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芝,曲小彤,趙猛(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普內科,遼寧 營口 115007)
120例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的治療分析
劉艷芝,曲小彤,趙猛
(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普內科,遼寧 營口 115007)
目的 分析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120例,在對其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硝苯地平片,并給予患者鼻塞法低流量持續吸氧,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120例患者經過治療,顯效98例,有效1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100%,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到明顯的改善。結論 在對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硝苯地平,并進行低流量持續性吸氧,其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硝苯地平;低流量持續吸氧;療效
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是呼吸內科中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其由于反復發作,難以根除,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通常有過敏史,以喘息為主要臨床癥狀,可引發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喘息型支氣炎在臨床治療時,通常以緩解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難為治療目標[1-2]。本次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聯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間收治的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齡47~86歲,平均年齡(60.37±5.37)歲,病程6~25年,平均病程(13.27±2.58)年。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1997年制定的關于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患者均因病情反復發作而入院,入院檢查時可見咳嗽、氣急、氣喘、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患者雙肺有哮鳴音或者干濕啰音。
1.3 排除標準 本次研究排除由結核、真菌、腫瘤以及過敏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喘息患者;排除嚴重心、肺、腎功能不全者;排除合并心血管系統嚴重原發性疾病患者;排除過敏體質患者或者對多種藥物過敏的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嚴重造血功能障礙患者。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進行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基礎上,復合使用硝苯地平片,初次服用時采用舌下含服的方式,單次含服10~20 mg,之后每次均為口服,10/次,3次/d。氨茶堿250 mg+100 mL(5%)葡萄糖靜脈滴注,1次/d。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鼻塞法低流量持續性吸氧,其標準為2.5 L/min,10~15 h/d。本次研究以7 d為1個療程,對患者進行治療。
1.5 臨床癥狀判斷標準
1.5.1 咳嗽 重度(+++)晝夜頻繁咳嗽,對患者的工作、睡眠影響嚴重;重度(++)陣咳明顯,對工作及休息有一定的影響;輕度(+)患者偶有咳嗽情況,但對生活及休息無明顯影響。
1.5.2 喘息 重度(+++)呼吸困難;中度(++)靜息時喘息;輕度(+)運動過后出現喘息。
1.5.3 肺哮鳴音 多(+++)兩肺布滿哮鳴音;中(++)兩肺中散在哮鳴音;少(+)兩肺可在深呼吸可出現少許哮鳴音;無(-)深呼吸時不能聽到哮鳴音。
1.6 療效標準 本次研究療效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層級。顯效:咳嗽、喘息、肺哮鳴音3個臨床癥狀情況改善兩級;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1級;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或者改善不到1級。
1.7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結果 120例患者經過2個療程的治療,其中顯效患者98例,占所有患者數量的81.67%,有效患者12例,占所有患者數量的18.33%,無效患者0例,本次治療總有效率為100%。
2.2 癥狀消退情況 120患者治療后,咳嗽、喘息、哮鳴音情況明顯緩解,咳嗽中/重度、喘息中/重度及肺哮鳴音多/中比率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癥狀消退情況比較(n)
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是一類常見的疾病[2],其是由于感染或者非感染等因素所引發,可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發生炎性病變,黏膜分泌物增多,引起一系列癥狀的呼吸系統疾病。其在急性發作期時,各級的氣管壁均發生炎性反應,包括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使病情加重,并逐漸向更為深層發展,蔓延至中性粒細胞,造成水腫、變性壞死以及潰瘍,其基底部的肉芽組織和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管腔狹窄[3]。由于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長期反復發作,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和纖毛系統受到損傷,使纖毛柱的上皮細胞變性、壞死直至脫落,鱗狀上皮細胞和黏膜下的腺體增生,支氣管壁水腫,管壁的肌肉發生痙攣使氣流流動受到限制。有研究發現,平滑肌細胞的激活和反應,通常與細胞漿中的鈣離子的濃度有著密切的關系[4]。
目前對于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的治療主要以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痙平喘為主要治療目的,在控制感染時,一般根據臨床經驗和本地的病原菌流行病學監測情況選取抗生素,對于長期感染患者需進行痰液病原菌培養和藥敏實驗。止咳祛痰時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用藥,通常聯合抗感染藥物一起使用,對于無力咳痰或者痰量較多的患者,以祛痰為主,不宜應用強效鎮咳藥物。解痙平喘時主要應用抗膽堿藥、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以及茶堿類藥物,其可鎮靜中樞神經,減輕呼吸道痙攣和耗氧量,從而利于痰液的排出。
硝苯地平作為一種鈣離子通道的阻滯劑[5],其能夠有效的組織細胞外的鈣離子內流,對細胞內的鈣離子起到穩定作用,阻止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并起到抑制氣管的平滑肌興奮的作用,減輕患者呼吸道水腫情況,減少支氣管內的腺體分泌情況[6],降低氣道的阻力,增加通氣性。其還能夠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氣管平滑肌松弛,降低患者的肺部動脈壓,擴張其外周小動脈,改善患者的肺部微循環環境,對肺部的淤血有著化瘀的效果,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促進其肺部功能的恢復。同時其還有著良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能夠促進肺部細胞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
氨茶堿能夠通過對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減少環磷酸腺苷的分解速度,降低環磷酸腺苷的破壞[7],從而增加其濃度,防止過敏介質的釋放。同時其還能夠釋放內源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對支氣管有著明顯的擴張作用,緩解由于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引起的臨床癥狀。氨茶堿還可興奮呼吸中樞神經[8],抑制由于過敏和非過敏所引起的支氣管炎癥,抑制炎性遞質的釋放,增加胸膈肌的張力和耐力,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時其對作為嘌呤受體的阻滯劑,能夠有效對抗腺嘌呤對呼吸道的收縮作用。但氨茶堿的安全使用范圍較小,其在注射過快時,可引起心律失常、興奮甚至是驚厥,因此臨床應用時需特別關注,隨時觀察患者的情況。
低流量的持續性給氧,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缺氧狀態,并可緩解患者由于肺部氧氣交換不足而產生的心動過速,并可提高大腦呼吸中樞的興奮性。
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通常伴有過敏史,當發生感染而引起喘息時,單純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時效果并不理想,而應用硝苯地平和氨茶堿配合低流量持續性吸氧時,可在不影響血壓的情況下,改善心臟供氧,減少并發癥。
在對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硝苯地平,并進行低流量持續性吸氧,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解痙等方面有著良好的效果,并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方法安全有效,同時也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 袁桂洪,孫航成,王躍等.喘可治注射液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4,20 (12):65-68.
[2] 劉銳.喘可治注射液治療108例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0):139-140.
[3] 徐立軍.對于48例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的治療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2(11):80.
[4] 陳爽,任昱.小兒肺炎恢復期啰音不消的研究概況[J].現代中醫藥,2013,33(6):97-99.
[5] 錢文潤.用硝苯地平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7):199.
[6] 李長山.120例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的治療體會[J].求醫問藥,2012,10(1):74-75.
[7] 薄利強.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及治療體會[J].大家健康,2014,8(23):63.
[8] 王衛兵.慢性支氣管炎(喘息型)的治療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6):163-16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