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初中階段語文閱讀課的有效實施進行研究和探討,筆者提出了導向型閱讀課、自主型閱讀課、展示型閱讀課等三種建構初中語文課堂的模型,并對每種模型進行了細致的組建。
【關鍵詞】閱讀課 課型 建構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04-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提出,語文課程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盵1]這就要求初中學段語文課不能把學生局限在教室內(nèi)、課本中,而是引導學生能從古今中外的文化巨著中汲取語言文字的知識和精神的營養(yǎng),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閱讀空間和時間,為學生呈現(xiàn)出廣闊的閱讀視野,并能夠?qū)W生的閱讀進行適時地指導,讓學生有機會與文字相遇,并能夠從其中獲得對自我有益的情感體驗。
初中語文閱讀課正是順應這一課標要求而開設的課程。初中語文閱讀課是指發(fā)生在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學段(一般指7-9 年級)中,在校內(nèi)或校外相宜學習場所內(nèi),由教育者指導被教育者進行自主課外閱讀活動的語文拓展性課型。
課型的建構是閱讀課有效實施的重要策略。課型即指課堂的類型,是基于閱讀課內(nèi)容而進行建構的不同類型的閱讀課。依據(jù)初中教學的特點和性質(zhì),筆者將初中語文閱讀課的課型設計如下:
一、導向型閱讀課
有導向,學生才能在閱讀中有目的閱讀,才能確保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導向型閱讀課包括:閱讀計劃制定課、閱讀方法指導課、閱讀內(nèi)容導讀課。
(一)閱讀計劃制定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攲嵕唧w的計劃是展開行動的前提,也是保證行動有效實施的重要因素。要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閱讀計劃的制定應包括兩個維度,一是教師層面的引導,二是學生層面的制定。在教師引導中,應充分考慮課標對學生的要求及學生的學情特點,由老師引導學生制定出共性即可供全班甚至全校來讀的書目,并明確書目的閱讀時間和速度;在學生個性化制定中,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閱讀基礎和閱讀喜好來制定屬于個人的讀書計劃。兩個計劃的融合便是學生三年的讀書計劃。
(二)閱讀方法指導課
訓練學生從文字資料中迅速獲得信息,提高閱讀效率的能力;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搜索信息、處理信息;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想象能力;讓學生讀與記錄結(jié)合,讀與圈劃并用,讀與評點相連,疑問、感悟隨手批注;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略讀等多種方法并用,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三)閱讀內(nèi)容導讀課
閱讀內(nèi)容導讀課分為兩種形式:名著導讀課和好書推薦課。
名著導讀課的閱讀客體是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名著,閱讀主體是學生。這種類型的閱讀課要求教師能從主導的角度將書籍介紹給學生,并引導學生來讀。
在閱讀內(nèi)容指導中,語文教師不是生硬的將書目清單發(fā)給學生,而是以導讀性語言,在語文學習任務中呈現(xiàn)。
如:今年的寒假有點炫:讀書寫作看電影——我們的寒假讀書寫作計劃。
前言:孩子們,這個假期很飽滿,聽起來都有點像做夢,這使我想起了我們的中學時代,寒暑假那大把的日子都是自己的,真是有足夠的時間“奢侈”,我記得我當時“揮霍”時間的方式就是讀小說,讀得如醉如癡……午后的讀書時光更是神仙不換的日子。只有先成為讀者,才能成為學者,看看你作研究的天分吧。
建議去讀兩本書:
名著推薦之一:小小的北極村,世界的北極村——遲子建《北極村童話》
名著推薦之二:今夜的天空很希臘 ——《希臘神話故事集》
這是我給初一學生的一份讀書任務單,我試圖用諄諄教導的口吻,引領學生讀書。在紙張與文字的交談中,將自己在讀書方面的見解,需要學生讀的書目,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假期中更有讀書的興趣。
好書推薦課,是同學之間、小組之間互相介紹自己喜愛的書籍。通過推薦,學生會對圖書有一個立體明晰的認識,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收獲,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來讀。
如:我在初二年級進行了一堂名為《陽春三月,我在讀》的閱讀課。該課以讀書交流推薦的形式展開,先以抽簽形式隨機提問學生,自己近期的閱讀書目,學生選擇其中一、二段分享;第二環(huán)節(jié)是,若有同讀這本書的同學,再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第三環(huán)節(jié)是小組同學之間交流自己近期讀的書,及讀書心得;第四環(huán)節(jié),學生將自己近期讀的書放在自己的課桌上,全班同學圍教室尋找自己喜歡的書,在征得書籍主人同意的情況下,可進行交換閱讀;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抽取今天的愛心讀者,贈送帶有老師寄語的書簽。這堂力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對學生閱讀分享的點評中,起到了引導讀書的作用。通過學生的分享和推薦,單位時間內(nèi),學生也與更多的經(jīng)典作品相遇。
二、自主型閱讀課
自主型閱讀課也叫“心靈的放牧”,是最能夠體現(xiàn)學生自主性的課型,也是閱讀課最主要的實施課型。這種課型秉承“大語文觀”,給學生以充分自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讀的書籍,拓寬視野,并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取向。為保證閱讀課作為語文拓展課的地位,教師在開展閱讀之前可給學生大致規(guī)定好選擇書目的方向,如文學類或社科類,不宜和語文學科相差太遠。學生對其他學科領域作品的閱讀,可放在閱讀課之外的閱讀活動中。
三、展示型閱讀課
展示型閱讀課是學生在課前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對閱讀中的感受與收獲進行展示、交流、匯報的課型。展示型閱讀課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具體包括讀書匯報課,表演展示課,問題探究課和學生講壇。
(一)讀書匯報課
“學生通過對范文語言的誦讀、品味、賞析,生成語感,積累語料,學習民族語豐富的表現(xiàn)力;在此同時,必然也受到范文語言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陶感染?!盵2]因此,通過讀書匯報課,可以將自己在一個階段中讀書的收獲和感受總結(jié)提升,以匯報的形式展示出來。這種類型的課完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可穿針引線地進行適時點評,以引導學生更好地閱讀。
(二)表演展示課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他們喜歡在演示中體驗不同的角色帶來的心理的感受。表演展示課是一種有效的讀書展示方法,即將自己所讀的內(nèi)容以情境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
(三)問題探究課
問題探究課是建立在共讀的基礎上的一種課型。在閱讀中,學生會漸漸形成自己的獨到的觀點,包括對文中人形象的認識、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理解、對作者意圖的思考等通過學生的各抒己見,學生之間會產(chǎn)生不同的觀點,甚至會產(chǎn)生辯論。這樣不僅會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同時也能加深學生的思維深度。
(四)學生講壇
基于閱讀,學生可選擇其中一個話題或自己一個研究方向,針對特定的主題系統(tǒng)性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提出獨到的見解,并可以引入PPT來展示。這是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出的智慧的結(jié)晶,是學生能力的全面體現(xiàn)。教師在閱讀課上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擁有一個講壇展示自己的讀書收獲,為學生研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個展示的契機,這是他繼續(xù)閱讀和終身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大背景下,閱覽課的實施是實現(xiàn)大語文的必由之路。筆者相信經(jīng)過一線老師和廣大教育教學專家的共同努力,閱覽課必然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其優(yōu)勢,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新鮮的活力,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成為一個終生閱讀的人,一個有豐富精神世界的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
[2]錢夢龍.我這樣上語文課[J].初中語文教育學, 201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