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竣博+李欣然
【摘要】隨著我國居民經濟水平的整體提升,人們日益重視資產的投資和保值,因此商業銀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逐漸進入人們的事業,基于此本文淺析了當前金融市場中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衍生品 交易策略
前言:金融衍生品的出現是金融市場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同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市場結構不合理、風險控制不足、過度投機情況嚴重,因此商業銀行要認清當前的形式,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衍生品交易的管理,更好的發揮衍生品交易的作用,全面的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健康的發展。
一、當前國內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問題
(一)市場結構不合理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誕生初期,存在著市場結構不合理的情況。在國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是內容豐富的,而且會不斷更新產品,從而能夠滿足投資者的需求,而在中國,金融衍生品的種類和形式都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廣大投資者的需求,在這其中我國曾經嘗試的退出了更多的金融衍生品種類,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認股政權等,但真正被投資者看好的還是國債期權,剩余的金融產品不被廣泛的接受,而國債期權的發展又經歷了曲折和坎坷,在瘋狂炒作之下,不足兩年就被迫關閉了。
(二)過度投機嚴重
中國金融市場起步較晚,發展不夠全面,在市場經濟中多數的投資者都抱有投機取巧的心態進行交易,嚴重投機情況的出現致使國內金融市場缺乏理性的投資者。因此可見過度投機心態是阻礙國內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在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的價格跌宕,而出現價格劇烈波動的真正原因正是因為投機活動的興起,在這段時間投機活動成為了投資市場的主導量,隨著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了解了金融產品,但是投機活動的升級致使金融產品的市場價格出現了劇烈的波動,導致了金融產品無法正確反映資金的供求關系,還成為金融衍生品市場價格操縱、壟斷等違規行為滋生的溫床,可見過度的投機不但不能起到積極作用,還降低了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嚴重影響了金融衍生品的發展。
(三)風險控制不足
國內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風險控制不足是阻礙其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金融衍生品不同與其他投資理財,其具有高杠桿收益特性,因此在風險控制上要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商業銀行建立一套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對衍生品交易進行統一的管理,增大交易的安全性。
二、國內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策略
我國金融衍生品交易起步較晚,國內多數銀行對于金融衍生品交易還比較陌生,再加上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風險的特性,導致了我國金融衍生品交易發展緩慢,因此為了快速發展衍生品交易,相關商業銀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金融衍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為了能夠促使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發展,商業銀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其中提升金融衍生產品的競爭力可分為兩個方面,首先商業銀行可以將復雜的金融衍生品簡單化,將其變成流動性好的產品,其次是加強衍生品的自主定價能力,降低產品風險。對于簡單的金融產品來說,商業銀行有能力平掉其風險敞口,而面對在復雜金融衍生品拆分上還缺少一定的經驗,傳統的拆分方法主要采用“背對背”的方式,看似是在國際市場上尋求較好的保價交易,實際上是把更多的利潤讓給了國外銀行。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升金融衍生品的自主定價能力,商業銀行要根據市場行情引入或自主開發金融產品定價系統,這樣不但可以降低風險還能夠提升商業銀行的效益。在人民幣的匯率方面,商業銀行要制定合理的人民幣衍生產品報價,提升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競爭力,除此之外,商業銀行要采用世界上先進的電子交易系統,幫助銀行提早進入國際衍生品交易市場,并占據有利地位。只有掌握了先進的技術,才能夠讓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以資產保值增值為主要目的參與交易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場發達和進步的標志,而且衍生品可以有效的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盤活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持有的長期資產,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問世就獲得了金融市場的歡迎。然而大多數投資者都抱有投機的心理,這極大程度上破壞了金融市場的平衡,也失去了金融衍生品的意義,所以商業銀行要加強利率風險管理,謹慎經營,應以保值為主要目的參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堅決避免投機現象的出現,維護金融市場的良好平衡和秩序。
(三)以銀行間外匯衍生交易為切入點,以利率類衍生產品為長期發展方向
國內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情況不僅取決于金融市場的環境,還取決于衍生品交易的核心能力。從當前的交易情況來看,商業銀行介入交易是切實可行的,這樣可以將人民幣對外匯率變成主要的風險控制工具。再加上企業對金融衍生品的需求非常強烈,因此國內商業銀行應該以銀行間外匯衍生交易為切入點,積極為衍生品交易創造新的動力,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存進市場交易的完成[。
結論:綜上,金融衍生品對于金融市場的發展尤為重要,國內商業銀行要清楚的認識到當前交易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投機過度、風險控制不足等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地改善金融市場交易環境,降低金融衍生品的風險,創新其投資形式,最重要的是改變投資者的心態,防止其投機過度,要理性的投資,積極的參與保值投資交易,從而促進我國金融市場交易的發展,為我國經濟飛躍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瑩.國內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策略——基于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基礎性缺陷的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5,01:107-109.
[2]寧劍.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的失靈分析及策略設計[D].中國政法大學,2015.
[3]余欣偉.《多德—弗蘭克法案》衍生品交易域外管轄對我國商業銀行利率衍生品交易的影響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3.
[4]都紅雯,楊曉敏.商業銀行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 浙江金融,2016,11:23-24.
作者簡介:邢竣博,男,遼寧省海城市人,1995年4月出生,本科在讀,專業:金融學。李欣然,女,吉林省舒蘭市人,1996年7月出生,本科在讀,專業: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