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技工學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由于應用文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等方面的原因,使應用文寫作面臨諸多困境,本文通過 “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和寫作任務”,“以學生寫作訓練為主”,“重視評改”,“教師要寫‘下水文章”等,力圖突破困境,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水平。
【關鍵詞】技工學校 應用文寫作 困境 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08-01
應用文寫作能力,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職業生涯必備能力之一。一個人一輩子可以不寫文學性強的文章,但不能不寫應用文。當今這個信息時代,處理事務,交流感情,溝通信息等等,給應用文寫作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因應用文內容缺少故事性,語言平實簡明等特點,加之學生方面的一些的原因,使應用文寫作教學面臨著許多困境,教學效果也很難盡如人意。
一、困境
1.應用文寫作學習枯燥乏味。它文學性,人文性,趣味性,不如散文、詩歌表達情感,因有共同的情感體驗從而引起共鳴,不如小說有跌宕起伏情節而引人入勝,讓讀者欲罷不能。
應用文的特點是格式固定,語言平實,只要將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即可。從而增強了實用性,降低了趣味性,難以引起學生寫作興趣。它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這給應用文寫作教學造成困難。
2.學生方面的原因。
(1)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需要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而目前對大多數技工學生沒有學習應用文的“需要”這一驅動力。在專業課學習里,學生可以看到將來工作的需要和直接經濟利益,而這些應用文寫作學習中體會不到它對于自己將來的“用處”和“好處”。應用文寫作學習變成應付,完成作業只是為了本科目的學習成績能通過而已。在校學生缺乏用應用文解決生活中某一問題的迫切需要,因而學習動力明顯不足。
(2)由于學習基礎較差,造成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大都來自上高中無望的初中畢業生,對于學生自身而言,到技工學校讀書多少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學生學習基礎差,自覺性差。
(3)學生的相關知識儲備和解決問題能力有限,缺少應用文寫作內容——不知寫什么。即便是學生知道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也愿意去學,但往往因為在生活中技工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低, 應用文內容涉及到的相關知識(相當于工作中業務知識)缺乏,即使掌握了某種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及寫作格式,也因不知道寫些什么,而很難寫出能夠解決問題的應用文。
3.新媒體網絡讓人們可以很容易獲得大量信息,使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在應用文寫作上 “不勞而獲”。有的學生甚至一字不改的照抄照搬,不經過自己加工,這使技工學校學生探索及創造的積極性越來越弱,遇到問題就上網搜索,不假思索地抄襲,使得他們成為思考的“懶漢”——不會通過思考自主解決問題。
4.教師課堂教學存在誤區。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情境設計不好,寫作任務脫離學生實際,應用文知識講解過多等,都會直接影響到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把學生當作寫作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指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
以上因素使技工學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困難重重。
二、教學方法探索
1.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和寫作任務。導入教學的情境的設計,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將學生置于 “我要學”狀態。這就要求老師一是要了解學生對什么感興趣,二是留意校園及社會新近發生的一些事件。如,在《調查報告》教學時,預先設計好幾個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最主要的課外活動,最愛吃最好吃的食物等導入,然后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談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大部分學生最感興趣的是玩手機),接下來,我就布置任務:以宿舍為單位組成一個小組,選擇一個最感興趣問題展開調查,寫成調查報告。分三步:一是討論設計調查問卷;二是制作問卷答題表并展開調查(因為學生條件所限,免去印刷大量問卷,節省費用,用答題表記錄);三是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寫成調查報告。在學生討論調查問卷、分析調查材料、寫作調查報告過程中,針對每組進展情況,教師適時給予提示和指導。教學情境設計得好,就能吸引學生,也有內容可寫,應用文寫作任務才能完成的比較好,實現預期目標。
2.以學生寫作訓練為主,教師的教學重心放在寫作指導上。寫作是一項技能,技能是訓練出來的,而不是講出來的。所以多寫多練,才能掌握寫作要點、要注意的問題和常用語句等,才能養成寫作技能。如果老師照本宣科,照課本內容講下去,灌輸太多理論知識,自然讓人感到索然無味。而應該在任務的引領下,在學生寫的過程中進行寫法指導 ,把該文種的寫作知識一部分融入布置寫作任務時的要求中,一部分放在寫的過程中的指導中。按寫作思路,一個一個問題提出,一個一個解決,步步引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例如,在《國家助學金申請書》分析和寫作過程逐一提出:“你寫申請書要達到什么目的?——解決經濟困難”“你要申請什么?——寫成標題”“向哪個組織或部門申請?——稱謂”“怎么樣的條件才能申請?你具備了哪些條件?——申請的理由”“怎樣使你的理由更充分更有說服力”諸如此類,設置系列問題,環環相扣,當學生思考討論后對所以內容基本有東西可寫時,再按應用文要求整理出來即可成文。這樣不僅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還能引導學生多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視評改。在應用文寫作學習過程中,“評改”的作用非常重要。將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投影展示,讓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生指出這些文章中的不足之后,教師指導學生修改,最終完成較高質量的應用文。經過的途徑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4.引導學生要善于學習和借鑒,多積累。充分利用課本例文和網絡,給學生提供更多可供學習的參考材料,允許他們用手機搜索并參考相關應用文,讓學生在多讀多看中學習不同文種的寫作特點、寫作要點,積累常見用語言,思考怎么寫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習和積累得多了,寫起來就能做到得心應手,順手拈來。
5.教師要寫“下水”文章,親自“試水”,才能摸索寫作過程要解決的問題和一般的寫作思路。然后這把自己完成這一寫作任務過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逐一呈現。教師為人師范,所以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示范給學生看自己是如何完成這篇應用文寫作的。
應用文教學方法有多種,可用角色扮演法,如《求職信》學生分別扮演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人事經理,讓求職者體驗關注的重點在哪里,這樣寫起求職信來才能有針對性。也可用場景模擬法,如《會議記錄》《會議紀要》教學,提出會議主題,模擬開會,進行討論,做好《會議記錄》,再整理成《會議紀要》。教學是一個復雜過程,如果教師抓住最好的教學時機,善于隨機應變,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應用文寫作教學在實踐能找到突破口,才能變“苦”為樂,提高學生在工作生活中用應用文處理事務的能力。
作者簡介:
李佳萍,女,1969年出生,籍貫陜西西安,廣西公路技工學校語文教師,講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