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芳



摘 要 目的:統計并分析上海市閔行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4—2015年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方法:選取閔行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處方648.45萬張,對處方中的藥名及劑型、類別、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及日均費用(DDC)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門診處方中,2年門診處方中含抗菌藥物的處方數為60.35萬張,占總處方的9.31%;2014年抗菌藥物總處方數30.17萬張,占總處方的9.54%,2015年抗菌藥物總處方數30.18萬張,占總處方數的9.09%;2014、2015年各級抗菌藥物DDDs差異不大,維持基本平穩狀態;2014、2015年頭孢菌素類使用金額分別占抗菌藥物總金額的57.55%、59.51%,第2、第3位分別為大環內酯類及喹諾酮類;DDDs排序依次為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結論:通過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抗菌藥物應用數據分析,希望能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進一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水平。
關鍵詞 抗菌藥物;用藥頻度;日均費用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10-0014-04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data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clinics of the six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Minhang District*
LIU Huifang
(Meil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the clinics of the six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from 2014 to 2015. Methods: A total of 6.4845 million prescription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utpatient clinics of the six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Minhang District. The drug names, forms, categories, sale values, defined daily doses(DDDs) and the defined daily cost(DDC)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prescription drugs containing antimicrobials was 603 500 in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2 years, accounting for 9.31% of the total prescriptions. In 2014, the total number of antimicrobial agent prescriptions was 301 700, accounting for 9.54%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In 2015, the total number of antimicrobial agent prescriptions was 301 800, accounting for 9.0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In 2014 and 201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antimicrobial DDDs which maintained the basic steady state. In 2014 and 2015, the amount of money of cephalosporins accounted for 57.55% and 59.51% of the aggregate amoun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and third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 macrolides and quinolones. DDDs were ranked in the descendant order from cephalosporins, quinolones to macrolides.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data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the clinics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t is hop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KEY WORDS antimicrobials; defined daily dose; defined daily cost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滅或抑制各種病原微生物作用,用于防治細菌感染的藥物。抗菌藥物品種繁多、臨床應用廣泛,銷售額占比也較大,中國濫用抗生素的問題日益嚴重[1]。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如何更有效地發揮抗菌藥物的治療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少不良反應及耐藥性的產生,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水平,已成為臨床用藥的關鍵問題。本研究對上海市閔行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4—2015年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希望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數據來源于上海市閔行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信息系統,6家中心分別為梅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龍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浦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選取2014—2015年的處方數及相關數據,包括處方中抗菌藥物藥品名稱及規格、使用數量、金額等。對抗菌藥物處方中的藥名及劑型、類別、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及日均費用(DDC)予以全面分析。
1.2 方法
限定日劑量(DDD)為WHO推薦的分析方法,指達到用藥目的的成人所需平均日劑量,制定依據為《中國藥典》2015版[2]及《新編藥物學》第17版[3],利用各類抗菌藥物研究中使用的限定日劑量(DDD)和用藥頻度(DDDs)等進行分析。
(DDDs)=該藥用藥總量/該藥DDD值,一般用于表示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日均費用(DDC)=藥品總銷售金額/DDDs值。DDDs值越大,表示該抗生素藥品的使用頻率越高,而DDC反映的是每日使用抗生素的平均用藥費用,DDC值越大,表示患者的平均日費用越高。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結果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率(%)表示。
2 結果
2.1 2014—2015年抗菌藥物使用比例
2014年閔行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處方共計316.37萬張,其中抗菌藥物總處方數30.17萬張,占總處方數的9.54%(30.17/316.37),占總門診藥物銷售金額的2.19%(649.88/29 686.82);2015年門診處方共計332.08萬張,其中抗菌藥物總處方數30.18萬張,占總處方數的9.09%(30.18/332.08),占總門診藥物銷售額的2.14%(660.63/30 930.20)。
2015年抗菌藥物銷售額較2014年上升1.65%(660.63/649.88)。
2.2 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情況
2014年抗菌藥物使用金額為649.88萬元,DDDs為1 095 356,DDC為5.93元;2015年抗菌藥物使用金額為660.63萬元,DDDs為1 074 938,DDC為6.15元。
兩年中非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DDDs、銷售金額都比限制使用類藥物高,但非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DDC較低。2014年非限制使用類DDC為4.51元,2015年為4.29元,而限制使用類藥物兩年的DDC分別為31.23元和30.32元(表1)。
2.3 2014—2015年各類抗菌藥物銷售金額、DDC結果
2014、2015年銷售金額排名第一位的為頭孢菌素類,使用金額占抗菌藥物總金額的57.55%(374.00/649.88)、59.51%(393.16/660.63)。2014年排名第2、第3位的分別為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類,使用金額占抗菌藥物總金額的18.66%(121.24/649.88)、15.74%(102.27/649.88),2015年排名第2、第3位的分別為大環內酯類及喹諾酮類,使用金額占抗菌藥物總金額的17.98%(118.79/660.63)、12.90%(85.25/660.63)。
2014年DDDs排序依次為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和林可酰胺類,2015年DDDs排序依次為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和林可酰胺類。2014、2015年DDC排序均依次為磷霉素類、林可酰胺類和大環內酯類(表2)。
2.4 抗菌藥物使用金額前10位的藥品排序
2014年頭孢呋辛酯片、頭孢氨芐緩釋膠囊和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使用金額分別位于前3位,頭孢呋辛酯片使用金額占頭孢菌素類總金額的16.29%(105.85/649.88),頭孢氨芐緩釋膠囊占11.46%(74.49/649.88)、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使用金額占喹諾酮類總金額的9.93%(64.55/649.88);2015年,使用金額前3位的依次為注射用頭孢替安、頭孢氨芐緩釋膠囊和頭孢丙烯膠囊(表3)。
2.5 抗菌藥物DDDs前10位的藥品排序
2014、2015年DDDs排序前5位藥品均為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頭孢氨芐緩釋膠囊及諾氟沙星片,2年中DDC最高的均為頭孢丙烯膠囊和阿奇霉素腸溶膠囊,其DDC均大于10元;最低的是甲硝唑片,其DDC均小于1元(表4)。
3 討論
3.1 完善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由上述分析結果看出,2014、2015年抗菌藥物銷售金額分別占總門診藥物銷售金額的2.19%和2.14%,2015年抗菌藥物銷售金額比2014年上升1.65%,藥品銷售數量總體上較穩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4]。根據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抗菌藥物分為三類:非限制使用類、限制使用類和特殊使用類,分級管理目錄限定了限制使用類和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的限用適應證和人群,特別是對特殊使用類抗菌藥,醫生要嚴格遵照用藥指征,經指定人員會診同意后,才能由相關醫生開具。分級管理可有效控制抗菌藥物的濫用情況。
表1顯示,閔行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014、2015年均未使用特殊抗菌藥物。在用藥頻度上仍以非限制使用類為主,2014、2015年非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的銷售金額分別占總銷售金額的71.99%和64.95%,其DDC分別為4.51元、4.29元,且用藥頻度相當高。說明非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在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主要原因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為主,非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安全有效、效果好、費用低,比較適合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2014、2015年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用藥頻度低,但日均費用較高,分別為31.23元、30.32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主體,應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制度,盡量選擇用藥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價格相對低廉的非限制使用類抗菌藥物,有效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5]。
3.2 加強社區主要抗菌藥物使用監測
表2中各類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名前3位的分別為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使用量及使用金額均位居第一,其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過敏反應少、與青霉素僅有部分交叉過敏性及對b-內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穩定性等優點,是使用量和金額最大的一類藥物,也是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監查重點。
2014、2015年使用金額前10位的具體藥品排序中,頭孢呋辛酯片、注射用頭孢替安使用金額位居第一。臨床應用的第二代頭孢類藥物主要品種有頭孢呋辛、頭孢替安和頭孢丙烯等,抗菌譜較一代更廣,能耐受青霉素酶,對b-內酰胺酶的耐受性也比第一代強,且其副作用相較第一代頭孢大大減小,臨床上應用廣泛[6],2015年注射用頭孢替安使用金額排序第一,DDC為120.84元。DDC的增高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臨床需做好合理用藥監測工作。
排序前10位中的大環內酯類阿奇霉素腸溶膠囊,其作用特點為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紅霉素的2~8倍,對肺炎支原體的作用非常強,用于肺炎、鏈球菌感染、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及棒狀桿菌感染等。然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于2013年發布公告,警告阿奇霉素存在心血管風險,建議罹患心臟病的患者應更換其他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
表4中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片的DDDs均排序第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對肺炎鏈球菌具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因此臨床上應用最多。可是也不能忽視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風險,美國FDA相繼在2013年、2016年警示喹諾酮類抗生素具有不可逆轉的神經損害及全身致殘風險,因此建議臨床使用時必須密切關注患者情況,如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立即停止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治療,或改用非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3.3 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藥安全意識
2016年7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5年)》[7]中指出基層醫療機構的輸液問題值得關注,2015年化學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注射劑占62.9%,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給藥途徑以靜脈注射為主,占70.0%以上。表4中2014、2015年使用頻度排序前9位的都是口服制劑,注射劑的使用頻度較低。但臨床仍應將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放在工作首位[8],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輸液的原則。
以上數據顯示,閔行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抗菌藥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合理現象存在,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做到規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嚴格落實有關法規,加強綜合管理,做好點評工作并組織醫護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和宣教工作,同時開展社區藥學服務,提高社區居民的抗菌藥物認知度[7],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 張迎春, 王自力, 杜萍, 等. 控制抗菌藥物濫用的策略探討[J]. 醫學與社會, 2012, 25(3): 59-61.
[2]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M]. 10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656-658.
[3] 陳新謙, 金有豫, 湯光. 新編藥物學[M]. 1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34-122.
[4]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5)42號][EB/OL]. (2015-07-24)[2017-02-27]. http://www.moh.gov.cn/yzygj/s3593/201508/ f0fdf1f52df14b87aa97be53819f1036.shtml.
[5] 歐鈺琳. 分級分科管理法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影響[J].中國藥業, 2016, 25(10): 77-80.
[6] 張永信. 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手冊[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5: 182-183.
[7]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5年). (2016-07-13)[2017-02-27]. http://www.sda. gov.cn/WS01/CL0844/158940.html.
[8]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藥品器材局.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國衛辦醫發(2015)43號][EB/OL].(2015-07-24)[2017-02-27]. http://www.moh.gov.cn/yzygj/ s3593/201508/c18e1014de6c45ed9f6f9d592b43db42.shtml?fr 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9] 林薇, 金海英, 吳倫, 等. 社區居民對抗菌藥物的認知和態度及使用情況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 2015, 18(28): 3491-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