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寶黨
【摘要】長久以來,鐵路施工企業都是計劃經濟體制改制過來的傳統企業,存在經營管理體制僵化、管理手段粗放、權力高度集中等垢病。加之,審計部門設立時間相對較晚,使得內部審計只能依靠項目年度計劃安排、重點抽查等不全面的方式進行內部審計。筆者結合多年的實際工作經歷,就如何做好項目內部審計工作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鐵路 施工 企業 項目 內部 審計 工作
2008年4月,時任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的審計專家易仁萍參加鐵路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會議時明確指出,鐵路內部審計工作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強調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系統一部分,應逐步實現以事后審計為主向事前參與,事中監控的轉變。其二是強調內部控制的審計,提出了內部控制就是防范企業風險的內在積極性和能力的概念,要站在鐵路全局的高度,對內部控制各個要素間的關聯關系和相互作用的效果進行審計,從總體上對內部控制能力進行動態系統的審計評價。
1、建立高效的質量控制制度體系,以規范內部審計工作
內部審計的制度建設體系是保證內部審計質量的核心,企業應結合發展愿景、戰略規劃及企業的實際現狀,建立健全各項審計制度,編制內審工作的工作標準、工作程序、業務流程,崗位職責,各類標準化表單,規范化模板,做到制度具體、職責明確、易于操作,采取多元化措施保證各項制度的全面落實,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修訂和完善,促進內部審計工作規范化體系的建設,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評價與服務職能。
2、結合《內部審計實務標準》的要求,保證建設項目審計質量
《內部審計實務標準》由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于2001年頒發,并規定在世界范圍內所有的內部審計人員都應遵照執行的一部審計標準。內部審計人員應將其要求融會于項目審計過程之中。(1)應保持審計的獨立性,使審計工作獨立于項目的建設與管理過程之外,并從組織上給予保證,但保持獨立審計,并不影響內部審計的咨詢服務功能的發揮,為了提升內部審計的附加價值,內部審計人員應有的放矢地對建設項目決策提出建設性建議;(2)內部審計人員應保持一定的專業熟練性,通過不斷學習,努力掌握建設項目審計的技術經濟性專業內容,以保證審計質量的提高和審計風險的降低;(3)內部審計人員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準則,確保審計工作的公正、客觀;(4)內部審計人員應關注建設項目審計的工作程序,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實施常規審計,同時按照重要性原則要求進行舞弊審計,并保持審計的審慎性。
3、合理設置工程內審監督機構
在鐵路項目中應當建立對應的內部審計監督機構或設立專職審計人員,由專門的機構或專職人員來進行日常審計監督工作。內審工作要與工程建設管理同時進行,同廉政監督組結合形成監督合力,對工程建設全過程進行審計監督。當前的建設項目審計大多是事后審計,未能真正滲透到項目建設全過程,缺乏必要的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結合建設項目審計工作經驗,大修工程項目審計工作要前移審計“關口”,增強項目前期準備、在建工程、預算執行和決算等環節的審計,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做到“不等亡羊就補牢”,避免給國家、單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將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有機結合起來,使審計工作先于建設項目開始時,貫穿于可行性研究、立項、初步設計、招標、概算、施工、監理、竣工決算等建設全過程,有效滲透到項目各個環節,發揮審計監督的“預警”作用。
4、加強內部控制評價,促進鐵路施工企業高效規范運營
內部控制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修正、持續強化的過程,也是鐵路施工企業進行自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保障鐵路施工企業經營活動良性發展的基石。2010年財政部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使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有了明確的指導方向,更具操控性。鐵路施工企業要做好內部控制評價工作,首先要先找準企業定位,通過評價和咨詢活動,形成完善的企業內控機制、提高內控執行有效性的管理合力。其次是要抓住關鍵,通過全面梳理鐵路施工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把握關鍵控制點對高風險領域要理清業務控制授權與責任,跟蹤業務控制執行效果,形成“事事有制度覆蓋,人人受流程制約”的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監督的內部管控機制。最后是要堅持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把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企業風險導向意識,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最終實現鐵路施工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
5、建立和健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1)建立建設項目審計責任制度。鐵路內部審計部門有必要試行“項目負責制”,即鐵道部和各鐵路局審計部門要建立建設項目審計檔案,對每個建設項目安排相對固定的審計組長和主審,明確到人,負責對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審計監督,一盯到底,項目結束后進行考核、獎懲。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極大提高審計質量。
(2)審計組的現場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在確定了審計項目之后,都要根據審計項目的性質和審計內容要求落實審計人員,成立包括工程技術人員、財務會計人員、技術經濟人員、管理人員等復合型審計小組,明確審計小組組長和主審,并進行合理分工。
(3)在審計實施階段,審計組實行組長個面負責制,組長對審計組的現場工作、審計工作質量、審計紀律的執行情況等全面負責。審計工作結束后,審計組長要向派出機構匯報審計組的全面工作。主審是審計組的業務負責人,協助審計組長負責審計組的審計業務工作。同時,派出機構要監督審計組嚴格執行審計方案,隨時了解重大問題,定期深入現場進行督導,做好現場控制工作,提高審計質量。
(4)完善復核制度,反控審計組現場的審計質量。此外,還要定期、不定期聘用外部審計專家對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進行評估,查找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并根據外部審計專家的評估意見及時加以修正,不斷完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胡秋虹.強化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J].現代經濟信息,2014年11期;
[2]劉瑞珍.干線公路大修工程項目內部審計工作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