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喜/文
關于高校物流專業ERP實訓的改進建議
張春喜/文
現代物流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ERP軟件,以加速企業的現代化決策,這就要求未來的企業建設者必須熟練掌握和使用ERP。本文針對目前高校物流專業ERP教育實訓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
物流、供應鏈、ERP、實訓
ERP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以先進計算機及網絡通信技術為運行平臺,能夠將供應鏈上所有合作伙伴之間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統。其基本理念是:將企業供應鏈上的各項業務流程如客戶訂單、計劃、采購、庫存、制造、質量控制、運輸、分銷、服務、財務、設備維護、人事等全面優化與集成,使企業與供應商、客戶能夠真正協調起來,進而根據客戶需求來優化企業的決策和管理。
ERP是現代企業大型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統的典型代表,不僅是先進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充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企業資源的集成,更重要的是能充分體現現代管理思想與方法,企業可以通過實施成熟的ERP軟件包來吸取行業的最佳實踐經驗并學習優秀的業務流程,以改善企業績效,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具體來說,ERP系統主要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 資源管理范圍方面

圖1 :MRP的基本邏輯
ERP系統是在MRPII(是對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資源進行有效計劃的一整套生產經營管理計劃體系)的基礎上擴展到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制造活動,將供應商的制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企業內外整合的供應鏈。
2. 生產方式管理方面
MRPII系統把企業歸類為幾種典型的生產方式進行管理,如標準產品的重復性生產、批量生產、根據客戶需求按訂單生產、按庫存生產等。ERP在MRPII的基礎上,不僅能支持和管理幾種典型的生產方式,而且能很好地管理混合型制造環境,滿足企業對多種生產類型管理的需求,提高了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3. 管理功能方面
ERP除了MRPII系統所具有的制造、分銷、財務管理功能外,還增加了支持整個供應鏈條中的物料管理、生產保障體系的質量管理、設備維修等功能,在輔助管理、實時控制、人員決策方面的功能更加強大。
4. 事務處理控制方面
ERP系統支持在線分析處理,強調對生產過程的事前、事中控制,支持對關鍵問題的實時分析能力。
5. 協調多工廠、多地域事務處理方面
ERP系統體現了供應鏈管理中的協調思想,具有支持完整的組織架構功能,支持企業的多工廠、多地域、多幣制的全球化制造、跨國經營等管理上的需求。
1. ERP教材內容不能滿足課堂教學需要
目前ERP教材很多,但有的是大而全,ERP理論、ERP實驗、ERP實施都有,面廣而不精;有的是長篇大論,實踐內容比較少,華而不實;有的是以實踐性內容為主,但各實訓內容沒有連貫,與企業實際業務相差甚遠,不成體系;有的實訓平臺功能不一致,在不同的模塊或者功能點采用不同的ERP系統進行講解,使讀者失去方向,因此實訓教材的缺失導致ERP課程不易為學習者所掌握。
2. 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關系處理不好
有的教師對理論情有獨鐘,部分講授者喜歡長篇大論的理論講解,學生掌握理論后再進行ERP操作的實訓教學,此授課方式往往會導致ERP操作的實訓課還沒開始,學生們已經對ERP失去了學習興趣;有的教師過分偏重操作實訓,在ERP實訓課中全是實訓項目,基本沒有理論,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還有的實訓課以軟件功能介紹為主,教師對于實施、具體應用環節等內容往往照本宣科、一帶而過,使學生雖然知道ERP怎樣操作,但不知如何應用它,更不用談ERP項目的實施。
3. 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很多教師采用的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或者都是分組討論教學方法,或者都是案例教學分析法,這樣或許有利于教師備課、上課,但未必有利于學生學習,極大降低學習興趣。另外,單一的教學方法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教學內容。
4. 各實訓內容之間銜接不暢
ERP實訓課給學生未來工作帶來非常有幫助的實操技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ERP實訓課雖然實訓內容很豐富,實訓項目也很多,但各實訓項目間沒有連貫(比如物料清單放在需求計劃之后,導致學生理解有困難),各實訓項目間沒有很好的過渡,即整體實訓內容的授課順序沒有與實際業務流程保持一致,各自獨立,難成體系。
1.應講清楚ERP運作的邏輯
既然是ERP實訓,那么理論就不應講得太多,不過最基本的ERP運作的邏輯還是需要講清楚的。如果不清楚ERP邏輯,學生聽得總是似懂非懂。如筆者去年做的一次ERP教學實訓,結果調查表明有73%的學生還是不明白ERP運作的邏輯。
高校物流ERP實訓不只是單純地教學生操作練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如何根據企業具體業務去設計相關ERP操作進而符合企業流程,甚至可以用ERP標準流程去改造企業業務流程,使它更合理、更科學。
ERP其實并不是全新的東西,而是MRPII進一步發展的產物,MRPII的內容仍然是ERP的核心內容。ERP的基本邏輯來之于MRP,如圖1,客戶訂單和需求預測生成年度生產計劃MDS,接著由年度生產計劃生成主生產計劃MPS(這里要考慮企業的粗能力計劃),然后在主生產計劃的驅動下,根據物料信息和已有的倉庫庫存,將產品進行分解,生成自制件生產計劃和外購件的物料需求計劃,作為車間生產和物料采購的依據。
在MRP邏輯講解過程中,特別要講清楚兩點:一是MRP的邏輯原理,市場需要什么,目前有什么,還差什么,將要生產什么;二是MRP的五個變量,即物料清單、批量、提前期、初期庫存、安全庫存等在ERP運行各個階段對結果的影響。
2.重點講解的幾個模塊
物流ERP實訓需要重點講解的幾個模塊是:銷售PD模塊、生產PP模塊、物料MM模塊、財務CO和FI模塊。按照ERP的邏輯應當先講解PD模塊,但是在此之前應先講解物料主數據,因為物料主數據貫穿在所有模塊之中,不管銷售、生產、采購、倉儲、運輸、成本都是要指定物料的,不然一切都是空中樓閣;講好了物料主數據,接著就要講銷售PD模塊。這里有兩個重要的小模塊,即客戶模塊和銷售訂單模塊;然后就是生產PP模塊,它包括物料清單和工藝路線小模塊以及生產工單小模塊;再接著就是物料MM模塊,它包括采購、收發料、發貨、盤點等小模塊;最后是財務成本。
3.要與企業需求相接軌
目前,企業中懂得ERP邏輯的操作人員不多,大多數只是會操作某一個業務功能;同時,既懂企業具體業務流程,又能在ERP上實現相關功能的人太少。這導致的結果是ERP操作流程和企業實際業務流程脫鉤,業務操作一套,ERP系統另一套,不能有效地指導生產。所以高校物流ERP實訓不只是單純地教學生操作練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如何根據企業具體業務去設計相關ERP操作進而符合企業流程,甚至可以用ERP標準流程去改造企業業務流程,使它更合理、更科學。
4.讓學生勤動手
物流ERP實訓,有許多高校流于形式,有的是因為老師懂得不太多,有的是課時太少,有的是教得簡單,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學習不夠深入,很多學生到課程結束了還不知道該門課程講了些什么,動手能力更是無從談起。物流ERP實訓操作不是在講理論,重點是實訓操作,要留給學生足夠多的操作時間,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操作,讓學生明白每一步操作的意義;實訓結果的評價重點也要放在操作上,具體可以讓學生操作,然后根據操作結果打分,這樣可以激勵學生多動手,從而提高操作能力。
作者單位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