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華
生:老師,寫好人物的心理活動都有哪些方法呢?你快教給我吧,我都等不及了!
師:好啊,今天我們就來講這個問題。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心的情感活動進行描寫,以便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方法很多,這里給同學們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直接描寫法
直接描寫法,就是很直接地把人物的內心活動寫出來,常以“某某想”或“某某說”加冒號的形式出現。如:
第二天吃午飯的時候,父親很高興,拍拍敘利奧的肩膀說:“哎,敘利奧!你爸爸還真是沒有老哩!昨天晚上工作比平常多做了三分之一。”
敘利奧沒說什么,心里卻快活:“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寫,還以為自己沒有老呢。好!繼續做下去吧!”(《小抄寫員》)
二、動作神態法
人的心理活動,往往是要表現在動作、神態、表情上的。有的人內心羞澀時,會臉紅、低頭、雙手擺弄衣角;有的人內心狂喜時,會開懷大笑、手舞足蹈;有的人心里充滿得意時,會昂頭挺胸、高抬腿走路。下面這段文字,就是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來表現其內心情感的。
貴娥的腦袋壓得更低了,臉紅到了耳朵根,那支石筆劃出來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大。劃到后來,已經不是數字,而是“煩”了。石板上接連出現了幾個“煩”字,突然間,“咔”的一聲響,那支石筆折成了兩段。她把石筆往地上一扔,兩手捧住腦袋,手肘撐在供桌上,睜大眼睛看著那油燈,后來就一動不動了。(《吵嘴以后》)
三、環境襯托法
描寫環境的變化,也可以襯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動。“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環境與心境互襯的美妙詩句。下面這段文字,以環境描寫襯托出人物內心的煩躁情緒。
下課鈴響得太刺耳。樓道里太亂。同學們的談笑聲太嘈雜。街上的行人太多。街角那個賣冰棍的老太婆太丑。樓門口放的自行車太不整齊。樓梯太陡。我家那個單元的門漆得太綠。滿單元的中藥味太難聞。我那小床上鋪的床單花樣太俗。仰面躺下后看見的天花板又太白。總之,那天中午我心里頭太不痛快。(《熄滅》)
四、牽引思緒法
下面這段關于心理活動的描寫,采用的是牽引思緒法。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從文中人物的思想角度出發,將抽象的心理活動具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景象,準確地表現了人物的心理狀態。
汽車在彈痕累累的朝鮮的群山中穿行,車窗上不時地閃過一片片的楓樹來,一看到山腰上那一排排的楓樹,胡文發就想起犧牲的戰友來。他覺得小馬就像一棵生長在祖國原野上的楓樹。和無邊無際的森林比較起來,它是渺小的。但是那浩大的森林,正是一棵一棵的樹木連起來的啊!它們沒有鮮花那樣醉人的芳香,卻比世界上任何鮮花更美麗。尤其是在嚴霜以后秋風刺骨的季節。(《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