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云南銅業高級技工學校畢業后,盧俊進入云南云鋁涌鑫鋁業有限公司電解廠,成為一名普通的鋁電解多功能天車操作工。
“學習是應對變化最有力的武器”,這是盧俊的座右銘。翻開他的學習筆記,在第一頁空白處寫有這句話。在他回憶第一次操作天車時,是這樣說的:“當師傅把遙控器掛到我的肩膀上,望著懸掛在高空中的‘龐然大物,距電解槽上部僅幾厘米的工具車、出鋁鉤、打殼機、渣鏟,都要通過操作遙控上密密麻麻的旋鈕開關來實現動作,心虛呀。”
其實這是每個天車操作工都經歷過的心理活動,但又是必須克服的一道難關。哪怕一個很小的操作錯誤,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為盡快掌握操作要領,盧俊隨身帶著小筆記本,記住師傅說的操作要點;在檢修工點檢天車時,主動跟著檢修工爬到天車上了解天車各部分的結構、工作原理。
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完成了《電氣化自動控制》、《液壓傳動》、《起重運輸設備》等課程。“通過學習,知道了天車各部件的功能及原理,心里有底了,操作起來就順暢多了”,他在筆記中這樣記錄。
“簡單的事重復做,你就是專家,復雜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贏家”。陽極更換時,裝入新極的精度和效率不高,鋁電解現場磁場太大使天車鉤很難穩定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天車操作工。
盧俊在工作空閑時,別人都在休息,他把天車開到檢修區,不斷重復練習掛極、穩鉤,硬是總結出了提高裝極精度的要領:“要把陽極導桿上的線看成點,力求用點對準線”、“吊物料停車時,要向磁場方向穩鉤”。
他把這些經驗與同崗位同事分享,使換極精度及效率、電解現場難穩鉤的問題得到解決。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多功能機組操作工,他深知多功能機組在鋁電解生產中的重要性,不但要把多功能機組操作熟練,更要能將當班的各項工作合理計劃,能一次操作完成的決不進行兩次,相同的工作任務,其他操作工要三個半小時,他就只用兩個半小時,最大限度降低多功能機組的重復運行,提高工作效率,做到精打細算。
盧俊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這一點從他進入涌鑫公司之日起就已顯示出來。他參加工作之初被分到苦臟累的電解崗位,與他所學的專業毫不相干,但他沒有任何怨言。一年后又調到電解多功能天車操作崗位,他把這當做是一種新的機遇、新的挑戰。
“我必須堅守責任,不能逃避責任”,這是他經常在內心督促自己的話語。正是強烈的責任心,促使他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練就了多功能天車操作“穩、準、快”的技藝,比如掛一臺電解槽陽極,其他操作工要三個小時,他就只用兩個小時。在2016年電解槽節能升級改造復產過程中,天車工任務繁重,從掛極、吊運物料、安裝分流片等,為了能讓電解槽早日投入生產使用,他一干就是十多個小時,自己工作任務完成了,還主動幫助其他員工分擔工作任務。5年來從未出現過因操作失誤而導致的設備安全事故,他高超、精準的天車操作技能令人驚嘆,年紀輕輕的他被同事們稱為“老司機”。
他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努力開拓進取,拼搏奉獻,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僅用了短短的5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練就了一身高超的天車操作技藝,先是在電解廠崗位練兵技術比武中奪得狀元,隨后奪得了2016年度云南省職工鋁電解多功能機組職工技術技能大賽狀元,展現了鋁電解天車工無比“炫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