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倡導各科教學改革的今天,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人們對于體育的認識逐漸的發生了變化,同時相比較于過去,體育教學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作為直接影響體育課堂教學過程和效率的教師職業素養也在同時被賦予了更高的標準。所以,每一位體育工作者都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培養出更多的,適應時代發展和要求的優秀體育人才。本文主要從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和教師職業素養對課堂教學的影響兩大方面著手,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和意見,拋磚引玉。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師 職業素養 技能行為 課堂教學 影響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04-02
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所需合格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與德、智、美、勞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構成了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體魄的現代化“四有新人”。只有好的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一個好的體育教師不僅要擁有扎實全面的,教學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之外,還需要擁有廣博的文化素養,興趣愛好才能更好的適應體育教學工作的特殊性和教學環境的不同。體育教師作為體育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其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
所謂“素養”,也可以說是素質或者修養,是指人們在思想,知識,藝術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教師的職業素養是學校和社會對其提出的特定要求,也是教師職業內的規范和要求。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主要包含:
1.政治思想素質(基礎)
雖然體育教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訓,但是他和其他科目的教師一樣,都是文化知識和道德觀念的傳播者,同樣肩負著育人的社會職責,因此,政治思想素質是體育教師所要具備的基礎素養,正所謂,“身正為范”。具體表現為:擁有崇高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對于教育事業,事業心強,愛崗敬業,嚴于律己。對于自身形象,衣著整齊,舉止文雅,精神飽滿。對于受教學生,為人師表,關心愛護,樂于奉獻;擁有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遵循素質的全新教育理念,樹立快樂體育,快樂學習的全新教學觀,已改傳統以“分數論英雄”的死板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做“發展能力”,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
2.專業技術素質(保障)
秉持著“術業有專攻”的理念,通常情況下,小學體育教師經常是就著同一個運動項目,一教就是好些年,雖然專項技術素質毋庸置疑,但要說“專業”,怕會少些“火候”。正所謂,“學高為師”,具體表現為:具備有廣博,精深的文化專業知識和理論,“一專多能”,全面,正確的掌握各種運動項目的技術基礎,這樣,技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滿足教育和業余運動的需要,又能滿足課上不同孩子的體育需求;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強健的體魄。一方面新課程改革對于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能力低下的體育教師面臨失業問題。另一方面未來體育空間的擴大,小學體育教師會受到各方的監督和效仿。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能夠很好的調控自己的情緒,不影響授課的順利進行。強健的體魄是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資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教育教學素質(根本)
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水平,是體育教師必備的素質。在教學方面,體育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講解,教授,而且還要注重將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貫穿在組織嚴密的體育教學中,正所謂,“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具體表現為:擁有超強的德育教學能力。全面,仔細的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日常行為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情況等等,從而在教學中過程中,準確的抓住時機,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典型的生活實例,采用性質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團結友愛,遵紀守法等思想品德方面的滲透教育,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擁有超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能“言”并“善言”,能示范體育動作,并動作優美,能一言九鼎的“指揮”,也能在交流探討中“引導”。能夠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需要,受教者的特點,有條不紊的組織教學;擁有超強的創新科研能力。體育教師不能只是一個單純的“教書匠”,而應該是一個擁有強烈時代感,身體里充滿新鮮血液,不受固有觀念和教學模式束縛的知識的創造者;擁有超強的識人善用的能力。善于發現學生各自的有點和特長,從而派發不同的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骨干意識,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約束自己,提高參與性。
二、小學體育教師職業素養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1.教師職業道德對體育課堂教學的影響
教師的職業道德可以簡單的歸納為:教師對待自己教育事業的道德,教師對待受教者學生的道德,教師對待教師同伴的道德以及教師對待學生家長以及周遭社會人的道德。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除了增強學生體質的體育技能訓練之外,教師還應該始終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進步,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美好的心靈。這里主要會涉及到的就是教師對體育崗位,對學生兩者的道德。
對于教育事業的道德:愛崗敬業,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是體育教師所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教師對于自己崗位的熱愛,就好似學生對于科目學習的興趣一樣,是他工作的內在動力。沒有動力,機器不會動,汽車不會跑,同樣,沒有動力,教學不可能好。教師熱愛自己的事業,表現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精神飽滿,心情愉快,激情澎湃,在心理上的感覺就是一切都“so easy!”同樣,教師的這種教學狀態所形成的氛圍會感染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的學習也是熱情高漲,事半功倍。反之,消極,低迷的教學情緒和氛圍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體育興趣,導致課堂沉悶,古板,事倍功半。
對于受教學生的道德:教師對于工作的熱愛具體的表現就是他對于受教者,學生的熱愛?!褒埳抛樱饔胁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個體的差異,既表現在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上,也表現在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上。這也就使得同一個班級里,學生呈現出參差不齊的體育能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的了解并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在情感態度上,一視同仁,在教學實施上,因材施教。這樣的教學方式,相比較于“大一統”的教學來書,必定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和精力,但是只要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那么想必也是不會懼怕這些的。
此外,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他們模仿學習的對象,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校園生活里,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教師威信,只有處處以一個良好的體育教師的到的言行來言傳身教著學生,才能培養學生獲得文明的行為習慣,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教師職業技能對體育課堂教學的影響
教師的職業技能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體育教師只有將這兩方面的素質充分發揮,才能上出精彩的體育課。
首先是知識素質。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無論是知識更新的速度,還是信息傳遞方式,都因為信息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教師所掌握的知識在這個信息時代變得微乎其微,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知識經濟的步伐,才能不成為別人口中的“不學無術”(前蘇聯教育學家曾說:“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其不學無術”)。倘若體育教師知識素質不過關,在課堂教學中被學生問的啞口無言,那是多么尷尬的一件事情啊。所以一位稱職的體育教師不僅要對所教的專業知識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而且還要有學而不厭,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扎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應對不斷變化的新教材;通過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和內涵;通過探討和反思,取長補短,進一步的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另外,如果教師能夠掌握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話題,就更好不過了,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的完成教育任務,而且還能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融洽師生的關系,一舉兩得。
其次是能力素質。知識和能力,就像是書本和實踐,不能學以致用,再多的書本知識都是枉費。能力素質是指教師傳授知識的條理性和系統性,知識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基礎,而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一位合格的體育老師不僅要淵博的知識素養,基本的教學能力,而且還要擁有挖掘教材本身魅力和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的能力,并能夠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一般學校會更加注重體育教師的體能素質,通常會有限招聘男性體育教師,認為他在體育教學中更容易“掌控全局”,這樣的性別歧視,在無形中就忽略教師的能力素質。教師良好的能力素質表現在他能夠選擇恰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反之,就會對學生的積極性產生消極的影響。
3.教師職業行為和作風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體育教師的職業行為和作風主要反映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態度和行為。一般情況下,學生喜歡就表象上來看,形象好,氣質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態度溫和,和藹可親,動作優美,語言幽默的老師,相應的,這種類型的老師會更容易開展教學工作,而且效果也會更好。如果說,在體育課上,教師穿著干凈得體的運動服,運動鞋,把自己當做學生中的一員,和學生坦誠相待,一起運動,這樣不僅能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而且還能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反之,如果體育教師西裝筆挺,皮鞋錚亮,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那么學生的心理上難免會產生排斥,抵觸甚至厭惡的情緒。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體育教學工作,就好比那“蜀道”,難如上青天。
總之,這個課程改革的新時代對學校的體育教育提出了更要的要去,要求體育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技能,又要讓體育愉悅學生的身心,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提高認識,不斷的學習,完善自我,以較高的職業素養,勝任育人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吳志超,劉尚曾,曲宗虎.現代教育學論與體育教學[M],北京:人名體育出版社,1992
[3]曲世清.論小學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師素質的要求[J],重慶交通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