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磊
(達州市達川區堡子鎮畜牧獸醫站,四川達州 635000)
芻議動物強制免疫死亡補償對防疫工作的推動作用
劉 磊
(達州市達川區堡子鎮畜牧獸醫站,四川達州 635000)
動物強制免疫應激死亡補償是關免疫成敗,達州市達川區從2012年起對全區實行財政補償并逐步完善,有力地推動了工作開展。
動物;免疫死亡;狀況;作用;問題;建議
1.1 補償金來源
未出臺文件的2012年前,補償金來源為:區局下拔約40%,鄉鎮和免疫人員各承擔40%和20%。
1.2 補償標準
全區未制定統一補償標準,補多補少由各鄉鎮站自定。由于受資金短缺和個人利益的影響,僅 2011年和2012年分別出現免疫糾分21件、19件。
1.3 工作開展
鑒于以上原因,常出現以下現象:一是防疫人員懼怕賠償打假針、造假冊、用蒸餾水代替疫苗、減少劑量等防應激反應;二是工作難做,特別是發生過強制免疫應激死亡的更是難上加難,在“誰打死了誰全賠”等言語下,做真做實難;三是質量上不去。從表1可看出,豬瘟、口蹄疫、高藍、禽流感、新城疫免疫密度最高的77%、低的僅52%,發生疫情的風險極大。
幾經周折在2012年出臺了《達川區人民政府動物強制免疫應激死亡及疑似疫情處置強制撲殺補償辦法》(達府發〔2012〕)54號(以下簡稱《辦法》)的實踐證明,規范補償,有力地促進了免疫工作開展。
2.1 免疫接受率上升
農戶能得到補償,接受免疫的大大增加,掃請了免疫中的最大障礙。
2.2 糾轉了打假針問題
醫人員再也不負擔經濟賠償責任,加之農戶也支持了,所以工作積極性顯著提升,杜絕了打假針等現象發生。
2.3 免疫質效提高
從表1、表2看出:《辦法》實施呈現出了“兩高”良好態勢。即:免疫密度提高。實施后4年與實施前2年相比(均為平均數,下同)免疫密度提高了:豬瘟29.4%,口蹄疫(豬18%、牛20.9%、羊23.5%),高藍病37.0%,禽流感38.1%,新城疫35.1%;抗體水平提高。從表2可以看出,由于解除了心理壓力,敢于按規免疫,雖補償金額上升,但同比抗體水平提高了:高致病性禽流感34.5%,高藍病29.5%,豬瘟22.8%,口蹄疫(豬24.8%、牛23.6%、羊29.1%),新城疫32.9%。
2.4 免疫糾紛明顯降低
表1顯示,群眾吃了定心丸,上訪、告狀人員少了,同比免疫糾紛降低了65.0%。

表1 達州市達川區2010~2015年免疫密度自查統計表
3.1 認定上有困難
把補償理解為照價賠償,無理要求審核人員超標準申報;不顧補償程序,要求一死即補;非免應激死亡的說成是因免死亡,造成認定難。
3.2 工作上有疏忽
規定在免疫后48h內認定有效,但把超時死亡的納入補償;死亡動物的補償金額超標現象;疫苗的批號與種類不符實際;免疫標識不齊等。
3.3 審核上有難度
要求照片必備的畜主、頭數、無害化處理三個物證要素不齊或不完善。若補,又不合規,不補,養殖戶又不依。

表2 達州市達川區疫控中心2012~2015年抗體水平自查記錄表
4.1 補帖及時到位
畜牧、財政部門要盡量及時辦理補償事宜,減少群眾擔憂,形成良好的理賠印象,激發群眾更加支持免疫工作。
4.2 宣傳到位
講清畜禽發生應激反應的原因,明白個別機體的過敏性反應實質;講清應激反應與免與不免誰輕誰重的問題,明白不免要承擔的疫情危險;把盡免疫義務與享受補償政策結合宣傳,以恩促免,自覺擔責。
4.3 監督到位
建立強制免疫應激死亡補償檔案,隨時接受有關部門監督檢查;以明察暗訪等方式核實情況,防止違法違紀事件發生。
[1] 朱軍政,高波.達川區動物強制免疫應激死亡補償情況調查報告[J].中國動物保健,2015,(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