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沖壓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人生中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辛勤耕耘才能實現;事業上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踏實苦干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鑄就。
值“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作為中國鍛造與沖壓行業領域主流媒體,FM《鍛造與沖壓》雜志及微信公眾號特別在2017年5月刊開辟了“最美沖壓人”專欄,通過聚焦“沖壓工匠”,詮釋“勞動之美”,向沖壓行業的所有同仁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沖壓技術科壓合技術團隊只有6個人,卻負責了轎車公司所有車型的壓合生準工作,馬自達系列的老馬六、睿翼、阿特茲,奔騰系列的B30、B50、B70、B90、X40、X80,紅旗系列的H7共10余款車型都已量產上市,還有一系列未上市車型正處于緊鑼密鼓的生準過程中。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沖壓技術科壓合技術團隊
壓合技術團隊在轎車公司各車型的壓合生準過程中不斷總結,發表壓合相關論文6篇、編寫一汽集團標準1篇、累計總結案例分析100多篇,在壓合領域不斷學習創新,使用新技術、新設備,從模具壓合到專機壓合再到機器人滾邊壓合,總結出各種壓合方式的優缺點,并按照生產準備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壓合方式,實現了工藝面積、投資與質量的最優化。
團隊的6個人除了平時工藝評審、設計會簽、現場調試等生準工作之外,每個人都各有所長。有精通電氣PLC的、有擅長結構設計的、有專攻機器人調試的,還有模擬分析方面的能手。這些特長在壓合技術團隊中起了特殊的化學反應,使得團隊在壓合領域中沒有盲點,哪個方面出現問題都能迅速解決,保證了壓合的質量與項目節點順利達成。
把自己的活干好,把壓合領域做專做細,壓合技術團隊正以自己的方式為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沖壓技術科高級專家蘇傳義
蘇傳義,一汽集團高級專家,從事沖壓領域工作29年。自工作以來,蘇傳義想得都是如何更好地改善沖壓工藝,如何更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秉承著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蘇傳義先后主導了紅旗H7、奔騰B50、奔騰B70、奔騰B90、奔騰X80、奔騰B30、歐朗等車型的沖壓工藝評審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加班加點進行模擬分析,深入生產現場了解常發問題,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實踐經驗,結合自身多年理論知識,蘇傳義參與編寫了《實用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手冊》,發表《汽車內飾加強板沖壓工藝的制定及有限元模擬分析》、《管型件端頭的浮動凹模修邊沖孔模設計》等論文十余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二十多年中,蘇傳義擁有發明專利一項,獲得了“一汽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獎”一等獎、“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二等獎等多項榮譽,榮獲“杰出青年工藝師”、“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等稱號。二十九載華發生,始志不改沖壓情,如今的他,仍然奮斗在沖壓領域,帶領著團隊沖破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如果說沖壓是鋼鐵的藝術,那么,蘇傳義已經用自身的實踐行動詮釋了鋼鐵之美。最美沖壓人,實至而名歸。

山東紅旗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軍品科研所高級工程師聶蘭啟
聶蘭啟,山東莒南人,高級工程師。1986年畢業于內蒙古包頭機械工業學校鍛造與沖壓專業,現供職于山東紅旗機電集團有限公司。三十多年來,他始終秉承著刻苦鉆研、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一直致力于軍品零件塑性成形工藝技術研究,尤其對薄壁深錐形拉深零件的拉深和變薄拉深工藝有獨特的見解。多年來,憑借著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先后自費購買了近五百種鍛壓技術書籍,并自費訂閱了十多種專業技術雜志,不斷加強新技術的學習,并把學到的新技術、新工藝應用于公司實際生產中,改進和優化幾十個軍品零件塑性成形工藝及模具結構,為公司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工藝技術難題,累計為公司節約800多萬元,為公司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聶蘭啟先生在刻苦鉆研專業技術的同時還廣泛參與行業活動,先后擔任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專家、中國兵工學會壓力加工學會委員、山東省模具工業協會專家、集團公司科技帶頭人,《模具制造》雜志、《精密成形工程》雜志編委,并在國內專業會議和重點學術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參編專業書籍10部,主審高職教材1部,獲實用新型專利3項。先后獲山東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濰坊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五小”成果獎和公司科技進步獎多項,曾榮獲山東省國防機械電子系統“五一勞動獎章”。

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制造工程部沖壓技術室主任師董鍇
東風汽車公司籌建自主品牌,準備建設一個全新的乘用車制造工廠,從旗下各個合資乘用車公司抽調技術人員援建自主品牌乘用車工廠。本人自加入東風乘用車公司后,擔任沖壓車間能力建設負責人,負責建設一個全新的沖壓車間。主要負責沖壓車間的“工藝布局設計”、“廠房建設”、“生產工藝流程設計”和“生產設備的選型”,以及隨后的設備制造跟蹤和安裝過程監控。在工作中充分考慮效能和成本的最佳平衡點,并結合使用單位的意見,編制完善和詳細的設備采購技術任務書。在設備的制造和安裝調試期內,應用專業技術能力和項目管理方法,對設備質量進行嚴格管控,保證設備按期投入使用。為東風乘用車公司新車型的投放和沖壓車間“低投入,高產出”的建設打下基礎。
在工作中注重組織記憶工作,對在調試和試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故障進行分析和總結,不斷積累經驗。獨立編寫了400多頁壓力機常見故障處理方法指導手冊,并對維修班組進行培訓,提高了整個維修團隊的維修水平,減少了故障處理時間。
先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五項實用新型和一項發明專利的授權,并且獲得東風汽車公司兩項專有技術認定,編制了九項東風汽車公司企業標準,前后三次獲得了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科技進步獎。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設備動力部科長梁家春
本人從事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已經有18年的時間了,對汽車制造四大工藝相關設備原理有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各種沖壓設備的規劃、選型及管理,工業機器人設備原理、應用、管理及故障診斷等。
從事沖壓設備的一線維護與保養,保障生產持續不間斷是設備人員的天職。本人多次獲得月度設備“零停臺”榮譽;負責奇瑞四期沖壓新項目設備安裝調試、設備驗證、問題消項、項目按期交付并投產;沖壓開卷線建設項目,負責項目前期規劃、技術交流、圖紙會簽、出廠驗收、現場安裝調試及驗收交付;主持的“智能”QC小組,降低壓力機停臺時間、人機界面功能改造,獲得蕪湖市優秀QC小組、安徽省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主持完成了沖壓各類設備預防性維修標準的編制及現場應用,有效地降低了設備突發故障的發生;主持及參與多項沖壓設備的大修工作,如2400t單動壓力機飛輪軸承更換、橫梁內部高速軸軸承更換、液壓墊的維修與維護。50t雙梁橋式起重機電氣系統升級改造,COAMU及KUKA沖壓搬運機器人自動化的維修維護等工作。
撰寫了《機械壓力機上的歐姆龍CP114凸輪定位單元》等專業技術論文11篇,部分論文獲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擁有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