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海(谷城縣第二人民醫院兒科,湖北 襄陽 441700)
毛細支氣管炎應用氨茶堿兩種不同用藥方法治療的效果分析
馬光海
(谷城縣第二人民醫院兒科,湖北 襄陽 441700)
目的 探討不同給藥方式使用氨茶堿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抽選毛細支氣管炎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結合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兩組。觀察組(43例)使用氨茶堿分次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對照組(43例)則使用單次靜脈滴注的方式,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效果、不良反應上的差異,統計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3%,對照組治療有效率93.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兒在咳嗽、喘憋、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上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
毛細支氣管炎;氨茶堿;靜脈滴注;霧化吸入
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9.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使用氨茶堿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能促使患兒癥狀快速改善,縮短患兒住院時間,降低患兒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毛細支氣管炎是當前臨床兒科最常見也最嚴重的氣道疾病類型之一,患兒病變范圍主要集中在肺部細小支氣管中,病情嚴重者還會誘導患兒產生三凹征,對其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本次研究將探討不同給藥方式使用氨茶堿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抽選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谷城縣第二人民醫院就診并接收治療的毛細支氣管炎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結合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兩組,各4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2~18個月,平均(8.9±5.4)個月,病程1~3 d,平均(1.8±0.6)d;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2~17個月,平均(8.6±5.4)個月,病程1~4 d,平均(1.8±0.8)d。兩組患者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有關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1],同時兩組患者中均排除過敏、呼吸衰竭、肝腎功能障礙患者。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治療之前曾與患兒家屬進行過密切溝通,患兒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責任同意書。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其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確定病情后即給予氣道常規治療措施,包括水電解質平衡調整、抗感染、止咳、平喘、解痙等諸多治療措施,有喘憋癥狀較為嚴重的患兒應該給予鼻導管低流量吸氧治療。
對照組患兒在上述治療基礎上使用氨茶堿(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2266,規格:2 mL:0.25 g× 10支)單次靜脈滴注治療,患兒每次靜脈滴注時用藥劑量為3~5 mg/(kg?d)。觀察組患兒則給予氨茶堿分次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醫生使用一次性霧化吸入器完成霧化吸入治療,2次/d,每次間隔時間約在6~8 h,最后1次盡量于患兒每晚入睡前1 h進行,每次霧化劑量同對照組患兒用藥劑量。兩組患兒均持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1)測定兩組患兒治療效果[2]。治愈:患兒治療結束后咳嗽、喘憋等癥狀完全消失,檢查結果顯示肺部陰影完全消失;有效:患兒治療結束后咳嗽、喘憋等癥狀明顯好轉,檢查結果顯示肺部陰影大部消失;無效:患兒治療結束后咳嗽、喘憋等癥狀無任何改善,檢查結果顯示肺部陰影無縮小。(2)統計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3],癥狀主要包括咳嗽、喘憋、氣促。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8.0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3%,對照組治療有效率93.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n)
2.2 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 觀察組患兒在咳嗽、喘憋、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上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s,d)
項目咳嗽喘憋氣促住院時間觀察組(n=43) 1.1±0.4 1.1±0.2 0.7±0.3 7.8±0.7對照組(n=43) 2.2±0.6 1.8±0.4 0.9±0.2 9.0±0.9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兒治療期間無1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對照組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9.3%,包括煩躁2例、嘔吐1例、心率加快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作為當前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兒的病發原因主要是由于細菌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多種病毒類型均能引發患兒毛細支氣管炎,同時也有少部分肺炎支原體引發的患兒毛細支氣管炎[4]。有關統計顯示[5],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發患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比例約占所有病毒的80%以上。毛細支氣管炎遷延不愈將對患兒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嚴重者甚至并發肺氣腫、肺不張等諸多癥狀[6]。
當前臨床針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治療仍然缺乏特效性藥物,均以對癥治療為原則,配合抗感染、解痙、平喘、祛痰等諸多治療措施,然而其療效并不盡如人意[7]。氨茶堿是當前臨床治療毛細支管炎患兒過程中的常用藥物類型,其是由茶堿與乙二胺共同構成的復合物,本質上屬于磷酸二磷脂抑制劑,能有效抑制磷酸腺苷的水解反應,提高人體組織內環磷腺苷的含量,同時其對患兒體內的磷酸二酯酶、組胺等過敏介質有著充分的抑制能力,有效松弛患兒支氣管平滑肌并改善支氣管粘膜的充血水腫癥狀,改善患兒呼吸道的整體環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氨茶堿在人體中的血藥濃度一旦高于20μg/mL就會引發患兒諸多不良反應,而一旦氨茶堿在人體中血藥濃度低于10μg/mL時則其療效將會顯著降低,同時氨茶堿在治療過程中的用藥劑量與中毒劑量較為接近,很容易出現由于用藥劑量過高而引發患兒不良反應的現象[8]。此外,不同患者體質、免疫、病因均不相同,其對氨茶堿的耐受性也程度各異,當前臨床仍然缺少科學準確的測定血藥濃度的監測手段,因此氨茶堿口服時的用藥劑量常常難以控制。本次研究中使用氧氣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應用氨茶堿,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能夠將氨茶堿藥物轉變為細微的霧化顆粒而直接作用于患兒的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以及肺泡中,有效避免氨茶堿通過人體血液通道時血壓程度不一可能引發不良反應的現象。同時霧化吸入的治療方式能直接作用于患兒病變部位,更加有效的促進藥效發揮,促使患兒癥狀快速改善。
本次研究中給予氨茶堿分次霧化吸入治療的觀察組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小于給予靜脈滴注治療的對照組(P<0.05),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以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使用氨茶堿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能促使患兒癥狀快速改善,縮短患兒住院時間,降低患兒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 馮先智,范啟志,鄭順濤.氨茶堿兩種不同用藥方法治療支氣管炎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9):65-54.
[2] 桑桂梅.氨茶堿聯合細辛腦治療毛細支氣管炎[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0,27(2):168-170.
[3] 康佳蘭,李建明,毛發明.氨茶堿在嬰幼兒喘息性疾病的臨床應用與安全性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7):4139-4141.
[4] 譚保林.氨茶堿兩種不同用藥方法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0):156-157.
[5] 萬蔚平.氨茶堿不同用藥方法在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中的效果對比[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1):2475-2476.
[6] 劉楠楠.用氨茶堿采用不同的給藥方式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3):242-244.
[7] 黃勍.中西醫結合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9):154-155.
[8] 蒙小燕,覃美.甲潑尼龍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學,2013,19(34):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