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杰,呂曉羽,魏娟,麥玉嬌,唐春明(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黑龍江 大慶 163316)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抑郁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王曉杰,呂曉羽,魏娟,麥玉嬌,唐春明
(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黑龍江 大慶 163316)
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抑郁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腦卒中患者8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總結。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2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抑郁改善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干預2個月后,兩組患者抑郁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4個領域的生存質量評分與護理干預前相比有明顯改善(P<0.05);觀察組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改善的幅度比對照組更為明顯(P<0.05)。結論 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抑郁情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抑郁;生存質量;心理護理;肢體功能訓練
腦卒中也稱腦血管意外,是一種起病較急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多由于腦動脈出現閉塞、痙攣、破裂等病變而導致對局部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腦組織受損壞死而造成肢體功能障礙[1],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并發癥多,患者往往存在負性情緒,生存質量受到嚴重影響。以往我們偏重于搶救患者的生命,忽略了早期康復護理的重要性,錯失肢體功能康復的最佳時機[2]。臨床實踐表明,對腦卒中的患者的康復護理實施的越早,肢體功能恢復越好,并發癥發生的幾率就越小。為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肢體的功能,讓患者早日開始自理生活,本文以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分組的形式,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以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抑郁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共計80例,均為首次發病,而且均存在明顯的偏癱,部分患者失語。在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住院的時間為2013年3月~2016年8月。全部經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發病至住院時間均未超過24h。均符合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標準。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的抑郁情緒,住院的時間均超過2個月。全部患者無明顯精神障礙及嚴重的意識障礙。對于本次研究的目的,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包括男26例,女14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56.5±7.8)歲,對照組包括男25例,女15例,年齡29~73歲,平均年齡(57.3±7.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癱瘓側別、發病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例如為患者創建良好的住院環境、用藥指導以及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內容如下。
1.2.1 心理護理 腦卒中患者很容易出現負性情緒,50%以上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預后質量。由于腦卒中起病急,患者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再加上肢體偏癱、失語等,患者心理失去平衡,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甚至是抵觸情[3]。這種不良情緒會嚴重影響患者對康復治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我們要用疏導、鼓勵、支持、暗示等方法,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為其解決實際問題,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幫助患者擺脫壓抑的心情,充分發揮家庭及社會支持,消除患者的孤獨感。
1.2.2 肢體功能訓練 首先進行按摩和被動活動:用50%的紅花酒精對側肢體進行按摩,從近端關節按摩到遠端關節,每個關節每次按摩10~15下,每天進行2~3次。疾病早期,主要按摩健側肢體,病情好轉后再對患側肢體按摩[4]?;颊咭庾R恢復后,鼓勵患者自主進行患側肢體被動運動,例如雙手交叉上舉、下肢橋式運動等,每天進行關節運動3~4次,每次10~20 min,運動時注意保護各個關節,防止造成損傷。肢體訓練需要注意不可操之過急,由若到強,循序漸進,先大關節,后小關節,盡量鼓勵患者自主運動。訓練時旁邊要有家屬陪伴,避免摔傷等意外出現。
1.2.3 日常功能訓練 (1)進食訓練:患者進食時要處于清醒、心情愉悅的狀態,進食環境要安靜、舒適,每次進食的時間為45 mim左右。食物要選擇有一定粘性的食物,例如彩泥、蛋羹等,進食時患者取仰臥位,頭部略前屈,在每次吞咽之后,應指導患者反復進行幾次空吞咽或少量飲水,進食后要保持體位30 min以上,防止食物反流[5]。如果患者存在重度吞咽困難,不能由口腔進食,需要借助臨床治療儀來幫助患者訓練吞咽功能。每天3次,每次30 min。(2)其他日常訓練:訓練患者刷牙、洗臉、搭積木、撿豆子等,通過這些訓練方式可以不斷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1.2.4 語言康復訓練 腦卒中患者出現語言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對失語的患者,康復訓練初期先用喉部發“啊”音,由于唇音最好恢復,可用嘴吹火苗誘導發音。對于能發音的患者,先隨著訓練者念字和詞匯,然后再獨立練習,由簡單到復雜,由短而長,也可以讓患者對著鏡子矯正自己的口型。對于患者的點滴進步要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患者克服困難,最大限度地恢復語言功能。
1.3 療效評價標準 (1)采用HAMD評分評價抑郁改善程度,以HAMD減分率對干預后2個月患者進行療效評定:HAMD減分率≥75%者為臨床治愈;50%≤HAMD減分率<75%者為顯著進步;25%≤HAMD減分率<50%者為有所改善;HAMD減分率<25%為無效??傆行?(臨床治愈率+顯著進步率+有所改善率)[6]。(2)生活質量的評定:采用WHOQOL-BREF量表評估患者的生存質量,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4個領域[7]。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全部數據進行處理,其中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表示,并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抑郁改善情況用百分數表示,并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抑郁改善情況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30例(75.0%),觀察組總有效38例(9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6.2745,P=0.0122)。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抑郁改善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變化 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生存質量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2個月后,兩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4個領域的生存質量評分與護理干預前相比有明顯改善(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0516、10.6243、13.5670、15.6627,P<0.05);觀察組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17.9069、18.3298、17.3714、23.0456,P<0.05),且觀察組改善的幅度比對照組更為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的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的評分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與對照組護理干預后比較,bP<0.05
項目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對照組(n=40)治療前7.82±1.21 9.82±1.32 9.63±1.28 9.54±1.05治療后11.08±1.42a13.24±1.55a13.86±1.57a13.64±1.28a觀察組(n=40)治療前7.94±1.23 9.69±1.21 9.54±1.26 9.77±1.12治療后14.23±1.85ab15.88±1.76ab15.62±1.82ab16.36±1.42abt值8.5425 7.1195 4.6311 8.9984 P值<0.05 <0.05 <0.05 <0.05
隨著我國老齡化結構的出現,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幸存者中約有75%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
盡管醫療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該疾病仍是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8]。不管對患者本身來說,還是對家屬和社會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提高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國外專家認為康復護理能促進患者腦功能的重組和代償,對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來對此類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得到了個大醫院神經內科及康復科的重視。本研究中,干預兩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抑郁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生活質量的評分相比,觀察組的4個領域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各組數據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對腦卒中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抑郁情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秀娟.早期康復護理中良肢擺放對腦卒中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5):1688-1690.
[2] 黃麗霞,黃春桃,吳秋霞,等.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113-114.
[3] 蔡佩麗,陳凡.護理干預對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17):111-112.
[4] 甘秀軍.早期康復護理在偏癱患者治療的作用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25):118-118,119.
[5] 陳彩虹,譚壯麗.護理干預在改善老年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6):155-156.
[6] 謝曉艷.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神經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0-91,98.
[7] 王艷萍,王利民,楊希真,等.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神經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 (9):80-81.
[8] 王慧英,劉榮榮.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5):845-8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