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艷慶
(遼寧省遼陽水文局,遼寧 遼陽 111000)
?
突變評價法改進及其在土石壩施工期風險評價中的應用
關艷慶
(遼寧省遼陽水文局,遼寧 遼陽 111000)
影響土石壩工程安全施工的影響因子較多,施工期間各影響因子又相互作用,一經忽視極易發生土石壩的失穩事故,嚴重威脅施工作業人員和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文章針對傳統突變評價法的不足,進行全面的研究與改進,確定了將評價值從密集型分布改進成均勻型分布;通過S型曲線構造出回歸方程,得到了優化改進值,使評價值的分布更為直觀,由對象分析及湯河水庫施工期風險評價,驗證了改進后方案的實用性及可靠性,為類似項目的風險評價提供可參考研究結論。
突變評價法;土石壩;壩體施工;風險評價
土石壩工程具有危險性高、施工時間長、影響范圍大等特征,施工期間各種突發性因素可能造成工期、成本等達不到預期目標。施工作業時因環境、氣候等外部影響因子的相互作用,極易發生土石壩失穩事故,因此,為達到綠色、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標,對施工期的評價研究和分析必不可少。
葛巍[1]等,對施工期的項目層次及隱患詳細劃分,建立WBS-RBS矩陣及AHP模型分別對安全隱患進行風險辨識及程度劃分,分析了安全隱患影響因子及各項目層次的比重,從而達到風險評價的目的。李宗坤[2]等采取集對分析的措施,構造出聯系度矩陣,全面、系統地探討了各指標與隱患程度的關系。基于傳統AHP方法,在區間數學的基礎之上進行研究,建立了判斷矩陣,優選出各風險影響因子的權重,構造出風險評價模型。葛巍[3]運用Monte-Carlo理論構造了風險動態評價模型,研究了各影響因子對施工期風險的作用性質,利用ALARP及F-N曲線選取風險指標,有效地評價了土石壩施工期的風險水平。徐黎明,趙振宇,蘇石亮[4-6]等也在運用不同模型對施工期風險進行了評價。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土石壩施工期風險評價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在壩體施工風險評估中的運用仍存在較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對傳統的突變評價法進行了改進,對各影響因子進行量化分析,降低了人為因素對評價造成的影響,結合湯河水庫壩體施工驗證了該評價方法的可靠性,對類似工程的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1.1 基本理論
突變理論即探討勢函數F(x)的極小值狀態,研究狀態突變點兩側間斷性變化特點。運用歸一公式對(X,Y)量化,之后運用F(x)進行遞推計算,最后得到綜合評價值。突變模型見表1所示。

表1 常用的突變模型
1.2 突變評價法特點
1)優點:定性分析評價指標的比重,避免了人為因素引起的誤差。
2)缺點:基于歸一公式得出綜合評價值高于平均水平,與直觀判斷結果差異較大;底層指標隸屬度值與綜合評價值負相關,影響評價成果的利用。
突變評價法在風險評估方面已取得相當大的進展,但對于該方法缺陷的優化研究相對不足。文章基于突變評價法的缺陷,做出了優化方案。
2.1 改進方法
根據多種模型的比較,優選出S型曲線來擬合x、y關系來對突變評價法進行改進。
1)構建對應關系
運用傳統突變評價法構造出綜合評價值yi(i=1,2,…,n且yi∈[0,1])與隸屬度值xi(i=1,2,…,n且xi∈[0,1])之間的關系。
2)回歸模型中相關參數的估計
利用S型曲線的擬合,得出回歸函數:

(1)
令y′=1/y,x′=1/ex使得到的回歸方程呈線性分布。
y′=a+bx′
(2)
選取似然估計確定a、b的值:

(3)

則回歸方程為:

(4)
3)檢驗線性模型的可靠性

由此構造分布統計量:

(5)
給定顯著性水平α(一般取α=0.05),若F≥fα(1,n-2)則回歸模型是顯著的。
將y′=1/y,x′=1/ex帶入式(4),得:

(6)
4)計算改進的突變評價值
將傳統突變評價法的y值投影到x值上作為(4)中回歸函數的突變評價值,經過此番處理,可將密度較大的評價值分離開來。
2.2 改進的突變評價法計算流程
按照以上探討,其計算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改進后突變評價法的計算流程
2.3 改進方法的合理性驗證
將遼陽市2015年澇災突變評價(對象1)和遼陽市灌溉水資源突變評價(對象2)作為驗證體系,針對文章的回歸函數進行合理性與可行性的研究。
1)按照改進后的計算方法得到擬合函數:

(7)
對于該擬合函數,F=142.13>F0.05(1,8)=5.32,回歸模型是顯著的。
2)按照改進后的計算方法得到擬合函數:

(8)
對于該擬合函數,F=87.66>F0.05(1,13)=4.67,回歸模型是顯著的。
將初始綜合評價值映射到底層指標隸屬度值上,得到改進的突變評價值,見表2。

表2 常規法與改進法評價結果對比
從表2的數據得出,突變評價改進值與傳統值比較,不但等級排列相同,而且將取值區間進一步擴大,更加符合直觀的優劣判斷。因此,文章對傳統的突變評價法的改進是行之有效的。
湯河水庫位于遼陽市是太子河流域防洪灌溉的關鍵性工程。根據國家的整體規劃,為達到小凌河流域的治理目標,設計單位對湯河水庫的修建制定了3種方案,如表3所示。湯河水庫監管機構邀請專家從危險性、可靠性、功能性等多方面進行評估,文章按照所述計算流程對3種方案的施工期風險性進行評價。

表3 3種方案指標對比
3.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風險指標體系選取應綜合考慮安全性、適用性、整體性、環保性等要求。結合湯河水庫的工程規模及地理位置的氣候、水文等因素,詳細探討了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性情況,根據專家研討及理論分析,最終優選出指標體系見圖2。

圖2 湯河水庫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3.2 風險評價
1)指標的標準化
考慮到突變評價法的使用準則,需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對于越大越優型指標,采用:

(9)
對于越小越優型指標,采用:

(10)
2)突變評價值的計算
根據表1提供的公式,將各指標歸一化處理,對于綜合評價值應計算應考慮2個原則:①對應于同一指標的不同控制變量,當出現耦合效應的時候,應運用“互補”的方法,選取平均數進行下一步計算;②當出現相互獨立的時候,應運用“大中取小”的方法。基于以上兩大原則,運用文章介紹的改進的突變評價法建立你和函數:

(11)
對于該擬合函數,F=85.27>F0.05(1,13)=4.67,因此回歸模型是顯著的。
通過研究分析湯河水庫3種方案的評價值見表4。

表4 湯河水庫風險評價值
3)評價結果對比及分析
由表4的計算結果繪制出柱狀圖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通過圖2直觀顯示,傳統突變評價法的3種方案指標值都趨于1,只能根據詳細計算才能得出評價結論,直觀性較差;改進后的突變評價法在區間內均勻分布,能有效反映出個指標的差異程度,直觀性較好。通過改進后的評價法得出,方案2的各指標均較大,表明此方案最不適用;將另外2個方案進行對比得出,方案3的安全及工期風險值較小,雖然成本較高,但從綜合評價指標分析,方案3為最優。綜上所述,3種方案優劣程度為:方案3>方案1>方案2。

圖3 改進前后評價值對比
文章針對傳統突變評價法的不足進行研究和改進,將評價值從密集型分布改進成均勻型分布。運用S型曲線構造出回歸方程,經參數選定、顯著性檢驗、映射等步驟,確定了改進值,使評價值在區間上均勻分布,便于直觀性研究,最后對改進方法進行驗證。基于湯河水庫作為研究對象,全面、系統地選取了評價指標,結合文中所述的評價方法進行優化方案選取研究,通過風險評價確定各方案的優劣程度,其結果與專家研討及理論分析情況一致,驗證了改進后方法的實用性及可靠性,為類似項目風險評價提供借鑒。
[1]葛巍,李宗坤,王文姣,等.基于WBS-RBS和AHP的土石壩施工期風險評估[J].人民黃河,2013,15(06):121-123 .
[2]李宗坤,李奇,楊朝霞.基于集對分析的土石壩施工期風險評價[J].水利發電,2016,9(42):54-59 .
[3]葛巍.土石壩施工與運行風險綜合評價[D].鄭州:鄭州大學,2016.
[4]徐黎明.基于突變理論的烏東德水電站近壩區泥石流風險評價與防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3 .
1007-7596(2017)03-0148-04
2017-02-20
關艷慶(1982-),男,遼寧遼陽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文測驗、水文預報、水文資料整編、水質分析、水資源論證等。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