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洋
摘 要:在社會互動中,人們的行為是具有社會性的,這表現為人們的行為是指向他人的,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預想的反映為目的的行動。唐代的女裝,在中國服飾的發展史上是一個輝煌時期,而其中蘊含的符號意義值得思考。本文主要以《楊貴妃秘史》[1]為引,運用符號互動論的相關知識,探討唐朝女性服飾的特點。
關鍵字:唐朝女性服飾;《楊貴妃秘史》;符號意義
1 唐朝女性服飾的符號
(一)事物符號
1. 襦裙服
襦裙服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式。上為短襦或衫,很短,只到腰部,下著長裙,很長,下垂至地。襦的領口常有圓領、方領、斜領等。盛唐時, 出現了祖領短襦, 一般可見到胸前乳溝, 下裝以裙服為主。有些裙服的上身只有抹胸,與裙子結合在一起,外面直接穿罩衫。女性所穿的罩衫一般都非常華麗,基本上都會拖地,有的甚至長達幾米。[2]
2.胡服
胡服的流行與唐朝的對外交流有著很大的關系。唐朝與回紇,龜茲以及日本,波斯等地的人們交好。他們的穿著和文化對漢人產生了影響。胡服就是其中之一。胡服的形制大致由窄袖緊身的小袖袍、褲褶、小口褲、胡帽、革帶、革靿靴構成。
楊貴妃自己也穿過小袖袍胡服跳《胡旋舞》,其高超的旋轉技巧,頗得唐玄宗的歡心。
3.女穿男裝
女穿男裝這個特點與胡服有關,也與唐朝開放、寬松的文化環境有很深的關系。胡服的服飾性別界限不是很嚴格,甚至男女通用。天寶時,官民均穿緊身胡服進行社交活動,士大夫們的妻子索性會穿起丈夫的胡服上街。
4.精美的披帛
披帛是在女子肩背之間的披帶,多是輕質羅紗,長兩米,是唐代很時行的一件飾品。在盛唐頗為流行。在唐朝,衣服上下多多少少都會增加點飾物,包括頭飾、衣服配飾、鞋子等都是互相搭配的。這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安居樂業,非常富足,能夠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講究衣著。
5.面料和花樣
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時期,經濟發展迅速,紡織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絲織生產的規模很大,全國各地都有,比如:江南的紗,彭、越二州的緞,宋、亳州的絹,常州的綢,潤州的綾,益周的錦[3],已成為全國聞名的絲織產地,而且各種服飾圖案都有。
(二)色彩符號
色彩符號主要體現在唐代的長裙上。唐代婦女比較喜愛紅色、綠色、紫色和黃色,尤其是紅色。不僅鮮艷,而且盡顯雍容華貴。當時紅裙的顏料主要從石榴花中提取,故也將紅裙稱作“石榴裙”[4]。
2 唐代女性服飾傳達的符號意義
(一)反映人物性格特點
不同的女子服飾傳遞給人們的是不同性格。比如:《楊貴妃秘史》中,謝阿蠻就比較喜歡穿胡服,穿靴子,而她展示在觀眾面前的也是單純、潑辣、敢作敢為的性格。而青樓女子楚留香性格相對而言婉約、羞澀,非常溫柔。所以她的服飾一般都是以青色為主的長裙。壽王的母親:武惠妃,從一出場就穿著黑色的長裙,盡顯華麗不說,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此人的嚴肅和威嚴。
(二)反映人物社會地位
社會地位比較低的貧民一般會穿麻制的衣服,而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會穿絲質、顏色艷麗,比如紅色、黃色的衣服。楊貴妃非常喜歡穿黃色的衣服,也反映出她崇高的地位。而宮女大多穿的衣服以粉色、淺綠為主。普通貧民的服飾很少會大紅大紫,有些服飾甚至是沒有顏色的。社會地位越高,所穿的披帛越長,圖案也會越豐富。比如:《楊貴妃秘史》中,當楊玥兒還不是貴妃只是貧民的時候,她穿的服飾非常普通,但當她及萬般寵愛于一身時,她的衣服盡顯女性的性感和美麗,材質也有所不同。
(三)反映特定的場景
不同的服飾是對不同場景的反映,也預示著不同事件的發生。比如:《楊貴妃秘史》中,楊玉環成為壽王的妻子,給父皇、母后請安時,楊玉環的服飾就盡顯奢華。從頭飾、發髻、束腰、披帛、鞋子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而安祿山叛變,玄宗和楊貴妃西行時,楊貴妃的穿著是非常輕便、簡單的。
我們可以從女子的服飾顏色是否艷麗,是否搭配了頭飾、束腰等飾物等方面判斷接下來是否有較重大的事件發生。
(四)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呈現出繁榮的發展態勢。這也使得在女性服飾方面,盡顯雍容華貴的氣質和開放、包容、自由的思想。比如:“胡服”、“女穿男裝”反映出當時女性地位的上升。加之女性的面妝也是花樣繁多,比如:鵝黃、朱粉、眉黛等。唐代女性幾乎都會畫眉,在《楊貴妃秘史》中,楊玉環在成為貴妃之后,甚至在眉宇之間會花上一朵花等丹青圖案。同時,女子的發型和首飾也是種類繁多的,比如:高髻、花髻、椎髻。[5]發型上的首飾也很重要。在《楊貴妃秘史》中,大到娘娘,小到侍女,幾乎都要在發型上有所裝飾。尤其是楊貴妃,頭上更是金光閃閃,配以各式各樣的簪子和吊墜。
3 總結
在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中,符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載體。服飾符號不僅反映出女子的性格特征和社會地位,服飾的顏色、面料等也反映出女子所處時代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狀況。《楊貴妃秘史》中女性角色的服飾雖然不能完全真實的反映唐代女性的服飾文化,但還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的。所以,這種基于藝術加工的符號傳達的意義,還是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即使是當代社會,婦女服飾的設計靈感也包涵對唐朝服飾的借鑒和模仿。
參考文獻
[1]王思斌著 社會學教程(第3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M] 2010年7月版
[2](美)戈夫曼著 馮鋼譯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北京大學出版社 [M] 2008年4月版
[3]周錫保 中國古代服飾史 中央編譯出版社 [M] 2011年1月版
[4]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上海書店出版社 [M] 2005年4月版
[5] 鄭恩姬 唐代女性服飾研究 蘇州大學 [D]2009年3月
[6]路艷美 唐代女性服裝的藝術特征 河北大學 [D] 2009年5月
[7]趙亞楠 黃巾桃 葉天龍 西南大學 淺論唐代女性服飾的風格特點 藝術論壇 [J] 2009年
[8]柴柯 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彰顯——唐朝女性服飾形象設計觀與唐代社會文化之交融 [J]美術大觀 藝術理論
[9] 張 敏 虢國博物館 唐代婦女之美 [J]教研爭鳴 2013年10月
注釋
[1]該部電視劇于2010年4月在湖南衛視首播,共49集,由黃秋生、殷桃主演。
[2]鄭恩姬 唐代女性服飾研究 蘇州大學 [D]2009年3月
[3]鄭恩姬 唐代女性服飾研究 蘇州大學 [D]2009年3月
[4]趙亞楠 黃巾桃 葉天龍 西南大學 淺論唐代女性服飾的風格特點 藝術論壇 [J] 2009年
[5]柴柯 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彰顯——唐朝女性服飾形象設計觀與唐代社會文化之交融 [J]美術大觀 藝術理論 第50頁