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定
燕振昌是新時期黨員干部的杰出代表、光輝典范和“時代楷?!薄K麍远ǖ卦鶎?,扎根農村,在基層工作52年。在擔任河南省長葛市水磨河村黨支部書記44年間,他以自己勤勉實干、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為水磨河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帶領村民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億元村的鳳凰涅槃?!翱饲诳藘€,忠誠敬業,勤勉熱心,求真務實”是燕振昌一生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無限溫情、對工作艱苦奮斗的決心、對自身的嚴格要求,飽含著一位平凡的黨員干部豐富的精神內涵與超凡的人生信仰,值得我們品讀、學習、傳承和發揚。
1.忠誠敬業:赤膽忠誠的為官品行。燕振昌始終以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為重。對水磨河的熱愛,對鄉民的深情,帶領全村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
1962年,20歲的燕振昌高中畢業后被分配到長葛縣(現長葛市)稅務局坡胡稅務所工作。由于成績突出,1966年縣里選拔干部時,他是第一人選。然而,他卻選擇了放棄。燕振昌懷著“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雄心壯志,執意回到了貧瘠的水磨河村。回到村里意味著要舍棄城里相對豐富的資源以及較為舒適的生活,面對妻子的反對和不理解,燕振昌鄭重地告訴妻子:“在農村也能干出個成績來,放心吧。”
1970年,燕振昌憑著自己的踏實肯干被推選為水磨河村黨支部書記,在上任當天他便開始寫工作日記。在日記的第一篇,赫然寫著“在農村照樣能干出名堂”幾個工整的鋼筆字。此后,燕振昌每天早上凌晨4點鐘就會在日記上對已完成的工作進行總結,同時對新一天村里發展任務的規劃悉心安排,這一記就是44年,留下了多達94本工作日記。
燕振昌改變農村的“雄心壯志”不僅寫在日記中、刻在心坎上,更切切實實地落在了行動中。除了解決村民們日常生活問題之外,燕振昌時刻通過書籍和報紙學習貫徹上級的指示和國家的政策精神。20世紀80年代,燕振昌看準辦集體企業的勢頭,領著村班子和社員辦起了面粉廠、冰糕廠、機瓦廠,這幾個廠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水磨河大隊的重要經濟來源,推動了水磨河村的農業科技建設;報紙上“股份制企業”的提法,讓燕振昌感受到了經濟改革的春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燕振昌看準勢頭,帶領著村民辦起了鑄鋼廠、淀粉廠、瓷廠等股份制企業,一些較富裕的村民也開始經營加工、商店、運輸業、飯店、磚瓦窯、白灰窯等私營企業……在他的帶領下,昔日的貧困村成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生態示范村,直至2014年,全村投資在百萬元以上的企業50余家、工農業年總產值4億元,吸納勞動力近萬人。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被鶎訔l件差,工作艱苦,本就不是休閑的去處。但是經過基層的錘煉,干部能練就一身過硬本領,并真正明白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道理,從而真正實現一名黨員干部的價值。就個人發展來說,燕振昌最初是做出了犧牲和舍棄,而對于這一切,他始終認為,一個人帶動一批人,一個人培養一群人,值!他將水磨河村一步步建設發展起來,帶領著村民們一步一步邁向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成就了不一樣的自己。他把一生奉獻給了水磨河村,在踐行黨的宗旨、服務人民群眾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2.克勤克儉:清正廉潔的干部作風。在燕振昌的心里,黨和人民的利益、黨和人民的需要一直是他做工作、做選擇時的唯一目標和最高指向。在擔任村支部書記的44年間,他始終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重,以嚴以律己、嚴以用權的標準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起了一個先進典范和時代楷模形象。
在水磨河村,至今流傳著燕振昌“一支煙”的故事。據說,年輕時的燕振昌有很大煙癮,不過他在一段時間注意到常有群眾刻意給自己讓煙,甚至是省吃儉用來給自己買煙抽。燕振昌經過深思熟慮,一來擔心自己抽煙的習慣給原本就不富裕的村民帶來經濟上的負擔,二來也怕讓自己處事失了公允,于是他毅然戒了煙,這一戒就是30年。后來他為自己立下了“五不沾邊”的規矩:錢不沾邊、物不沾邊、獎金不沾邊、煙不沾邊、紅白喜事酒場不沾邊,又提出“四個不干”原則: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費攤派的不干、搞形式的不干、村民不得實惠的不干。燕振昌以自己的原則和堅守體現了黨員干部的擔當,贏得了民心,為水磨河村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村里發展了,燕振昌帶領鄉親們在1976年修建了新社區。村民們爭著要門面房,燕振昌沒有要,當第二次修建新社區時,妻子張改真提出要一間門面房,燕振昌還是沒同意,對妻子說:“咱是干部,不能爭這個,先緊著人家吧,吃虧是福?!睆拇艘院笃拮釉僖矝]有提出過類似的要求,燕振昌一門心思撲在村子的建設和發展上,從未為自己和家人謀過私利。
“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潔是我們黨90多年來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愛戴的源泉,也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對公職的敬重、對公權的敬畏、對規矩的堅守,是燕振昌對清正廉潔作出的完美詮釋,也是他始終獲得群眾敬重和信任的根本原因。
3.服務群眾:全心全意的奉獻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熱愛人民不是一句口號,要有深刻的理性認識和具體的實踐行動。對人民,要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只要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燕振昌都認真聽、主動想、及時辦,把群眾的需求記在筆上,刻在心頭,真正將為人民服務落在實處。
從參加工作開始,燕振昌就琢磨著如何改變水磨河村的發展現狀,如何切實改善村民的生活。1976年的一個下雨天,燕振昌在街上碰到了村民趙國義。趙國義一見他就大倒苦水:“你看俺家那房子又漏得不行,天天拿鍋碗瓢盆接著。啥時候能住上新房就好了?!边@尋常的一句抱怨和期冀戳中了燕振昌的內心。第二天,他便在村“兩委”班子會上提出了這件事,并廣泛征求村民們的意見尋求解決辦法。最終大家決定讓舊村換新裝,于是一項空前的水磨河舊村改造工程開始了。修建新房屋的宅基地不足,燕振昌便帶領著村民們扒掉老寨墻,騰出修建房屋的數百畝土地;沒有石灰,他帶領全村人拉著架子車到相鄰的禹州拉石頭,自建石灰窯;沒有磚瓦,他就發動各生產隊建磚瓦窯。后來,大隊還成立了3個建筑隊和1個石工隊,工人近100人,統一給各戶建房。1986年,水磨河村歷時10年的舊村改造勝利結束,全村1000多戶村民基本都住上了新房。1998年以來,水磨河村第二次翻蓋新房,混凝土鋼結構的二層、三層樓房拔地而起。街道兩旁樹木郁郁蔥蔥,花草繁盛,猶如一個熱鬧的集鎮。
1981年,燕振昌帶領村民建起了第一個村級敬老院,解決了村里孤寡老人的養老問題。2004年,又擴建坡胡鎮二中,將其建成為長葛市第一個農村全寄宿制中學。2009年,為解決村里幸福湖湖水“消失”問題,年過古稀的燕振昌主動要求連任,承擔起這一為村民找回賴以生存的水源的重任。他不停地向上級反映問題,寫信、調研,終于集各方力量找回了幸福湖湖水,而燕振昌卻于不久之后病逝在自己的辦公桌旁。
為了水磨河村的發展,為了村民的幸福,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燕振昌用自己一輩子的奉獻和全身心的投入,詮釋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崇高人生境界。正如他在日記里所說:“干部千難萬難,不能讓群眾為難”,“再大的官也是為人民服務”。心里始終裝著人民,始終以服務群眾為己任,這是燕振昌能夠始終對黨的事業充滿熱情,保持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溫情,受村民的尊重、敬仰與愛戴的根本原因。
燕振昌一心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懷,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崇高品質,必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記,也必將激勵更多的黨員干部從中汲取力量,增強爭當合格黨員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作者:中共河南省許昌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