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艷(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江西 萍鄉 337100)
出院前綜合評估干預和出院后連續護理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識和自理能力的影響
羅紅艷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江西 萍鄉 337100)
目的 探究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出院前行以綜合性評估干預,并在出院后行以連續性護理干預可能對其健康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自理能力兩項指標上的影響。方法 隨機擇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共200例,將其按照抽簽的方式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100例,對參照組患者行以常規性的治療、護理干預;對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之上加以行專業的出院前評估干預以及出院后跟蹤(時長6個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在健康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自理能力上的變化情況并做以記錄。結果 實驗組的患者在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上以及自理能力上均明顯好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出院前行以綜合性評估干預,并在出院后行以連續性護理干預,可對其健康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自理能力兩項指標產生良好影響。
健康知識;自理能力;老年患者;慢性病;干預手段
人體到老年階段往往會由于身體機能退化而產生多種疾病,其中慢性疾病如果不能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很容易造成患者發生老年癡呆、老年抑郁等綜合征,對老年人晚年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1]。最近這些年,醫保政策的變革,令老年患者住院時長縮短,因此也就帶來了出院持續性治療和護理方面的需求。本文將就此展開探究分析。
1.1 臨床資料 隨機擇取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人民醫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共200例,年齡60~80歲,平均(75.44±4.23)歲。均經過臨床確診,患有一種甚至多種不同類型的慢性疾病。將其按照抽簽的方式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100例患者,全部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護理研究,并且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在本次研究當中,全部患者均全程參與研究,沒有中途提出停止的情況。
1.2 方法 對參照組患者行以常規性的治療、護理干預,包括在出院之前醫護人員講述出院之后各項注意事項,同時適當發放和疾病有關的知識手冊等;對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之上加以行專業的出院前評估干預以及出院后跟蹤(時長6個月)護理干預:(1)出院前:由醫護人員詳細制定患者的出院計劃,對患者在治療和康復上的需求展開了解,由患者家屬和和專科醫生共同組成綜合干預的團隊,對患者展開評估,同時適當給予康復指導;護理人員則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進行出院后的注意事項的開具;(2)出院后:專科醫師和護理專家組成專家團隊,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每隔一段時間對患者展開一次健康知識講座;在患者出院之后兩天開始對患者展開電話回訪,并通知患者參與知識講座;鼓勵患者參與一些規范的單位組織的健康知識活動,對患者的居家健康知識來源情況展開調查分析。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健康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自理能力上的變化情況并做以記錄。針對患者了解健康知識的程度,選擇調查表來進行調查,其中包括10個不同的條目,每個條目按照等級不同分成1~5分,滿分為50分,取平均分值;針對患者的自理能力,選擇5分制(1~5分分別為下降、輕微下降、無變化、提升、明顯提升)來進行評價[2]。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針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行以出院之前的綜合性評價以及出院后的連續性護理干預的過程中,所有數據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來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的結果 實驗組的患者在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0例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對照表(±s)

表1 200例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對照表(±s)
項目健康講座電話隨訪其他途徑實驗組(n=100)3.14±1.94 4.41±1.07 4.98±0.02對照組(n=100)1.21±1.18 1.54±1.07 1.21±1.04 t值8.499 18.966 36.243 P值<0.05 <0.05 <0.05
2.2 患者自理能力的結果 實驗組分數為(3.15±1.84),參照組分數為(2.14±0.89),實驗組的患者在自理能力上的評分也要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941,P<0.05)。
在本次研究當中,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實驗組的患者在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上以及自理能力上均明顯好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成果說明,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出院前行以綜合性評估干預,并在出院后行以連續性護理干預,會對其健康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自理能力兩項指標產生良好影響,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當中進行更加廣泛的應用。這一研究成果也和陳茜、郭菊紅、鐘文逸等[3]在其著作當中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證實可靠。
就當前情況來說,持續性的護理干預在我國起步相對比較晚,特別是家庭康復護理方面的服務尚且還在發展階段,關于連續性護理干預服務提供的狀況并不能滿足不斷增加的老年人群體的需求,關于此項工作的文獻研究和報道也比較罕見,急需比較科學且客觀的臨床實踐對其進行適當的支持,以此來促進在患者出院之后繼續行以連續性、專業性的護理服務事業發展,目前我國各地社區以及家居治療條件都不是非常健全,尚且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當中[4]。醫療機構當中使用的醫療護理干預手段相對來說比較有規范性,不過卻缺少在醫療機構外部的合理有效的干預手段,同時老年患者往往在健康知識上比較缺乏,導致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維護比較困難[5]。
對老年患者在出院之前行以綜合性評估干預,并在出院后行以連續性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更多地參與健康知識的講座活動,輔以出院之前對患者展開的全面性評估,能夠確保患者沒有醫療效果和心理上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加以行出院護理,調整患者的身體功能[6]。在出院之后,護理人員和患者主動聯系,展開有針對性的醫院外指導干預。能夠讓患者更好地獲得健康知識,提升生活質量水平,對自我護理工作進行改進,提升自理能力。
總體來說,協助患者提升對于慢性疾病的自理能力往往就是連續性護理最核心的內容,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調節病情、心理等方面的指標。通過對患者行以出院前綜合評價和出院后連續護理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自理能力的切實提升,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病情,提升日常生活質量,減輕家屬的負擔等。
綜上所說,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出院前行以綜合性評估干預,并在出院后行以連續性護理干預,會對其健康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自理能力兩項指標產生良好影響,值得進行推廣和使用。
[1] 陳桂蓮.連續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識和自理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2):117-118.
[2] 徐春萍.連續護理在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知識和自理能力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30):3019-3021.
[3] 陳茜,郭菊紅,鐘文逸,等.連續護理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識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9): 774-776.
[4] 黃麗華.連續護理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識和自理能力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45):42-43.
[5] 張建超,王小平,王杰超,等.老齡化社會亟待建立中長期醫療照護保障體系[J].當代醫學,2013,19(34):157-158.
[6] 石霞,劉玉玲,王雪梅,等.老年慢性病病人出院后連續護理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0,24(10):2563-25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