常是開一陣子,騙到一筆錢后就關門,然后再換一個名字另行開張。
五是按文憑而非學時收費。“教育顧問”會對前來咨詢的學生進行狂轟濫炸式的吹噓和推銷,推銷賣點集中在人生體驗。收費按照一個學位/文憑計算,而不是按科目或學時計算。
六是“虎”頭“蛇”尾。這些學校喜歡在報紙上大做廣告,但在聯系方式上往往只有網址,卻沒有具體的辦公地址。在其招生網頁上,也不提供教授名單。
七是具有不良記錄。不少“野雞大學”都有被所在州州政府驅逐出境、勒令停學、罰款等不良記錄。
(作者系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前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駐蘇里南大使、駐印度孟買總領事、駐美國舊金山大使銜總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