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闕維杭(美國加州)
“綠色”“有機”引領健康生活風潮
文_闕維杭(美國加州)

美國的農夫市場,這里賣的東西大都是在超市里看不到的,價格也稍稍比超市里的貴一些
美國各大小城市或郊區的農夫市場,愈來愈受到各階層民眾的青睞,逛農夫市場、買當地農產品成為更多人的周末休閑選項。在北加州舊金山市中心、山景城或者圣荷西市區等灣區各地,周末或者其他時間定期及不定期開張的農夫市場,不僅受到眾多鐵桿“有機(organic)食品”擁躉的捧場,更是引來愈來愈多的民眾加入“綠色”“有機”風潮大軍。
每星期六固定設在硅谷南灣西谷社區學院(West Valley College)停車場的農夫市場,是受當地民眾歡迎的一處“綠色”“有機”大樂園,不僅當地小城薩拉托加的居民喜歡到這里逛市場,每每滿載而歸;連十多英里之外的其他城市居民也會慕名而來,見到那些新鮮悅目的各種蔬菜瓜果和其他有機食品,都后悔自己為何沒有更早發現這么好的“有機食品總匯中心”。
住在硅谷的中國大陸移民L某夫婦和臺灣地區移民P某,幾乎每周六都會在這個農夫市場打照面。類似這樣定期逛農夫市場的華人不少,有些甚至已經養成了習慣,每周六一早起來先晨跑或爬山鍛煉,然后就拐到西谷學院這片由眾多白帳篷連綿而成的農夫市場,在幾大排攤位看看選選,碰到瓜果攤還可以就地嘗嘗鮮,臨了選幾樣中意的“有機食品”裝滿袋子,興沖沖地駕車而去。
筆者多次在星期六逛這個農夫市場,隨意瀏覽,碰上喜歡的蔬菜水果或花卉等也會順便選一些。在這里也幾乎每次都能碰到熟人,有些朋友說,在市場閑逛時還曾遇到過名號耳熟能詳的某某硅谷高科技新貴。一位C女士開心地說,這里能買到普通超市里沒有的東西,往往帶給自己驚喜。有一回她見到一個攤位在賣自種的甘蔗,那青皮甘蔗一節節粗壯得誘人口水,那可是來美十多年都沒有見過的兒時食品,買回家與孩子一起享受真是其樂無比。她還說,在這樣的露天農夫市場逛,有一種“懷舊”的感覺油然而生,仿佛早年在大陸江南城鎮逛露天小菜場那般,找回了輕松的原生態生活狀態。
放眼一溜白帳篷下的各色攤位,觸目可及的是新鮮的各式花卉、蔬菜、瓜果等,滿耳灌入的是一陣陣吆喝叫賣聲和顧客與攤販的討價還價聲,除嘈雜的英語,黑、黃、金色頭發的人群摩肩接踵外,感覺幾乎像早年在大陸浙江故鄉逛菜市場一般。
一對美國老夫婦的攤位專賣新鮮雞和雞蛋,帳篷的右側居然還特意掛起一塊用中文寫的招牌,標明一只雞賣5元。他肯定是這一帶的“老司機”了,曉得硅谷華裔居民不少,又極其鐘愛新鮮農產品;私下詢問,那老漢還說:清晨剛宰的,“買兩只9元,優惠價。”很懂得薄利多銷的經商原則。筆者曾買過,味道確乎比超市里冷凍的要鮮嫩些。另外一頭有一個專賣冷凍水餃、饅頭等中國食品的攤位,旁邊則是一個賣抓餅、餡餅之類熟食的印度食品攤位,雙方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各有各的客人。據悉,到這兒買水餃之類家制食品的華裔居民不少,圖方便,也圖這水餃是手搟的皮。
農夫市場上賣各種蜜餞干果、奶酪、面包和各種糕點的也不少,看著都似家庭“秘制”,透著淳樸的民間味;還有那排成一長陣的大大小小蜂蜜瓶罐,絕對是正宗新鮮的“有機”產品。水產攤位上的各種魚類和螃蟹、龍蝦,雖盛在冰塊盤里,但大而壯碩的模樣,也令人覺得這些近海海鮮是打撈上來不久的,價錢雖不便宜,也引得不少人要買回家嘗鮮。
“有機食品”風行,也與近些年禽流感、瘋牛病等危害人類健康事件頻發,引起全球關注不無關系。食品污染令人防不勝防,半世紀以來人類憑科技發達改良甚至濫用農藥、化學肥料、化學藥劑等等,使得一些食用性動植物“天然”地帶有“毒素”,誘發出一些新病患,或導致人們食用那些“有毒”食品后產生種種不適,甚至危及生命。
所謂“有機”,概指有生機、有能量、無污染的食物生產及制作過程。所謂“有機食品”,是指農作物(包括畜產品)從耕作、栽培、加工到食用都順應自然,不添加人工或化學物品,包括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和其他任何化學品的糧食、蔬菜、瓜果及用有機飼料飼養的家畜。“有機食品”成為人們的首選,得以讓人們遠離“吃的恐懼”。
面對“有機食品”的龐大市場和潛在增長,各大零售商也紛紛爭搶先機,力拼多切下幾塊市場“蛋糕”。除全世界最大的有機天然食品連鎖超市——“全食物市場(Whole Foods Market)”早些年就引領“Organic”風潮,沃爾瑪(Wal-Mar)、Costco、超 值(Supervalu)、Safeway、trader joe's等零售商和大賣場、超市,甚至包括大華、永和獅子城等加州的華人超市,也都相繼將“有機食品”擺上柜架,從有機蘋果醬、有機番茄罐頭到新鮮水果、牛奶等,供消費者多元選擇。盡管價格高于普通產品,還是獲得一大批講求綠色環保及優質生活的“小資”的青睞。第一家門店開在洛杉磯,而后在全美遍地開花的Whole Foods Market,很早就開始不賣含人工色素、人工添加劑或者防腐劑的產品,也日益注重產品本地化,提供只有當地生產的有機食物。據悉每星期有700萬以上顧客到Whole Foods Market選購食品,大量消費者被培養成了有機食品愛好者。
無論是逛農夫市場,還是到各類超市選購,華裔移民正與主流社會民眾一樣,更加注重“吃的健康”,也因此更加青睞各種“有機食品”,這一現象成為美國社會綠色生活、環保傾向的一個縮影。
其實早在五十余年前,歐美國家就開始了一場緩慢而寧靜的“有機”“綠色”“革命”,這一尋求無污染食物來源的生活方式“革命”風潮近十余年來愈加深入人心,成為全球環保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2009年3月20日,白宮南草坪劃出一塊面積1100平方英尺的地盤,開辟為菜園,當時入主白宮剛剛兩個月的米歇爾·奧巴馬親自帶領當地一群小學生翻動草皮松土,種植了55種蔬菜,這一舉動大受健康環保主義者的激賞,為全美的“綠色”“有機”風潮起到了推動作用。
有機食物提倡者十多年來一直推動的夢想計劃,與第一夫人提倡健康飲食的構想不謀而合。米歇爾·奧巴馬透露,“第一家庭”搬進白宮之際就萌生了在園子里種菜的念頭,而又有8.5萬名網民簽署網絡請愿書,共同呼吁奧巴馬總統把白宮一塊草坪改造成菜園,讓“第一家庭”種植有機食物,供“第一廚房”和當地其他廚房使用。
2008年,時任舊金山市市長鈕森也曾推動將市政府廣場的一塊草坪辟為菜園,秋季收獲后的蔬菜大多送往為低收入者提供餐飲服務的慈善機構,這在經濟低迷的當年還有與全社會共渡時艱的激勵意義。與此同時,在自家后花園開辟菜地的美國民眾包括華裔移民家庭與日俱增,不僅可在勞作中品嘗到過日子的酸甜苦辣與豐收的喜悅,收獲種植成果之際的成就感,也有利于增添生活的信心。而自己種植的“有機”蔬菜瓜果,營養豐富,食用放心安心,自家吃不完還可裝袋送親友,時至今日更受歡迎。
“綠色”“有機”引領人類健康生活風潮,不僅成為當代健康生活時尚風向標,倡導的是“健康的放縱”(healthy indulgence),是新時代的生活方式,也不啻是一種全民性的可持續發展趨勢,已經并將繼續為現代人類的生活帶來變革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