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文
古巴的城市道路交通

徐艷文
古巴是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這個國家的道路交通以公路為主,公路總長4.9萬余公里(包括高速公路682公里),中央公路橫貫古巴島。鐵路總長約1.48萬公里,一半以上為甘蔗運輸專線,另有147公里電氣化鐵路。古巴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出租車和市內小火車。
古巴的公路、鐵路雖然發達,但車輛不足。古巴最大的汽車運輸公司阿斯特羅,使用的幾乎全是50座的中國宇通大客車,這些車輛承擔著古巴各省市之間的交通運輸任務。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很便宜,但比較擁擠。首都哈瓦那有一種公交車,當地人稱“駱駝車”。這種車造型奇特,大大的柴油發動機車頭,拉著中間低兩頭高的長長3節車廂,活像一只雙峰駱駝。“駱駝車”在古巴歷史悠久。上世紀90年代,古巴面臨嚴重經濟困難,外貿減少近一半,能源短缺。為擺脫當時困境,“駱駝車”應運而生。這種車的車頭是蘇聯、東歐的老爺貨,而龐大的鐵皮車廂則是古巴人自己動手焊接的。即便如此,哈瓦那人對轟鳴的“駱駝車”依然情有獨鐘。近30年來,這種車成為哈瓦那公交的主力軍,一次能載客400多人。“駱駝車”上沒有人報站名,因為古巴交通法規定,只要路上有人招手,車就必須停下來。因此可以說,沿途都是車站。偌大的車體往往只有司機一人,不過當地人很自覺,基本沒有逃票現象。2009年以來,古巴從中國購買了5000多輛宇通客車,“駱駝車”才在哈瓦那退出歷史舞臺。但退下來的“駱駝車”經過整修后,被送到古巴的其他省份繼續“發揮余熱”。
哈瓦那沒有地鐵,公共汽車線路也不多,但出行可以打車,只是價格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目前,古巴石油供應的缺口較大,每年最少需要六七百萬噸,自己卻只能開采200萬噸,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所以古巴人就有了搭順風車的習俗,政府也鼓勵搭車出行。
哈瓦那的街道同其他國際大都市一樣,車水馬龍,所不同的是車流中有多一半為老式汽車。其中有美國生產的福特、雪佛萊,還有來自前蘇聯和東歐的拉達、伏爾加,至少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產品。龐大的身軀、古樸的造型、老式的車燈,配上明黃、粉紅、天藍等頗為“怪異”的顏色,格外引人注目。對于初到哈瓦那的人來說,這些“老爺車”和哈瓦那老城區一幢幢歷經了一兩個世紀的建筑一樣,使人產生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古巴的出租車分為兩類,一類是車況較好的進口車,如奔馳、標致、現代和大眾等,這類車在機場和飯店較多,只收可兌換比紹。另一類是在大街上比較常見的拉達車,車況較差,價格比較便宜。出租車還有一種類型,主要在旅游景點的道路上運行,樣子象個半圓的小屋子,是摩托改裝的,只坐兩個人。由于交通工具少,古巴交通法規定,掛紅、藍牌照的公車在有空座位的情況下,遇有人搭車應允許乘坐。否則,百姓可以上告。據說有的將軍的專車都成了班車,每天上下班時,沿途要拉上一些普通百姓。在各個主要汽車站,政府還派專人手持寫著停車字樣的牌子幫助乘客攔車。
古巴的市內小火車速度和汽車差不多,由于每天班次有限,所以車票很難買到,而且除了少數的特等車廂外,火車上的條件比較差,所以大多數當地人出行都選擇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