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靜 田乃偉
食物成癮或是心病不僅會變胖還會讓腦子變笨
文/郭靜 田乃偉

陳梅(化名)是廣州某高校的大學生,今年21歲,身高151厘米,但體重卻高達150斤,體態肥胖。六個月前,陳梅與家人爭吵心情不太好,逐漸患上一種怪病:拼命吃很多東西后,她竟然吃瀉藥,腹瀉后繼續吃,周而復始,發展到后來甚至用手指催吐。幾個月下來,她內分泌出現了嚴重的失調狀況。最終,她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就診。心理科主任唐記華接診后,診斷她的癥狀是典型的食物成癮的表現,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唐記華介紹,早在2007年,美國的四十多位專家就在耶魯大學聯合提出了食物成癮的概念。太能吃,不吃東西就會難受和焦躁,甚至出現一些病態的表現,這樣的癥狀便是食物成癮的范疇。
究其原因,高糖食物會刺激中樞神經,和食物成癮相比,毒癮、網癮更加普遍。比如食物成癮的結論在動物實驗中找到了研究的證明?!巴ㄟ^研究小白鼠的進食過程,我們發現,對甜食特別渴求的小白鼠,一旦不給它吃就會產生狂躁、抑郁等情緒表現,其神經影像功能、結構與海洛因依賴基本一致。”唐記華說。
食物成癮有一定的范圍,不是所有人都是食物成癮的“吃貨”。唐記華解釋說,“首先便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大于28,其次必須同時滿足吃東西停不下來和停止吃東西就感到不舒服兩個條件”。在醫學定義上,身體質量指數大于28便屬于肥胖的范疇。所以,食物成癮可以算是肥胖人士的專有名詞。
唐記華表示,食物成癮的原因比較復雜,有的可能與自身的基因有關系。但從食物成癮者的選擇來看,越是好看的食物越容易上癮,比如腌制食物和快餐類產品。得不到這樣的食物,成癮者就會產生跟酒癮者、煙癮者一樣的焦慮、沮喪和緊張等情緒。反之,會有興奮和滿足感。
食物成癮所導致的后果可不僅僅是體型上的“橫向發展”,大腦的運動速度也會變慢。唐記華舉例說,比如人們在吃完高糖高脂食物后,大腦便會受刺激,在體內生成更多的名為內啡肽的化學物質,讓人倍感愉悅,再刺激人吃掉更多此類食物,從而讓人感到鎮靜和快樂。吃得越多,身體就會越來越臃腫。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超過了28,便是達到了肥胖的范圍。由于過多的進食,身體的代謝負擔變重,大腦的腦白質在此時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出現損傷?!贝藭r,人的認知功能也會相應變差,反應能力也會越來越慢。
知識點
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主要用于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