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賡+李顥
【摘要】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是提高學生信息能力的基礎課程。針對目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興趣不高、重教輕學等問題,提出以應用為導向,以案例教學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模式與考核方式的改進,加強學生文獻檢索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應用導向 案例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021-01
文獻檢索與利用是面向高校各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課,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學生信息能力的課程,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獲取各自專業及相關專業文獻的基礎知識,了解網絡信息檢索的原理與方法,掌握常用檢索工具。但該課程卻并未受到學生甚至學校的重視,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研討。
一、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現狀
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是我院學生的一門專業選修課,設置在大三下學期,由各個專業的專任教師開展教學。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在該教學方面目前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課程的教學效果不能得到保障。
1.學生興趣不高。作為大三的學生,對網絡和搜索引擎的使用都不會陌生,有些同學從一、二年級開始就跟著老師做實驗,對于文獻檢索更是比較熟悉。因此上課時會感覺這些東西自己都會,沒什么可學的,從而提不起太多興趣,影響了課程的學習效果。同時因為學分很少,有些同學干脆就直接放棄了該門課程,而轉修其它學分多的課程。
2.重教輕學。我院文獻檢索課近年來一直采用的是傳統的講授法教學,同時輔以一定的課堂互動,學生真正能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較少。雖然有幾個學時的上機時間,但是整個班一起上機,人太多很難保證學習的效果,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往往只是跟著聽聽課而已,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3.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我院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時成績+上機考查,以上機考查為主,而上機考查主要是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檢索并下載幾篇文獻或者專利?,F在的問題是學生上交的作業雷同的很多,甚至有少數學生就是直接等別人找到了自己拿來用,因此難以體現學生在文獻檢索方面的真實水平,也不利于教師給成績。
二、提高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效果的途徑
1.以案例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組織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他們的能力,加深他們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以應用為導向,帶著問題去學,可以讓學生直接了解文獻檢索的作用,而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死板的知識,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案例的選擇一般需要與專業緊密相關,如學院的立項課題、查新檢索、學位論文課題等都是合適的案例題材。此外,一些熱點的社會話題、學生所關注的問題等也可以作為補充,可以以此進一步增強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根據課程的進行程度,分別采用針對性和綜合性兩類案列。其中,針對性案例主要針對單一數據庫的應用,用于課程的開始階段;綜合性案例則用于課程后期,所涉及的數據庫和檢索方法會更加復雜,需要學生能對前面所學習的知識有較好的掌握和運用,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的掌握。通過案例教學,可顯著提高學生在文獻檢索方面的應用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模式的改進。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步轉變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課程初期,文獻檢索的基礎知識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適量的課堂互動。當完成了一兩個案例,學生對文獻檢索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應用能力的培養,將學生每8人分為一組,以一定的案例為基礎,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文獻檢索、分析、總結等工作,并將具體的方法制作成PPT,下次上課的時候以小組為單位對工作進行匯報。教師和其他同學則對每個小組的工作進行點評,總結得失利弊,利用學生相互比較的心理,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將該方法進行2~3次,每次換小組的不同學生進行匯報,加強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同時,可進一步加強學生在公共場合的表達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考核方式的改進。以往學生的成績主要由兩方面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占30%,上機考查占70%,但上機考查難以對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區分。改進教學模式之后,應該對平時成績和上機考查成績的比例進行調整,以學生的平時表現為主,將其占比調整到60%以上,一方面可使學生遠離考試焦慮,沒有后顧之憂,能以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另一方面也使學生能更專注于平時的學習和作業,加強他們對課程的參與程度,進而提高對文獻檢索的應用能力。此外,通過這種考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了解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真實的水平,有利于教師給出一個恰當的成績。
三、結束語
文獻檢索與利用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以應用為導向,以案例教學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工作。通過小組的形式,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一個完整的文獻檢索訓練,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慧勇, 許曉穎. 以實踐為導向的文獻檢索課程教學改革[J]. 河南化工, 2017, 34(1).
[2]李顥, 李賡, 尹先清,等. 化學化工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廣東化工, 2016, 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